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到“公考”,也变也不变

相信大家对“科举”一词都很熟悉。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层层选拔、优中取优的制度,是封建时代所最能体现公平性的考试制度,它扩展了封建国家选用人才的范围,吸收了大量社会中下层优秀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科举取仕的制度自隋朝开创以来,便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所沿用,直至清末封建制度的崩塌而废止。几千年来,不少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实现了从“田舍郎”到“位极人臣”的跨越,其中不乏欧阳修、宋濂、曾国藩等赫赫有名的人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的骨子里天生自带一种“为国效力”的欲望,即使是洒脱不羁的“诗仙”李白,亦或是豁达豪放的东坡居士,也曾因仕途不顺而寡欢。古人尚未摆脱的羁绊,活在当下的现代人是否有更开阔的思想呢?

古代科举考试

我认为是有的,最起码在改革开放的某个阶段是有的。当市场经济冲破计划经济的那一刻,终于有人敢自砸铁饭碗,放弃既有的稳定和体面,而选择了“下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沉浮;在那时,各类学校毕业的学生也都更倾向于去企业里奋斗,都把“父母劝我回来做名老师或公务员”看成笑话。但事实证明,所谓“更开阔的思想”也仅限于那个时间段,随着时移世易,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重新“迷信”体制了。

究其根本,可以用一句经济学的术语来概括,那就是“用脚投票”。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使人们将票投给了体制。第一个原因是“外面不香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下行,无论是建筑、化工等传统行业,还是网络信息、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都难以再用优渥的待遇去吸引各类人才,因此在体制外待遇下降的前提下,有着尚可的待遇和不大的工作压力的体制就成了“香饽饽”。第二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被逐渐打破。网络以及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许多信息壁垒,以往人们对进入体制内的方式是不甚清楚的,各种录用、招聘考试发布以后传播的范围有限,但反观现在,任何一次招聘都会在各种网络媒介上广泛传播,甚至连村口大妈闲聊时也能对招考事宜侃侃而谈。第三个原因是年轻人就业观念的改变。相比70后、80后更热衷于挣钱,许多90后、00后却更偏好于自己个人的生活,他们大多在较好的物质条件中成长,他们更乐于在下班以后去打一场球,或是在周末去看日出、去来一次“特种兵式旅行”,而不是在“996”和“007”中透支自己的青春。

诚然,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如果当今年轻人“入仕”的初衷仅仅在权衡了待遇和压力之后的选择,那么后续的路便很有可能走歪。近些年来,腐败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青年干部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初心”,那就很难抵挡住各种诱惑,难免走向堕落的深渊。

公务员考试

再来谈谈堪称“现代科举”的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按照考试类别分为国考、选调生考试和省考,前两个主要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省考既面向社会考生也面向应届毕业生,招录人数也是最多的。公考又分为笔试和面试,只有笔试达到招录人数“1:3”的范围内,才有资格进入面试,最终根据笔面综合成绩来确定拟录用人选。不同于高考可以根据分数来选择学校,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公考只有“上岸”和“败北”两种结果,而没有“退而求其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考远比高考要来得残酷。但与各类考试相同的是,这也是一个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的考试,不少人认为公考是一种智商测试,比拼的是各位考生的智力,其实不然,任何一种考试,只要变得系统化,就有学习的方法,只要肯付出汗水,那便会有收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句用来勉励古人积极科举的诗讲给当下有志于公考的人听也正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科举   优渥   田舍   笔试   封建   体制   待遇   原因   制度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