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社会演进的的动力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聆听史纪

编辑丨聆听史纪

前言

秦汉时期,全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封建政权,统一的国家政策,统一的经济制度,农业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发展。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不同的。

秦汉时期,在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形成了三大经济中心,这三大中心不仅在当时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这些中心的存在,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使得全国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秦汉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内在基础与动力

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生产还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所以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还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政策与制度起到了很大作用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如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屯田、移民、兴修水利等,这些政策对促进区域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政府的倡导下,全国各地移民屯垦,开垦荒地,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也对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还组织移民到边远地区垦殖农田。比如西汉时西域都护府在西域设置屯田部队和屯田官,招募中原地区流民到西域屯垦屯田。

秦汉政权对西北地区农业的开发与经营

秦汉时期,西北地区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密切,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明显,农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方法也多种多样。比如,当时在河西走廊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粟等;在关中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大豆等;在陇东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红薯等。

秦汉时期,由于西北地区处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少数民族也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由于这里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因此与中原地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耕作技术:西北地区在古代曾是游牧民族的主要分布区,这里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多以游牧为生。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西北地区逐渐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耕作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里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由于当时西北地区的人口较少,因此耕种土地也主要是依靠牛、马等牲畜进行耕作。此外,秦汉时期在西北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

这些农民主要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有水源等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他们可以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耕作,也可以将牛、马等牲畜组织起来共同耕作。秦汉时期西北地区出现的大量农民群体,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秦汉的江南开发与江南农业由点而面的发展

江南地区,一般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太湖流域,在秦汉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史记》记载:“楚汉相持于垓下,兵马之多,甲于天下”。在这场战争中,项羽率兵10万,而刘邦仅带3万军队,但战争却最终以刘邦胜利告终。

就地理位置而言,长江中下游平原、太湖流域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项羽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但经过多次交战之后,刘邦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优势。《史记》记载:“沛公至霸上,与群臣宴饮。酒酣之时,项王舞剑。沛公见之惊,谓项王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骂曰:“天下苦秦久矣”。由此看出刘邦对项羽的态度是比较轻蔑的

两汉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较快开发与发展。江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其中,以苏州、扬州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农业最为发达。

江南地区在秦汉时期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战争频仍造成了人口和劳动力向东南方向的迁徙;二是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三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四是这里水利资源丰富;五是政府实行了鼓励垦荒政策等。

人口迁徙:秦汉时期,随着战争频仍,人口和劳动力向东南方向的迁徙,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在秦末楚汉战争中,项羽和刘邦都将大量军队派到了江南地区。据《史记》记载:“项羽为人长臂善射”。项羽的军队中多为北方人,而在南方则多是一些被称为“蛮夷”的楚人,这些人大多来自中原地区。

刘邦军队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北方的士兵。随着项羽和刘邦在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这些士兵都被派到了江南地区。据《汉书》记载:“楚兵皆被甲持戟,楚亦以甲士八万人先之,故汉王之军无前卒”。在楚汉战争中,项羽和刘邦的军队都是以骑兵为主,而江南地区却大多为步兵。

所以说在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都是向东南方向进行迁徙的。此外,在北方战乱中,北方大量人民向南方迁徙。据《史记》记载:“关东为秦所烧残破荡然无存者凡四十四万户”。在这四十四万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迁往了江南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北方战乱而不得不向南方迁徙。

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农业开发与经营

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成为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了西南夷与中原往来的道路,加强了中原和西南夷的经济联系。到西汉末年,西南夷地区成为“郡国万余家”的大农业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很高。

在当地的大开发中,以粮食生产为主。由于开发较早,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在生产过程中,还创造了许多农业耕作技术,如犁田技术、间苗技术等。西汉后期至东汉初年是西南夷地区农业发展的高潮期。

东汉初年,西南夷地区“田畴辟土,有桑麻之利”“水多鱼盐”“山多果栗”。西汉时期的“蜀布”、“蜀布织成布”“蜀布素轻软”等已成为当时的产品品牌,在全国享有盛誉。

岭南地区的农业开发与发展

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农业开发和发展也是比较快的,特别是在岭南地区的某些地方,如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等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要比其他地区快得多。

从西汉到东汉,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如汉昭帝时,岭南地区“民或为寇掠,或为水潦”,“汉兴以来三十余年间,吏民日迁,多失其业”。而到东汉时,“民庶稍安”。这说明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汉代岭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耕作方式;二是栽培技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汉政府还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如“兴屯田”政策,汉武帝时期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屯田官进行屯田开发。

耕田方式:从文献记载来看,汉代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当时全国范围内还是比较高的,其耕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铁器农具的使用。如《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承秦制,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铁器农具使用广泛,这为当时岭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二是土地耕作制度的变革。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普遍推行“一夫一妇”制,这为当时岭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是耕牛、农具等生产工具的使用。岭南地区普遍使用牛耕,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如《汉书·食货志》记载:“岭南以牛耕,多为谷食”。这说明当时牛耕已经成为岭南地区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

栽培技术:1.对土壤的认识。从秦汉时期的文献记载看,岭南地区的土壤类型比较多,包括红壤、黄壤、石灰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不同的耕作方式,不同土壤的肥力也不一样。汉代岭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高,除得益于耕作方式比较先进之外,还得益于土壤肥力水平比较高。

2.农作物栽培技术。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农作物栽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在这里所说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内选择和培育一种或多种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的优良品种。这种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既便于耕作管理,又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笔者观点

秦汉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南北、东西之间形成了较为密切的联系。秦汉时期,由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形成了三大经济中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方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发达,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央政权统一政策和措施下,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很好的势头。西北地区在开发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对整个国家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西南地区由于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和移民开发,使其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三大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的。北方、西北和西南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再加上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和移民开发,使得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并对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穆:《秦汉史》,香港:大中国印刷,1969。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江南地区   秦汉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项羽   时期   岭南   农业生产   经济发展   区域   动力   基础   地区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