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金庸不写周伯通的结局,你看他收了谁为徒,张无忌见了要跪拜

《神雕侠侣》中的主角无疑是后来的“神雕大侠”杨过,毕竟书名他就占了一半,不过作为前作《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角,郭靖也有极高的存在感,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他的悉心指导,杨过绝不可能走上正道,成为大侠。

可除了郭靖与杨过这二人之外,其实书中还有一个角色像极了主角,那人便是“老顽童”周伯通。

作为同样是在前作中登场过的人物,老顽童早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郭靖还是结拜兄弟,到了《神雕侠侣》中,他又与小龙女成了亦师亦友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书末的第三次华山论剑时,他居然能力压两位主角成为五绝之首,可见他的地位是稍高于其他角色的。

(郭靖剧照)


但说来奇怪,如此重要的角色,金庸为何对他的结局避而不谈?这事或许与他后来收的徒儿有关。

一、天下第一周伯通

周伯通这个角色虽然从来都没有被赋予“主角”的身份,但他的故事足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笔者并不喜欢这个角色,就因为他那“老顽童”的名号似乎成了他为所欲为的借口一般,早年间他随师兄去大理皇宫交换武功,人家王重阳与段智兴在交换武功,他却与瑛姑勾搭在一起,二人生米煮成熟饭之后,他又不愿意负责,难道就因为他自诩“老顽童”就可以这样?显然难以服众。

(杨过剧照)


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他的武功水平却是没得黑的,且不说射雕时代的他有多强,至少神雕时代的他已经赶超了黄药师、一灯大师这些老五绝了,就连新生代的郭靖与杨过这两位主角也被他比了下去。

所以在第三次华山论剑时,黄药师将他推举为五绝之首,而且理由足以说服在场的所有人:“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之中,以你居首!

可见周伯通在金庸心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不过如此重要的角色,金庸为何连结局都没有安排?

诸如杨过、郭靖、郭芙、郭襄、黄药师等人的事迹都有在《倚天屠龙记》中被提及,而周伯通则下落不明,他去哪了?

二、退隐还是战死?

关于周伯通的去向,有几种可能性。

其一是退隐江湖。

当年周伯通其实早已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他藏身百花谷中,研究着小龙女传他的御蜂术,若不是杨过前去调解他与瑛姑、一灯大师的矛盾,他都未必会再出山,所以在群雄散场之后,他的确是有可能回到百花谷颐养天年的。

(周伯通、瑛姑剧照)


其二则是协助郭靖守城。

老顽童向来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那百花谷的日子固然滋润,但时间一久,也难免让他觉得枯燥无味,再加上他与郭靖是结拜兄弟,兄弟有难,他怎能不会帮忙。

在《神雕侠侣》书末的那次襄阳大战之中,周伯通就有了战死沙场的觉悟,他也了解到了蒙古大军侵吞大宋的野心,所以他完全有可能与郭靖一同战死沙场。

但除了前两种可能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不过这事就要结合他的弟子来看了。

三、老顽童的关门弟子

在《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就已经收过耶律齐这弟子,除此之外,但很明显,笔者本文所指的那弟子不是耶律齐,而是一位比张无忌还强,甚至连张无忌见了都要行跪拜之礼的高手,不卖关子,那人便是张三丰。

(周伯通剧照)


《神雕侠侣》末尾的第三次华山论剑之时,张三丰就与周伯通有过一面之缘,只是那时金庸为了凸显杨过的主角地位,把“指点后辈”的任务交给了杨过,之后杨过便传了张三丰三招,让张三丰茅塞顿开。

那凭什么说后来周伯通也收了张三丰为徒呢?

其实很简单,要知道张三丰这个角色是有历史原型的,而金庸向来喜欢对这些有历史原型的人物在原型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而张三丰的崛起是与一位名为“火龙真人”的高人有关的。

比如《三丰全书·三丰先生本传汪锡龄敬述》中就有提到过:“元延祐年间,张三丰六十七岁,入终南山修炼拜火龙真人为师,得金丹之旨。山居四载,功效寂然。闻近斯道者,必须法财两用,平生游访,兼颇好善,囊箧殆空,不觉泪下,火龙怪之,进告以故,乃传丹砂点化之诀,命出山修炼。”

(周伯通、全真教剧照)


金庸笔下可没有出现过“火龙真人”,这人会是谁?其中“终南山”三字很关键,那不就是全真教所在的位置吗?

如果后来的周伯通是重归全真教,并且遇上了前来拜师的张三丰,是否一切就说得通了呢?

当然,书中还有更确凿的证据。

张三丰后来最引以为傲的武功无疑就是太极神功了,但他并非第一个提出“太极”概念的,而周伯通恰恰就是第一个使用“太极劲”的人。

比如他在大闹蒙古军营时就展现过这么一招:“那盘子平平地贴着桌面飞来,对准了一盘烤羊肉一撞,那盘羊肉便向老人飞去,牛肉盘在桌上转了几个圈子,停住不动。原来他使的是股‘太极劲’,如太极图一般周而复始,连绵不断,若在空旷处掷出盘子,那盘就会绕身兜圈。

你看,这不就与张三丰的太极理念一样吗?

(张三丰剧照)


如此看来,周伯通最终的去向应该是回到了重阳宫,化名“火龙真人”,而一心求道的张三丰则在此处拜了周伯通为师,只是这样的改编难免让张三丰的武林地位下降,要知道后世武林人士可是称他为古今第一宗师的,所以金庸对这段关系避而不谈,也合情合理。

不得不说,若不懂点儿历史典故,还真不一定能读到“完整的”金庸的故事,当然,这些细节都属于“彩蛋”,并不影响读者理解故事的主线剧情,只能说金庸的确是在创作上下足了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百花   武功   太极   蒙古   避而不谈   华山论剑   火龙   神雕侠侣   原型   剧照   弟子   真人   结局   主角   角色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