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的代价,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终极决战!

天象引发的连锁反应

公元712年7月,一位术士向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进言,星空之中,代表太子的"心宿一",与代表皇帝的"心宿二"有变,这预示着皇太子将要成为天子。

心宿为28星宿之一,共有三颗星。心宿一代表太子,心宿二代表皇帝

鉴于86年前,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前夕,大唐天空也曾出现过类似迹象,因此,在古人眼中,这种涉及帝位变更的天文征兆,往往带着强烈的政变暗示意味。

实际上,这也是术士期望引导的方向。在此人背后,有一只“幕后黑手”正在精心操盘。其目的正是要挑起皇帝对于太子的猜忌,以便借机除掉后者。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唐睿宗李旦经慎重考虑后,竟然作出了一个令人瞪目结舌的决定:让位!

大唐皇帝李旦决定将皇位让与皇太子——李隆基!

这是一个历史级别的爆炸性决定!

唐睿宗李旦

事件的关联者李隆基当时并不在场。得知消息后,惊愕不已的他大致猜到了“幕后黑手”的险恶用心。为了向父亲表明心迹,28岁的太子骑马疾驰入宫,以“自投于地”的决绝,哭求51岁的父皇收回成命。

然而,李旦的决定既非惺惺作态,也非一时冲动,而是另有考虑。因此,他异常坚决的说道,当年国家动荡时,正是你诛除了乱党韦氏,才令我坐上龙椅。如今,我将皇位传授予你,也是天意使然。

为了展示自己决心,李旦不惜搁下狠话:你何必一定要等我躺进棺材,才肯接受皇位呢?

李隆基见父亲话已说到如此地步,只得流泪告辞。

《资治通鉴》:上曰:“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

李旦的惊天决定不单让儿子不知所措,也让其妹妹,48岁的太平公主乱了阵脚。没多久,心急火燎的公主便赶来力谏皇帝收回成命。遭到拒绝后,她又退而求其次,要求李旦仍需过问军国大事。

《资治通鉴》:太平公主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

于是,经兄妹俩合议,大唐朝廷就诞生出一种独特的“两帝”权力制衡体系:


李旦与李隆基分别在太极殿(正殿)与武德殿(偏殿)议政

“两帝”的人事权为何会以三品为界?这是因为朝中最核心的官员——宰相,都在三品及以上。

大唐实行着宰相议政制。当时朝中共有七名宰相。这帮人就仿佛董事会的七名董事,与“董事长”(皇帝)围坐一堂,共议军国大事,并推动最终决策达成。

而在最新的制衡体系中,李隆基既没有获得宰相的任命权,也没被赋予"大政"的决策权。所以,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主持日常工作的“秘书长”。

那么,李旦为什么要设计出如此体系?难道他的“让位”只是一场表演?

其实,新体系是一个折中产物:它既确立了李隆基的名分,也小心谨慎的保护了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的影响力!这是因为,朝中的七名宰相中,五名都出自太平公主门下。不让新皇帝“动宰相”的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公主的人”。

《旧唐书 太平公主传》:其时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

这套体系通常如此运作:


二级制衡体系与影子决策者太平公主

因此,仿佛回旋镖一般“绕来绕去”的决策机制,其实是为了保障"影子决策者"太平公主的话语权!这也是史书认为太平公主的真实影响力已经压过了李隆基(权倾人主),直逼太上皇李旦的原因!

《资治通鉴》: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

事实上,太平公主正是指使术士向唐睿宗李旦进言的那只“幕后黑手”!


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拥有权倾天下的地位?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然而,仅55天后,李显便因“言语不慎”而被母亲武则天降为亲王。此后,他的弟弟李旦上位,是为唐睿宗。

不过,因太后武则天大权独揽,李旦始终只是摆设。到公元690年,武则天登临帝座,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后,李旦便由皇帝降为“皇嗣”。8年后,出于多方考虑,武则天又将李旦由“皇嗣”降为亲王,改立已坐了14年“冷板凳”的李显为太子。

女皇武则天

不管走马灯一般轮番登场的李显、李旦两兄弟浮沉如何,他们都受到了女皇的严密防范。特别是在许多正义士人都有恢复李唐江山愿望的背景下,武则天担心两人会借机有“异谋”,所以刻意限制了他们的影响力,将二者都排除在了军国大事的讨论者之外。

按大唐制度,有资格与女皇议论军国大事的官员正是规模为数人至十余人不等的宰相团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过,在台面下,后宫中,还有两人也在秘密参与女皇的决策。这两人中,一位是武则天的私人秘书——上官婉儿,另一位便是她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

