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最后的挣扎 -向欧洲天主教廷求救

1649永历三年,大明皇太子通过澳门向教廷求助,声称明以天主为国教,希望教宗组织十字军东征挽救明帝国,然而教廷远在罗马,也无法救援。该史料包括中文和拉丁文信件,在梵蒂冈被发现。

朱慈炫(1648年-1662年),明昭宗朱由榔第三子、母孝刚王皇后。永历二年(1648年)出生,出生时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并取教名“当定”(Constantine,今译“君士坦丁”)。这个教名与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相同,永历帝希望借由该皇子的受洗与即位,使大明能如同罗马帝国般,转天主教为国教,复兴帝国。永历五年(1651年)封为皇太子,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改信基督信仰的太子。也是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一位传教士,叫做瞿安德(又名瞿纱微,P.Andreas Xavier Koffler,中文名郭福来),德国人,受到了永历帝的礼遇,在宫里供奉耶稣,并且给皇室一一施洗入了教。

王皇太后,取圣名赫烈纳(Helena);马皇太后,取圣名玛利亚( Maria);永历帝正后王氏,取圣名亚纳(Alla);皇子慈恒,取圣名公斯当定 (Constantinus);此外,宫中信教者还有王皇太后之母,取圣名犹莉亚(Jiula);另一宫监,取圣名亚加大( A-gahta)。尚有嫔妃五十人、大员四十人,太监无数。行在里还有小教堂一座,供奉耶稣像。

除了永历帝本人,因为永历本人虽然心向往之,但是做不到一夫一妻之类的要求,也舍不得。

1650年11月底,南明皇室委托瞿安德神父的助手卜弥格(Michael Boym,1612-1659,出生于立陶宛利沃夫城)作为使节,向罗马教廷遣书示好。原本司礼监太监庞天寿(教名亚基娄)自告奋勇,但无奈年事已高,故改派卜弥格与年轻官员陈安德前往。

卜弥格带着王太后写给耶稣会总会长与王太后、庞天寿分别写给教皇的三封信和拉丁文译本以及一些礼品赴罗马(庞天寿还送给卜弥格一些中文书籍)。信中称:

更望圣父特与圣而公一教之会,代求天主保佑我中国中兴太平,俾我大明第十八代帝、太祖第十二世孙,主臣等悉知敬真主耶稣。更冀圣父多送耶稣会士来,广传圣教。”

1652年11月,卜弥格和与他同来的一位姓陈的中国人(年轻官员陈安德)终于来到意大利威尼斯。在威尼斯,他曾就中国问题作了讲演,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中国正在发生的明、清两朝的角逐,以及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等等。1652年底,他抵达罗马,1655年底,他终于通过审查。1 6 5 5 年 1 2 月 1 8 日,教宗亚历山大七世颁发《上 大明中国睿智大皇帝书》,卜弥格拿到复书,即自罗马到里斯本,并于1656年3月20日返华。1658年,卜弥格抵达暹罗,后前往澳门。但,澳门当局拒绝他入境,遂转而取道交趾,只能计划从陆路进入中国。

卜弥格

因为在卜弥格出发时,就遭到了澳门军政当局的反对。1650年,清军攻克广州,并开展屠杀,澳门当局基于当时中国形式,已经从明政府开始倒向清国政府。在卜弥格离开之后没多久,1651年1月31日,清国靖南王耿精忠正式接受了澳门当局的归顺,并承诺澳门安全。

经历了各种波折,卜弥格历经千辛万苦带回罗马教廷的回信,可是等他回来时,瞿安德早已战死,南明也差不多快没了。他终于未能将教皇的复信送达永历朝廷,1659年8月22日,卜弥格在中越边境逝世。一同跨越半个地球,穿越欧洲,出生入死的大明年轻官员陈安德安葬了卜弥格,毅然返回云南,带着信向永历帝复命,然后就消失在了历史记录之中。

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擒太子朱慈煊,他大骂吴三桂:“逆贼!明朝负了你什么?我父子俩负了你什么?使我有此下场?”遂于次年被杀于滇京行宫,年十五岁,郑经追谥为哀愍太子。

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天主教在中国也日渐衰落。


永历致教皇求援书信,原件现藏于梵蒂冈。







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同样存有南明朝廷给教皇与耶稣会总长的书信。

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廷   梵蒂冈   拉丁文   大明   耶稣   罗马   澳门   教皇   欧洲   天主   当局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