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华国锋辞去职务,还有7位副总理同时辞职,分别是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尝过权力味道的人渴望得到权力,而得到权力之后就很难放下,可是,在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淬炼出百折不挠的精神,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国与民的优秀革命先辈那里,这一切却都失去了效力,他们不贪恋权力。

亦不对高位执着,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挺身而出,当有着更好的利于国家发展政策的时候,他们就坚决执行,当年轻一辈会为富国强民注入更多活力的时候,他们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

除了人们广为知晓的曾经接过开国领袖毛主席发展国家重任的华国锋在1980年辞职之外,根据彼时的中央精神,还有7位副总理做出了职务上的调整,要么就同华国锋一样辞去了职务,要么就是不再兼任副总理。

第一位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因军事才能突出,指挥能力出众,被组织委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其中就有在好几个地方大区担任第一书记的经历。1952年,邓公根据上级指示,前往北京任职,彼时担任的就是副总理一职。此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他都与这个职位紧密联系在一起。

特殊时期结束后,邓公回到了原有的工作岗位。考虑到他已是党的副主席,不符合彼时党中央提出的党、政工作要分开的新要求,遂于1980年辞去副总理职务,也不再兼任总参谋长,工作职务少了,身上的担子也轻了。至于总参谋长一职,则给到了更为年轻的杨得志。

第二位是在红四方面军名望颇深的李先念,是公认的中原突围领军人,既有渊博的军事才学,也有出众的政治才能。1954年,李先念根据党中央指示,在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与邓公一样,在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20多年,分管国家的经济和财政方面的工作。

1977年,李先念成为正国级领导人,同时还在党内担任要职,多重身份压身,自然也不符合规定,所以同样地,他也1980年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之职。

第三位是陈云。他在革命年代在多部队担任过极高的职务,在八大之后,担任政治局常委,同时也是中央副主席。他被认为是共和国经济工作的专家和先驱。

1954年,陈云在众人的期待下,坐上了国务院副总理的位置,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不辞辛劳地协助周总理的繁忙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云成为正国级领导人,同样因能力过强而身兼数职,到1980年,他也根据党中央的最新精神,辞去了副总理的兼职。

第四位是徐向前,他在革命年代为多次重要战役做出过诸多贡献,建国后,不负众望,成为首任总参谋长,1978年,在大家的推举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到1980年,已经担任政治局委员与军委副主席职位的他,也与邓公等人一起,毅然辞去了副总理的兼职,没有一丝留恋。

第五位是王震。曾是359旅的旅长,接受彭德怀的指挥,在解放战争时期,带兵进军新疆,为当地的和平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后在授衔仪式上,荣获开国上将军衔。

建国后,王震为国家的发展继续竭尽全力,曾先后担任过铁道兵司令员与农垦部部长两个职务。1975年,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在1980年,辞去副总理一职,保留政治局委员职务。1988年,王震被推举为国家副主席。

第六位是王任重,革命战争年代,骁勇善战,是一名猛将,曾接受到刘邓的指挥,建国后,接受组织调令,前往湖北主持工作,彼时担任的是省委书记一职,因表现突出深受毛主席青睐。

特殊时期过去后,王任重被推举为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已经是中宣部部长的他辞去了副总理的兼职。8年后,他成为政协全国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最后一位是陈永贵,为大寨村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后因中央号召全国农业都要主动积极地学习大寨,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其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由此让陈永贵一夜爆火,成为了知名人物。1975年,他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不同于上述6位高干因身兼数职,为响应中央号召而主动辞职,陈永贵的辞职是永远地离开政坛。

从他们毫不犹豫地辞职态度可以看出,他们虽在战乱年代为革命事业的胜利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在建国后兢兢业业,通宵达旦地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良多,却从不以居功自傲,更不贪恋权势,他们的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李先念   革命战争   副总理   党中央   职务   总参谋长   大寨   兼职   权力   多年   时期   年代   中央   国家   工作   华国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