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国”是怎么诞生的?

端倪历史,明志笃行。

历史上很少有王朝愿意或者能够花这么大的代价来守住那些远方的地方。你知道秦汉帝国是怎么治理南方的吗?就是先用一些连通北方和南方的交通线路,把南方中国套进一个“网袋”,然后在这个网袋周围慢慢培养出“肉”,最后让南方变成和北方一样的地方。

但是在西部,这一招就不太管用了。最关键的问题是,在西北中国,“肉”长得很慢,甚至根本没长出来。所以中央政府一走,它在那里留下的东西就很快消失了。

因此,朝廷对羁縻地区的统治,只是靠军事威慑和经济诱惑,和对郡县地区的主权治理完全不一样。朝廷负责羁縻地区事务的部门唐朝叫鸿胪寺,它本来是管接待宾客的礼仪的,要核定羁縻国家或部落的首脑来朝见皇帝时的等级,还要鉴别他们的子孙是否有继承官号的权利。

此外,在朝贡的使节到达王朝边界时,鸿胪寺还要安排和监督他们入境后的行程和待遇。这些职能,在现代就是外交部的工作。可见朝廷对羁縻地区的统治,其实是在搞外交关系,而不是国内治理。

把郡县制治理之下的国土,和羁縻地区一样看成是传统王朝的版图,并且把这个版图和现代国家的疆域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准确的。可惜有很多人,还在这样简单化地理解中国历代王朝“版图”。

元朝和清朝对西部中国的统治,和汉唐对羁縻国家的治理完全不一样。清朝统治蒙古高原、新疆、藏族地区等地方时,各地的最高负责人是将军或大臣。他们既管军队,又管行政。而在中央政府一级,则由理藩院负责各项治理业务。理藩院的管理范围,包括官员、户口、赋税、军事、刑法、交通、贸易、宗教等。这种全方位的治理,和汉唐对羁縻地区的松散控制,差别很大。

这一点清朝的雍正皇帝就看破了,他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本朝。”他所说的“中国”,是指东部的汉文明地域,是一个“小中国”;他所说的“塞外”,就是西部的非汉文明地区。雍正口里的“中国”和“塞外”合在一起,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大中国”。

以上就是本期的精华内容了,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关注留言,端倪历史,我们下期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中国   网袋   王朝   汉文   塞外   汉唐   版图   朝廷   清朝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