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 - 邀您一起开启“博物馆之旅”!

2023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全市各级博物馆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您一起开启“博物馆之旅”!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位于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是一座地志综合性博物馆,属国家二级馆、AA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综合楼和孙武祠共设基本陈列展21个。博物馆综合楼常设《史前文明展》《渠展之盐展》《馆藏集粹展》《历代钱币展》《石刻造像展》等9个展览,系统展示了我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展出珍贵文物1500余件,再现了8000年的发展脉络。


一:滇南陶韵——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藏建水紫陶精品展

云南建水,古称步头,历经千年,被誉为“滇南邹鲁、文献名邦”。建水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书画风格而闻名,是中国陶瓷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建水千年历史名城文化底蕴的载体。

本次展览以“滇南陶韵”为主题,分为器•韵、茗•香、墨•趣三个板块,通过对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收藏的建水紫陶中的陈设器、茶器香炉、文房用具等70余件(组)各类紫陶艺术作品的展示,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文化传承和灵韵魅力,引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建水紫陶,共享紫陶盛宴。


展览时间:2023年4月15日-5月20日(周一上午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博物馆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淄博市博物馆学会、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二:公益性藏品鉴定咨询服务活动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为满足群众收藏鉴赏需求,发挥博物馆力量,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收藏理念,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藏品鉴定咨询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鉴定咨询服务,普及收藏常识。
活动时间:2023年5月18日上午9:00-11:00
活动地点: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大厅一楼会议室


三:社会教育活动

1.“劳有所获——博物馆里的农耕文明”研学活动

为加深中小学生对对民俗文化的了解。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市历史博物馆依托博物馆现有资源,结合展厅相关文物,通过寻宝的形式让同学们认识并寻找那些即将消失的劳动工具,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2.“学业务、强本领、提能力”知识竞赛活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为引导干部职工争当知识型职工,在全馆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努力组建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工作高效”的高素质文博队伍。16日上午,市历史博物馆举办“学业务、强本领、提能力”知识竞赛活动,活动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竞赛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博物馆整体情况、藏品知识、文物保护政策、文物安全知识等方面内容,对干部职工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激励干部职工主动学习,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更好的发挥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功能。

除以上活动外,孙武祠内不仅可以参观《孙武生平展》《孙武书画展》《兵法战例展》《碑廊》《古代石刻展》等12个展览,还能够看到山东省现存时代最早也是唯一的宋代木构建筑《广饶关帝庙大殿》。欢迎各位游客和市民朋友前来“打卡”!


市吕剧博物馆

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位于东三路以东,沂河路以北,占地面积9279.2平方米、建筑面积3683平方米。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东营是吕剧的发源地。为擦亮吕剧这张东营的文化名片,东营市吕剧博物馆致力于建设全省唯一的以吕剧为中心,集展览展出、演出研学、传承发展为一体具有东营特色的戏曲艺术中心新高地,打造符合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文旅融合的A级景区。

一、吕剧艺术研学活动

5月13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东营市锦苑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市吕剧博物馆。从传承吕剧文化出发,同学们参观了吕剧博物馆历史展厅,学习了吕剧唱腔和身段,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增强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新认知。

作为东营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吕剧历经百曲杂陈的积淀,扎根传统文化,紧贴人民大众,用独具一格的方言唱法,展现出浓浓的乡土情怀。其悠扬婉转的唱腔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经数代民间艺人百余年传承创新发展,以其易懂、好听、易学、好唱的特点,在齐鲁大地广为传播。

活动中,研学导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吕剧起源、发展的小故事,激发了同学们对吕剧文化的学习兴趣。而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吕剧的表演学习,深刻感受到吕剧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黄河入海 吕韵乡情”戏曲展演活动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黄河入海 吕韵乡情”戏曲展演活动垦利区专场带来传统吕剧《墙头记》在市吕剧博物馆精彩上演,推动吕剧文化的传承发展,让文化真正浸润民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墙头记》剧情简介:年近八旬的张木匠因两子不孝,两媳不贤,不予赡养,被推出门外,撮上墙头。为人机智、诙谐、又富有正义感的王银匠,为搭救好友设计谎称其存有银两。为得银两,两家争着将父亲接到自己家,引出一段人间悲喜剧。

活动时间:2023年5月19日(周五 晚17:30)

活动地点:东营市吕剧博物馆室内剧场

主办单位: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 东营市文化活动中心


河口区博物馆

河口区博物馆位于我市河口区河兴路11号,馆舍面积900平方米左右,展陈面积550平方米,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完成布展,2021年进行局部改动,馆内展览分为河口地理变迁、民俗展览、油田文化、非遗展览四个展区,共展出文物藏品406件,生动翔实地再现河口区的发展脉络。

一: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故事流动展

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观看党史故事,切身感受革命年代共产党人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革命意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点燃大家爱党、爱祖国的热情。

活动时间:5月18日—5月21日

二:“中华药香”中医药文化专题展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华药香”中医药文化专题展,通过讲解中药内涵理念,弘扬中医文化,让中医药文化绽放时代光芒。

活动时间:5月18日—5月21日

三:非遗文创体验

邀请我区非遗传承人,通过综合运用展示、展演、展销、体验等多种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的非遗盛宴,传播非遗文化。

