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文规范露营地发展:帐篷露营地控制噪音,这里禁止烧烤

南都记者最新获悉,为加强上海市帐篷露营地规范管理,促进上海市帐篷露营地健康有序发展,上海市文旅局日前发布《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了上海市有明确经营主体、合法经营、面向大众旅游休闲需求的、以帐篷为主要游憩设施的露营地的管理要求,包括场地选址、场地经营、安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称,“精致露营叮叮当当一大堆东西,又洗又烧又扔包装的,公共空间确实该管管了”。此外,也有网友建议,“应该禁止天幕,风绳又细又长,占地方大不说,安全隐患非常大。”

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湿地

意见指出,在场地选址方面,帐篷露营地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依法依规使用土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林地、湿地、生态保护红线。涉及基建项目立项审批及环评审批的露营基地,其选址应避让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帐篷露营地应选择在安全区域,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区。

意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主题公园和存量建设用地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建设帐篷露营地。

去年,网红野生露营地突发山洪灾害事件,引发公众对于营地安全监管的关注。在明确管理责任方面,意见明确,帐篷露营地所在场地提供方承担场地使用监管责任,应在帐篷露营地周边设置告示牌,明确帐篷露营地管理细则、开放时间、活动范围、咨询投诉渠道等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好动态信息调整与公布。

除配套的公共设施外,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场地管理机构为帐篷露营地提供需要的卫生间、生活用水、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自动售卖机等便民服务设施。帐篷露营地所在场地提供方的上级主管部门承担该场地主管责任。各区人民政府承担帐篷露营地属地管理责任。

意见提出,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应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格遵守消防、食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防灾、燃气等方面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相关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监测预警、消防设施设备。落实灾害预警发布主体责任,强化汛期、极端天气的安全管理。设置野外安全导览标识和安全提示,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公安部门要求,加强治安管理,鼓励在帐篷露营地安装摄像头等安全管理设备。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露营旅游休闲保险服务,围绕场地责任、设施财产、人身意外等开发保险产品。

当前,营地相关产品,已经成为在线旅游平台的重要品类之一。意见强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核验、登记入驻平台的帐篷露营地的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经营证照等真实信息,提示未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意见提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现有露营活动,禁止烧烤、洗漱、清洗车辆等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帐篷露营地所在场地管理机构和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应共同制定噪声控制规约,并做好露营休闲游客的噪声污染防治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

同时,意见要求,帐篷露营地所在场地管理机构应根据已开放帐篷区的绿地、草坪等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实行场地轮换制度,合理规划帐篷区开放和绿化养管周期,确保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

当前,露营与各类文娱产业的融合成为一大趋势。意见鼓励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与文博、演艺、美术等相关机构合作,结合音乐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群众性节事赛事活动,充实服务内容。鼓励露营与乡村资源、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融合,打造优质产品。鼓励配套餐饮、活动组织等服务,提高露营旅游休闲品质。

多地发文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

2020年以来,本地游、周边游、周末游为主的旅游出行方式,加速推动了露营旅游休闲业态的发展。营地以其亲近自然、叠加多类玩乐业态的属性,获得年轻人青睐,越来越多郊外土地化身为露营度假网红打卡地,但同时不少违规情况也频频见诸报道。

例如,近期,在广西南宁,原已投建的20亩网红帐篷营地因位于水库周边部分土地,未办理使用林地手续、水土保持、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等相关手续,面临拆除。在广州,露营草地被长期霸占位置“挂牌”出租,让公共绿地变相成为了占地谋利之地。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引导露营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加速露营品质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南都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北京、广州等多个一线城市均发文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从选址、运营到服务、管理维护,应急安全、风险辨识、隐患排查、生态保护等课题均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例如,今年2月,北京市文旅局发布《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征求 意见稿),同样提到帐篷露营地设立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要求,依法依规使用土地,坚持生态优先、服务大众、休养生息的原则。明确相关区政府承担规范帐篷露营地发展的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帐篷露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则在5月初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区域名单》意见的公告,明确了广州市内可搭帐篷的70余个草坪、林下空间,涉及11个区40余个公园等绿地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空间和开放类型。公告同时明确,有近30个绿地草坪区,只可开展铺设野餐垫、休闲、游憩等户外活动,未开设搭帐篷区域。

据悉,根据上述公告规定,在这些公园开放时间内,公园草坪可搭建中小型的家用帐篷,占地面积小于5平方米,高度不超过1.5米,不得使用脚钉固定。帐篷不能全封闭,要能从外面观察到帐内情况,以便巡防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帐篷内不能有吸烟、烹饪或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分析称,今年随着跨省游、出境游的恢复,露营进入两极分化的趋势:规模小、产品单一、服务体验欠缺的营地品牌将被淘汰。露营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露营基地的建设及相关配套的完善,将促进露营旅游向“精致露营”加速发展;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露营产业链将迎来迭代升级。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帐篷   上海市   营地   发文   绿地   上海   草坪   噪音   烧烤   场地   主体   公园   意见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