也就是说,当李显、李旦两位“前皇帝”对国家大事长期“两眼一摸黑”的时候,他们的妹妹太平公主就已经在驾轻就熟的指点江山了。

《旧唐书 太平公主传》:公主……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宫禁严峻,事不令泄。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五位立志于恢复李唐社稷的大臣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趁着82岁的武则天卧床不起的时机,联合了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以及更多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病榻中的女皇让位,将皇太子李显重新扶上帝座。

伴着新朝开启,张柬之等五位功臣也就随之晋级为五大宰相,几乎垄断了军国大事的议政权。但这种“不平衡”的态势也让新皇帝感到了不安。为了让权力回归“平衡”,李显允许自己的妻子韦皇后在后宫干政。不过,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都存在“对军国大事不熟”的硬伤,根本不具备与五大宰相“PK”的实力。因此,他们又找来了三位“援军”:一位是武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武三思,另两位正是娴于大政决策的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

之后剧情发展呈现出两败俱伤的走势:武三思充当“恶人”,先建议李显将五大宰相明升暗降——赐予王爵,但免去议政权;然后再以栽赃的方式将五人迫害致死。接着,五大宰相的部分盟友又簇拥着皇太子李重俊发动了政变。尽管这帮人功败垂成,但他们却成功反杀了武三思。

于是,随着宰相群体的大洗牌,以及武家代表人物的覆灭,以韦皇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士为代表的“后宫干政群体”便戏剧性的进化为权力仅次于皇帝的大势力。在当时,不少投机取巧的政客会通过献媚这股势力来获得升官晋级的“捷径”。

三位女士中,韦皇后因为被视为武三思的“幕后老板”,所以不被五大宰相的同情者——那些真正忠于李唐社稷的大臣认可。她所依赖的群体主要是自己的娘家人,武家残余势力,以及某些投机政客。

较之性格刚硬的韦皇后来说,太平公主是一个更为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角色:谋略方面,她远胜韦皇后;行事方面,她更懂得安抚人才、救济穷困;形象方面,具备李唐血统的她也比树敌过多的韦皇后更容易得到官员们支持,尽管也有部分正派的士人不屑于走她这个“升官捷径”。

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为奴婢出身。“底气”的不足令她只能扮演一名依附者。最初的时候,她依附于韦皇后与武三思,干了很多排挤李唐皇室的“坏事”。武三思遭到反杀后,差点死于非命的上官婉儿才意识到隐藏在五大宰相背后,那股以守护李唐江山为己任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可怕。于是,她调整了方向,与太平公主进行了更多合作。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突然“中毒暴崩”,未留下任何遗嘱。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合拟了一份遗诏:立李显少子为帝,韦皇后听政,李旦辅政。这是一个兼顾韦氏集团与李唐皇室双方的方案。

然而,韦氏集团的核心官员出于独尊韦皇后的考虑,生硬否决了李旦辅政的建议。为了确保木秀于林的地位不受影响,他们从外地紧急征调了5万大军进京,摆出严阵以待的架势。

在这种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下,一名原属韦氏集团的官员突然向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告密,说韦氏集团有意立韦皇后为女皇帝,成为又一个“武则天”。在此之前,他们计划先行除掉李唐皇室的代表人物——李旦、太平公主兄妹。

这位官员之所以选择告密,是因为他感觉韦氏集团不会成功,后者无法压制那股忠于李唐社稷的强大势力。当年,正因为忌惮这股力量,强如武则天也没敢贸然立武家侄子为皇太子。

这位官员并没有看错。在太平公主的暗中支持下,李隆基仅领着一帮园丁、家将,以及数百名玄武门外的羽林军士兵,便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将韦氏集团连根铲除。整个过程中,不计其数的官员与士兵通过“倒韦”来表达了对李唐皇室的忠心。这便是史上闻名的唐隆政变!

此后,一直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李旦便登基成为新一任皇帝。为了感谢冒着生命危险发动突袭的李隆基,他破格将这位排行第三的儿子提拔为皇太子。

这时候,太平公主的地位也因为新的变局而得到了极大加强:

三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便是太平公主权倾天下的局面!


太平公主为什么处心积虑想要废掉李隆基?