活动名称:非遗文创体验——面塑

活动人数:16人

活动时间:5月20日 下午2:00—3:00

活动名称:非遗文创体验——扎染

活动人数:16人

活动时间:5月21日 下午2:00—3:00

四:博物馆剧本游

河口区博物馆开启首档沉浸式剧本游——《河口博物馆的挑战书》,领取角色、层层闯关、赢得头奖。

活动人数:20人

活动时间:5月18日—5月21日 下午3:00—4:00

五:创意打卡区

设置拍照打卡点。妙享展馆滤镜、河东东海营营等你打卡。完成拍照发圈打卡,可在现场领取精美奖品(每人限领取1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活动时间:5月18日—5月21日

六:隐藏任务

集齐博物馆印章即可获得河口区博物馆文创礼品一份(每人限领取1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垦利区博物馆

垦利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位于垦利区群众文化中心A座三、四楼,成立于2012年12月,建筑面积6420平方米,展陈面积4800平方米。主要陈列本区出土文物、征集文物和革命文物是展示垦利古代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垦利博物馆设黄河入海流、神奇黄河口、拓荒垦利人三个专题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其中通史展厅——黄河入海流荣获2013年度山东省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奖。

一、金石载道 永传文心
——历代碑刻砖志拓片精品展

为迎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发扬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和丰富历史资源,使垦利民众更好地感知历史、热爱文物,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垦利博物馆将举办“金石载道 永传文心——历代碑刻砖志拓片精品展”,让观众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传统拓片技艺的魅力。

开幕时间:2023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垦利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

二:社会教育活动
——金石载道 永传文心”拓片制作体验活动

为迎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5月14日,垦利区博物馆举办“金石载道 永传文心”拓片制作体验活动,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工艺——拓印技艺为载体,带领同学们走进博物馆,直观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拓印术,旧时也被称蝉蜕术,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印刷技术。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砚山画馆外聘专家成员、雅集成员韩旭骞和李中原老师授课,为同学们讲解拓印工具,如拓包、喷壶、墨、打刷、宣纸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现场操作示范,孩子们跟随老师进行上纸、捶碑、上墨,直至精美图案全部跃然纸上。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书法艺术和拓片制作技艺,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驻地,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设5个展厅、1个临时展厅、1个放映厅和1个活动室。展厅按照时间脉络设置,分别为奋举义旗,点燃清河平原抗日烽火;挥师北进,创建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艰苦奋斗,稳固大后方;同仇敌忾,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无私奉献,迎接新中国诞生。

社会教育活动一:“走进革命旧址,展望美好生活”主题活动

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开展“走进革命旧址,展望美好生活”主题活动,观瞻垦区抗日纪念碑、清河军区司令部旧址、军区参谋处旧址、军区教导营旧址、清河区党委行署旧址等15处革命旧址,近距离感受渤海垦区峥嵘岁月,增强传承弘扬革命精神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时间:2023年5月18日

活动地点:渤海平原抗日根据地旧址

社会教育活动二:“踏寻红色足迹,追忆红色岁月”主题研学活动

为深入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开展“踏寻红色足迹,追忆红色岁月”主题研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励志争当民族复兴的好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革命薪火世代相传。

活动时间:2023年5月19日

活动地点: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共产党宣言》陈列馆

 该馆位于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距离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约250米,是我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陈列馆。目前,馆内藏有建国前60版本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60版本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以及120版本外文版《共产党宣言》,展馆地下融入声、光、电等高科技元素,建设了300米的观光地道。

1.免费领取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复制本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全天

活动地点:《共产党宣言》陈列馆

参与方式:入馆参观人员进行党史小知识答题,答对者免费领取一本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复制本,仅限前50名哦。

2.文创产品展销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全天

活动地点:《共产党宣言》陈列馆

活动内容:对特色文创产品进行展销,提升《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知名度和红色文化影响力。

3.“寻找文物”研学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全天

活动地点: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

参与方式:学生找出馆里展藏的文物,能够说出文物名称和用途,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利津县博物馆

利津县博物馆是利津县标志性建筑,2007年3月开始建设,2011年10份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68平方米。博物馆分为序厅、历史文化厅、党史国史厅、馆藏文物展厅和文物储藏室五大部分,主要承载文物存储、人文历史展览、党性教育、文物展示和综合服务等功能,是一座集存储、陈列、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通过实景还原、雕塑、沙盘、图片、实物、影像等方式,展现“铁门雄关、东津古渡、凤凰名城”的千年沧桑,展示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宏伟蓝图。


一、“邮票上的中国古代文物”集邮展

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利津县博物馆倾力打造“邮票上的中国古代文物”集邮展,展出古代青铜器邮票、古代陶瓷邮票、古代玉器邮票、古代壁画邮票、古代雕塑邮票、古代建筑邮票、古代书画邮票、古代家具邮票、四大名著邮票展等,让参观者通过本次展览回顾历史,了解文物、爱护文物、传承文明,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展览时间:5月15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一楼历史文化展厅

二、社会活动

世界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利津县博物馆倾力打造“邮票上的中国古代文物”集邮展于5月15日向公众开放。

5月15日,县文化和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走进博物馆,通过馆长详细讲解了解文物、爱护文物、传承文明,让博物馆在传统的展览展示之外,具备更多吸引民众的文化功能,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讲好“中国故事”“利津篇章”的文化自信,为推进利津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利津县   建水   历史博物馆   河口   吕剧   博物馆   东营   垦利   文物   文化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