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两人根本不在同一级别

郭嘉是曹操前期最为倚重的军师,诸葛亮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军师,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元207年,郭嘉病逝于曹操征讨乌桓途中,同样是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郭嘉病逝,诸葛亮才出山,因此三国江湖上一直盛传“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换句话说,如果郭嘉没有在公元207年病逝,是不是诸葛亮便不会出山呢?难道诸葛亮怕了郭嘉不成?郭嘉和诸葛亮究竟谁更厉害呢?

有人说,郭嘉比诸葛亮厉害,理由是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后,曾说了九个字,这九个字给出了答案。

曹操在赤壁,碰到了孙刘联军。如果是陆地上作战,孙刘联军没有任何赢的希望,然而江东有长江天险,双方展开水战。曹军大多数北方士兵,在大船上站立不稳,水土不服,因此将战船首尾相连,士兵在船上可以骑马,来去自如。

殊不知曹操中了庞统的计策,周瑜和诸葛亮采用火攻,火烧曹营,曹操遭遇人生之中最大的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他在摆脱追兵后,仰天长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的意思是,如果郭嘉还活着,他一定不会遭遇此等惨败,言外之意便是郭嘉比诸葛亮厉害。实则不然,根据郭嘉和诸葛亮两人的战略,可知两人不在同一级别,诸葛亮比郭嘉厉害。

郭嘉的著名论断是《十胜十败》

当时,袁绍是北方最大的地方军阀,曹操实力和袁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郭嘉为了给曹操信心,于是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断,具体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这十个方面。在郭嘉的眼中,曹操在这十方面要胜过曹操,简直可以说是完美的主公,而袁绍处处是缺点,不足,刚愎自用。这可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曹操虽然比袁绍优秀,更能成就大事,但袁绍不可能一无是处。因此,郭嘉很可能夸大曹操,一则为了鼓舞曹军的士气,增强曹操的必胜信心,二则表达了他心目中明君的期许。

虽然曹操最终击败袁绍,一举成为北方最大的诸侯,他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内(许攸从袁绍阵营叛投到曹营),和郭嘉的《十胜十败》战略决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诸葛亮的著名论断《隆中对》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情况非常糟糕,和曹操的作战中,屡战屡败,他一无兵,二无粮,不得不依附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出山后,给主公刘备分析了当下天下形势,为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战略。

《隆中对》大概战略是,刘备先取荆州,以荆州为根据地,再伺机夺取益州,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

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战略构想,联合孙权,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趁机夺取荆南四郡,同时向孙权手里借来南郡。此时,刘备拥有一定的军队,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占据益州,此时,刘备实现了横跨荆州、益州的战略目的。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势力达到巅峰时期,初步实现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决策。

通过对比郭嘉的《十胜十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可知郭嘉的战略决策比较空洞,没有实际操作性,曹操能够击败袁绍,纯属运气好。但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却具有实际操作性,刘备也正是靠着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指导,才扭转屡战屡败的颓势,一步步走向胜利,称汉中王,最后称帝,建立蜀汉。

结语

通过对比郭嘉和诸葛亮两人的代表性战略决策,郭嘉的《十胜十败》只是给曹操必胜的信心,但比较空洞,没有实际操作性,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但具有实际操作性,而且还成功了,刘备建立蜀汉,和魏国、吴国三分天下。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卧龙先生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害怕郭嘉,才在郭嘉死后出山,只是时间上的巧合而已。郭嘉和诸葛亮两人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同一级别,诸葛亮比郭嘉厉害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卧龙   益州   蜀汉   汉中   荆州   厉害   战略决策   论断   操作性   级别   战略   诸葛亮   郭嘉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