新朝建立的时候,每当有宰相向唐睿宗李旦汇报大事时,后者总会问,与太平公主商议过没有?得到肯定回答后又会问,与太子商议过没有?如果仍是肯定回答,李旦这才开始接受汇报。

太平公主的重要性自不必提。李隆基的意见之所以同样重要,是因为有两位宰相姚元之与宋璟在兼任东宫官员。这两人都是忠心于李唐社稷的正义之士。他们成功说服了李隆基,要想恢复李世民时代上下清明的大治局面,就必须要先革除包括“官场走捷径”在内的各种积弊。

立志以贞观之治为施政蓝图的李隆基

但看上去,在姚、宋两位宰相的推动下,李隆基的很多观点都与太平公主相左。这其中,未必李隆基每次都对,公主每次都错。最根本的原因,是年轻气盛的皇太子决意去做一位改革者,而太平公主则是当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两人很难不发生冲突。

唐睿宗李旦的庙号是“睿”,这意味着他是个“明白人”,心中清楚李隆基很多意见是“对”的。不过,他又是个心地仁慈的人,或者说略微带点“软弱”。这就导致他在面对咄咄逼人且对他有大恩的妹妹,与“坚持真理不放松”的儿子时,很容易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头痛状态。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会尽可能的去照顾太平公主的情绪。但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如果李隆基是对的,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支持后者。

但很显然,李旦这种“两面讨好”的调和者角色不太可能真正缓解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

为了确保自己的影响力不被“稀释”,太平公主开始谋划封杀“祸害”的根源——太子。一方面,她派人四处散布关于李隆基的“不实消息”,以挑拨太子与皇帝关系;另一方面,她又积极拉拢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准备作为皇太子的替代品。

由于公主散布的消息非常劲爆,搞得李旦也一度迷惑不已。有一次,李旦曾秘招宰相韦安石入宫,询问道,听说百官都倾心于皇太子,是不是真的?韦安石答道,这肯定是太平公主的诡计。皇太子忠于社稷,日月可鉴。希望陛下不要被迷惑。李旦猛然醒悟,说道,我明白了,这事你不要出去讲。

《资治通鉴》:上尝密召安石,谓曰:“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对曰:“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无惑谗言。”上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

此段对话清晰展现了李旦的行事风格:他明知道太平公主在做非常危险的"小动作",却没有进行任何的阻止。这就向后者传达了一个错误信号:她可以继续向前走。

公元711年正月,自觉时机已经成熟的太平公主突然公开将所有宰相集于一堂,怂恿他们联合上书,要求废掉太子。

事后,两位兼任东宫官员的宰相姚元之、宋璟密奏李旦,认为公主已经严重越界,建议立即将其迁至外地。

还没等皇帝做出决定,便有术士上报,五日之内,宫廷必有兵戈之灾。当李旦拿这事与几位近臣商议时,有大臣认为这又是太平公主的诡计,力劝皇帝马上进行果断处置,不能再坐视不理,否则会出大事。这位大臣建议,可以赋予李隆基“监国”地位,用“力挺”太子的方式,来让“造谣者”知难而退。

由于不愿看到事态继续恶化,当年2月,大唐皇帝终于宣布了迟来的决定:他赋予了太子“监国”之权。即委托李隆基来主持日常政务,并有权决定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同时,他还"硬着头皮"下令将太平公主迁去了蒲州。

这一系列命令清晰表明:关键时刻,李旦选择了站在太子一边!如果不是被逼至墙角,相信“老实人皇帝”也不会如此“动狠”!但是,这就足够让造谣者"知难而退"了吗?

没多久,太平公主便获知了姚元之、宋璟建议将自己迁出京师的细节。由于两位宰相还兼任着东宫官员,公主自然把怒火都转移到了李隆基头上。惶恐不安的后者为了撇清关系,立即向李旦投诉姚、宋二人离间姑侄关系,强烈要求严惩,并请立即从外地接回公主。

眼看李隆基摆出“一切与自己无关”的架势,本来就以“温情”著称的李旦更不好充当恶人,只得把“锅”往姚、宋二人头上甩。于是,这场短暂的交锋便以太平公主荣归京师,两位“冤大头”宰相惨遭外放而告终。

两个月后,李旦突然在朝会上对百官说,我这人生性恬淡,不觉得当皇帝有什么好,想把皇位传于太子,你们看如何?

此事虽然因百官的反对而作罢,但却为他次年的“让位”埋下了伏笔。公元712年7月,当那位术士说出“皇太子将为天子”的天象时,心中“门清”的李旦又何尝猜不到这又是太平公主的故技重施。

然而,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早就萌生退意的李旦毅然做出了让位李隆基的决定。他认为,只有李隆基得到了皇帝名份,才会从根本上断绝掉公主坚持不懈想要更换太子的念头。至于建立“两帝”分级制衡的体系,则是为了照顾到公主利益,让后者不至于产生太大抵触情绪。好一个既要打消公主不良企图,又不想让她不太高兴的良苦用心!

