霍光与刘弗陵的爱恨情仇:绝非权臣和傀儡那么简单!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了不起的君王,但是,也干了不少荒唐的事情。巫蛊之祸,被宠臣江充所惑,太子刘据被逼自杀,到了晚年,缢杀钩弋夫人,虽然避免了后宫干政,却留下了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权柄操持在几位辅政大臣手中,而后,霍光更是成了汉帝国事实上的执天下牛耳者。那么,这对幼主和权臣,真实的关系如何?刘弗陵真的只是简单的一个傀儡吗?

一、政治同盟

虽然刘弗陵年幼,却是一个明辨是非,知贤善用之人。刘据死后,刘彻多年未立太子,虽然这里面有武帝三个年长的皇子皆不成才的因素,但未尝没有将帝位留给幼子的缘故,史载,武帝认为年仅五岁的刘弗陵体格健壮、聪明伶俐,很像他年少之时,因此对他抱有很大期望。

刘弗陵也不负所望,登基后粉碎了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的篡位阴谋,稳住了大汉江山。

武帝给幼子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除了大将军霍光,还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太仆上官桀,御史大夫、搜粟都尉桑弘羊。

四位辅政大臣中以霍光权利最大,按照武帝遗诏,由霍光领尚书事,主持国政,金日磾和上官桀为其副手。

有权利的地方就有争斗,史载,霍光执政一年后,金日磾病逝,桑弘羊自恃功高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绝,上官桀也曾多次为亲戚封官被霍光所阻,因而二人皆怨恨霍光。而这时的燕王刘旦,也因没有被立为皇帝,心存怨恨。于是这几股政治势力就联合起来,试图杀死霍光,废掉刘弗陵。

始元六年(前81年),刘旦上书昭帝,捏造说霍光借匈奴之兵,意欲谋反。上官桀等人本想通过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然后再由他以皇帝的名义宣布霍光的“罪状”,由桑弘羊组织朝臣胁迫霍光退位。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年仅十三岁的刘弗陵早已洞察一切,他连看都没看,就将奏章撇到一边,因为他知道霍光的忠心,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第二天上朝,霍光没来,刘弗陵便问将军何在?上官桀等人便说霍光因为罪行不敢上朝。

刘弗陵充耳不闻,下诏将霍光请来,并当着满朝文武说:燕王是在造谣诽谤,将军无罪。众臣问:何以见得?昭帝嗤之以鼻:将军到广明亭去,只是召集部属罢了,如果是调动兵力,用不了十天,况且,如果他有异心,那我这个皇帝早就做不成了。

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昭帝一语揭穿,所有的在朝大臣对小皇帝如此聪明善断无不表示惊叹,圣君在此,大汉何愁不兴?

除此之外,刘弗陵深知百姓之苦,他曾两次亲自耕田示于天下,一次是在始元元年,“耕于钩盾弄田”(弄田为天子示耕之田),一次在六年春,“上自耕于上林”。有人可能说,这都是霍光逼迫或者教导的,未必见得,站在霍光的立场,他未必愿意皇帝得民之心,如果霍光内心是忠的,小皇帝如果不愿,他未必能够逼得。

另外,昭帝还于始元六年专为盐铁买卖是否由国家垄断举行过辩论,霍光等人支持盐铁买卖下放,而大部分人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擅改,最终,刘弗陵考虑到民生多艰,终止了国家对盐铁酒的专卖权,让利于民,可谓圣君德政。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上官桀等人见无法动摇昭帝和霍光这对政治同盟,便阴谋发动武装政变。他们计划,由长公主宴请霍光,在席间将其杀死,然后废掉昭帝。结果长公主门下的稻田使者燕仓向大司农杨敞告发,杨敞又转告给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再汇报给昭帝,于是昭帝联合霍光先发制人,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大臣统统逮捕,长公主、燕王刘旦自杀身亡。

在上官桀还在的这一段时间,刘弗陵并非傀儡,他和霍光是政治同盟关系,虽然昭帝年幼,但对于霍光最终掌权,作用不小,刘弗陵虽然也是出于自保,但他能看到此点,说明还是比较睿智的。

二、权利真空

可以肯定的是,昭帝虽然年少,但也懂帝王之术,应该说,上官桀伏诛后,是他拿回皇权的最好机会(虽然结局大概率还是霍光胜),不过他还是经验欠缺,对一向与皇室亲近(霍光自小随兄长出入宫廷,霍去病去世后,又长期在武帝身边服侍),得武帝亲赐“周公背成王”像的霍光太过信任。

史载,内乱平定后,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他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先后成为统率宫廷宿卫的中郎将;侄孙霍山提拔为奉车都尉侍中;两个女婿也分别担任东宫和西宫的卫尉。霍光由此掌握了大权,“威震海内”,昭帝被架空。

个人大胆猜测,昭帝并非不知道一家独大,大臣太重的道理,但一是相信武帝的眼光,二是,知道自己太年轻,治国理政经验不足。为了顾全大局,所以委托霍光来治理。

此时的昭帝应该还幻想着自己四年后亲政,霍光会将权利归还。但他忽略了一点,人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都会在权力面前迷失自我,霍光也不例外。