诚然,李旦是一位好兄长、好父亲。为了家族和睦,他几乎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皇位。然而,这种自我牺牲式的感化方案,却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随着李隆基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对太平公主的威胁必然进一步加大;而太平公主的超强影响力又几乎没受到实质性限制,她依然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姑侄俩的矛盾不仅没有被化解,反而可能走向越发尖锐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两级权力制衡体系也越来越象个笑话:当李隆基每日召开朝会时,他与支持太平公主的宰相们往往很难达成共识。最终决议只能在每五日召开一次的李旦朝会去敲定。这便人为的大幅拉低了朝廷决策的效率。如此局面,对李旦、李隆基、太平公主、宰相团队来说,都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因此,该体系走向终结将是一种必然。

唯一的疑问是,它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终结?


开启开元盛世的先天政变

公元684年2月,因为唐中宗李显“出言不慎”,武则天命令数百名玄武门外的羽林军进入宫廷,将皇帝就地拿下并软禁。

29年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准备采用相同办法来废掉皇帝李隆基,以结束没有赢家的两级权力制衡体系。对太平公主有利的地方在于,她不光有五名宰相帮她“打工”,还得到了玄武门外的羽林军统帅常元楷、李慈的效忠。

在唐朝的多次宫廷政变中,玄武门外的羽林军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著名的玄武门政变(当时称屯营兵)、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全都借助了这股力量。其原因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点位于皇宫北部,与作为北门主门的玄武门距离最近。因此,谁控制了玄武门的守军,谁就扼住了皇宫的咽喉。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7月初,一名叫魏知古的宰相向李隆基密报:太平公主准备于7月4日动手。具体的方案为,常元楷、李慈负责领着羽林军进入到举行朝会的武德殿,控制住皇帝。效忠于太平公主的宰相们则领着其他军队进行呼应。

7月3日,也就是太平公主计划政变的前一天,一直在暗中筹备的李隆基启动了反击。参与反击的力量包括他的两位兄弟李范、李业,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太监高力士等官员,以及三百余名家丁,和若干养在皇宫中的备用战马。

《旧唐书 玄宗本纪》:上密知之,因以中旨告岐王范、薛王业、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取闲厩马及家人三百余人,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数人,出武德殿,入虔化门。

身为皇帝的李隆基,竟然要靠一帮家丁发动反击,也算是一大讽刺。不过,这可能也是太平公主容易忽略的盲点:如果是皇帝本人发动政变,可能一帮家丁也能凑合着使用。因为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皇宫城门之外,高墙之内的防御力量其实相对薄弱。

这一天,正好是李隆基在武德殿举行朝会的日子。然而,本该在龙椅上谈笑风生的皇帝却“意外”率领着十余名亲信走出了武德殿,向南穿越了虔化门,然后召唤两位效忠于太平公主的羽林军统帅常元楷、李慈过来“面谈”。满腹狐疑的二人刚一赶到,便被李隆基的左右亲信就地处死。

接着,兵部尚书郭元振领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家丁赶至了太上皇李旦休息之处,“保护”着这位天下的主宰者登上了皇宫南面的承天门城楼,以防备太平公主党羽可能发起的袭击。同时,政变者也就此自太上皇手中获得了调动军队所需的紧急授权,从而以"合法方式"控制了至关重要的羽林军及京城其他军队。

之后,李隆基的支持者们便领着大批全副武装的羽林军,按预定计划展开了地毯式的搜捕行动!

其中,支持太平公主的两位宰相——中书令萧至忠、侍中岑羲被从正举行朝会的武德殿拖出,当场斩首。另一位宰相——尚书左仆射窦怀贞则逃到了城外壕沟中,自缢身亡。

至于支持公主的其他宰相与官员,包括中书令崔湜、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舍人李猷、尚书左丞卢藏用、太史令傅孝忠等,也都悉数被处死。值得一提的是,太史令傅孝忠正是大唐负责天象观察的最高官员。

最终,出其不意、先发制人的李隆基赢得了决定性胜利。而大势已去的太平公主则乘乱逃进了山中寺庙。

李隆基发动政变的关键地点标示

整个政变过程为:

这便是唐玄宗李隆基击溃姑母太平公主的关键之役。因其发生于先天二年,又称为先天政变!