至于说这一段时间汉昭帝有没有权力,史书中虽然没有明说,但从一些史料中也能够窥探出汉昭帝权力真空的事实。

比如,《汉书·昭帝纪》中,“光”在文中出现了13次,“昭”在文中仅仅出现了5次。《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中,霍光所占篇幅之多,在历代臣子传记中可谓罕见。

而且,后期的施政政策,也明显和霍光的先前主张一脉相承。

另外霍光还强行控制昭帝的夫妻生活。

十二岁时,汉昭帝大婚,立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年仅六岁的上官氏为皇后。对于此事,因为怕上官桀争权,霍光是反对的,但没能阻止。不过,昭帝身为当事人,自然更有“处置权”,他一直冷落上官皇后。

后来,上官桀密谋造反失败,被霍光诛杀,夷灭宗族,牵连甚广,但因“皇后以年少不与谋,亦光外孙,故得不废”。尽管没有废掉皇后,霍光也因为上官桀已经不存在,态度转变,但汉昭帝却转不过弯来,反而对皇后越发冷落,从中我们或许也能看出一点对霍光的怨恨来。

史载,为了保证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专宠受孕,霍光先是采取“禁内后宫皆不得进,唯皇后颛寝”,不允许其他妃子侍寝。之后更是要求宫女穿上“穷绔”(一种系带很多的裤子,脱起来很不方便,这也是内裤最早的雏形,唐代语言学家颜师古称:“穷绔有前后裆,不得交通也。”据说就是霍光发明的),防止昭帝和宫女发生关系。用这种手段来逼迫汉昭帝只宠幸皇后一个。

汉昭帝连自己的私事都没办法做主,毫无疑问,确实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傀儡皇帝,霍光才是真正的决策人。

昭帝之死是否与霍光有关?

元平元年,刘弗陵崩于长安未央宫,年仅二十一岁。很多人以为幼年体壮、正值青春的昭帝不会无缘无故死去,肯定是霍光做得手脚。其实不然。

霍光虽然专权,但不是一个像董卓一类的权臣,不说其有没有篡位的野心,弑君就不是他能做得出来的,毕竟在霍光眼里,刘弗陵是武帝的爱子。武帝在霍光心目中的份量那是有目共睹的。

史载,元凤三年,昭帝经常去淋池游玩,有时乐而忘返,“乃命文梓为舟,木兰为枻……毕景忘归,乃至通夜”,霍光于是进谏皇帝不得享乐,不久甚至将淋池夷平,“遂省游荡奢侈,堙毁台池,鸾舟荷芰,随时废灭。”昭帝不得不就此作罢。此后数年,昭帝再也没能感受此等奢侈时光。

如果,霍光有篡权弑君的想法,又何必劝诫皇帝莫要耽于享乐?

后来霍光辅佐宣帝亦说明了此点。

那么刘弗陵因何早逝呢?

小编推测,应该与后来的朱标之死差不多,心情郁闷,再加上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对一些疾病束手无策,刘弗陵才英年早逝。

原先,刘弗陵寄希望于自己亲政,能够有一番作为,然而到了“元凤四年……帝加元服”,霍光仍不肯放权,“时政事壹决大将军光”,帝由此哀伤不已,自己得不到权利不说,更感觉自己看错了霍光。

此后,霍光又限制昭帝玩乐,干涉宫闱之事,可以想象,作为当朝皇帝,既不能玩乐,又无权可抓,更可恨的是,无女人可御,昭帝又不是刘禅一类的庸主,如此毫无尊严、毫无活力的屈辱遭际,还不如一个一个平民百姓,昭帝能不苦恼、忿恨,憋屈?时间一长,昭帝也就只有生病的份了。

汉昭帝身体出问题,史料角落中也有零星记载,如《汉书·五行志》云:“元凤四年……光欲后有子,因上侍疾医言”,《汉书·外戚传》也说:“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这一年,昭帝十八岁。

真正交代汉昭帝生病,而且病得不轻,是在《汉书·杜周传》中,“昭帝末,寝疾,征天下名医,延年典领方药。”寝疾,说明病症加重,昭帝已经卧病在床。这一年,他二十一岁。

从“侍疾”、“体不安”到“寝疾”,三年的时光,让一个原本生龙活虎的青年倒在了病床上,既说明昭帝有苦难言,有怨难诉,有忿难平,死得憋屈,也证明了昭帝不是无疾而终,还了霍光一个清白。

汇总来说,霍光难言对错,虽然他没有还政与昭帝,但毕竟执政期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开创昭宣中兴,与伊尹相提并论,对汉朝是有大功的。

而昭帝被誉为是昭宣中兴的第一代,信任霍光,维持他的权威和统治,没有生事,对汉帝国也是有功的。把他称为西汉的明君,一点问题也没有。昭帝如果能多活个五六年,相信他做得不会比宣帝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傀儡   权臣   燕王   幼子   汉书   大臣   上官   皇后   将军   皇帝   权利   简单   霍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