7月4日,太上皇李旦宣布就此终结饱受诟病的两级制衡体系,彻底交权于李隆基。按其所述,他将开启真正的“无为”生活。

《资治通鉴》:乙丑,上皇诰:“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是日,徙居百福殿。

7月6日,太平公主自山中寺庙回到家中,被赐死于宅院之内。终年49岁。除了她一位叫薛崇简的儿子因与李隆基关系密切而保得性命外,其他儿子与数十位党羽也被一同处死。

同年12月,已完全控制住大局的李隆基宣布将年号改为开元,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

这也意味着,辉煌无比的开元盛世就此拉开了序幕!


李隆基击败太平公主的秘密

太平公主拥有众多宰相支持,又有羽林军统帅效忠,为什么她迟迟没对李隆基动手?

其实,公主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有以下顾虑:

然而,就在公主犹豫之际,李隆基的实力也在"肉眼可见"的增长:

官员群体的构成仿佛金字塔一般:级别越高的官员数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因此,尽管太平公主在宰相群体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李隆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实现着自下而上的渗透。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却触目惊心。

假以时日,当李隆基对三品以下庞大官员群体的掌握度越牢,其替换宰相团队的难度也越低。到了时机成熟的那天,或许只需一纸命令,他就能波澜不兴的将太平公主"留在金字塔顶的棋子"清洗出局。

李隆基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扩大着影响力

因此,尽管“太平公主是否真的策划了7月4日的政变”仍存争议,但她确实比李隆基更有理由来终结"温水煮青蛙"的剧情走向。

不过,在她试图封杀李隆基的过程中,也遭了诸多正直官员、甚至李旦本人的抵触。这是因为,相比较公主对于自我利益的保护,李隆基以贞观之治为施政蓝图的立意明显更为宏大,更符合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当年,有一股立志守护李唐江山社稷的强大势力支持了神龙政变与唐隆政变,力挺了李唐皇室不倒。如今,伴着李氏皇帝亲政,这股势力的目标也随之演化为了服务黎民苍生,促成天下大治。其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历代读书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这是一股无法被遏制的强大力量!

而李隆基则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这股力量的全心支持。

这正是他为什么能够击败太平公主的秘密!也是开元盛世为什么能够千古不朽的原因!

艺术家笔下的开元盛世场景


盛世的代价

唐睿宗李旦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既想保妹妹,又想保儿子,但最终还是未能避免悲剧发生。那种深入骨髓的心痛可能将伴随着他的余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是个好皇帝。如果换成了他的祖父李世民,一定会更为果断的去限制太平公主的权力,而不是瞻前顾后,两面讨好。在中国历史上,凡是皇帝容忍权臣壮大的事例,无一不以悲剧告终:不是皇帝被篡位,就是权臣被灭门。因此,果断限制公主的权力,就是在保护她!

李旦的风格可能与其性情有关,也可能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公元684年,当他第一次成为“皇帝”时,他的大哥、二哥已经死于母亲之手。三哥李显只当了55天皇帝便遭软禁。因此,李旦明白,尽管身为皇帝,他什么也不能想,什么也不能做。甚至当他的妻子被武则天在宫中处死并掩埋后,他也不得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么多年来,支撑他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是道教。他崇尚“无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奈。

开元四年6月,太上皇李旦辞世,终年55岁。其灵柩被葬于桥陵。开元五年正月,因太庙损坏,他的灵位被暂时移到了皇宫的正殿——太极殿。为避免父亲“受到打扰”,唐玄宗李隆基带领百官虔诚的搬到洛阳住了数月之久,直到太庙重新修缮完成。

唐睿宗李旦之墓——桥陵

至于太平公主,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是一个不幸之人。如果没有她的暗中支持,李隆基恐怕很难战胜韦皇后,李旦也就坐不上帝位。自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至公元713年李隆基亲政之间的八年时间里,在这个旧秩序崩溃,新秩序不断重塑的过程中,娴于军国大事的太平公主几乎一直扮演着近似定海神针的角色。她就仿佛是一位“临时舵手”,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为大唐指引着航行的方向。

不过,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因“后宫仕途捷径”而逐步积累的种种弊端也严重妨害了施政效率与吏治清明,成为大唐王朝在新阶段走向天下大治的关键阻力。而太平公主正是这条"捷径"的最后守护者。

因此,她成为开元盛世的祭旗对象,也是命运使然!

太平公主之死,对于宠爱她的兄长李旦来说,是极大的不幸!

但对于天下苍生来说,又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她之死,正是旧时代终结,新时代开启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历史迎来开元盛世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电视剧中,以白绫终结生命的太平公主。真实历史中,她更可能是饮鸩自尽,就像同时代被赐死的其他公主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开元   太平   公主   太上皇   大唐   皇太子   宰相   太子   盛世   决战   官员   皇帝   代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