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战国魏国兵要地理及军事战略

一 魏国的起源与早期战略


魏氏的先祖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为封国在毕地而得姓。毕国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后裔沦为平民。毕万正是毕公高的后代,他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命毕万灭姬姓魏国,并把魏地(今山西芮城县一带)封给毕万。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晋大夫毕万以军功受封于魏,卜偃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意思就是说:毕万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万”是盈足之数,“魏”同“巍”,有高大雄伟之意,得此封赏,符合天意。天子拥有兆民,诸侯管辖万民。以毕万之福大命大,必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魏氏正是由此而得姓。公元前636年,毕万之子魏犨因为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晋文公重耳继位后,令魏犨承袭魏氏的封邑(魏邑,今山西芮城),列为大夫,魏氏开始在晋国崛起。晋文公晋襄公时,狐、赵、先、郤、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智氏等强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执政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氏,魏氏的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公元前453年,晋智伯(荀瑶)率韩魏之师围攻赵氏基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三年不能攻克,赵无恤遂策反魏桓子和韩康子两家,反攻知伯,杀之并分其地。韩、赵、魏三家分晋局面形成。至此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名存实亡。公元前445年,魏桓子之孙魏斯继位,自称诸侯,史称“魏文侯”,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魏桓子之孙) 、赵籍、韩虔(韩康子之孙)三大夫为诸侯,脱离晋国,此时晋只剩绛城与曲沃两处,史称“三家分晋”。这也标志着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建立。



魏文侯


二 魏国兵要地理与早期军事战略


三家分晋时, 赵多得其北, 韩获其南, 魏氏则占有其中部地域, 主要疆土可分为四处。《国策地名考》曾引管同曰:“魏地兼有河东 、河内 、河西、河外, 约言之, 龙门以东, 据汾为河东, 今汾 、蒲 、吉、解诸府州是;龙门以西为河西, 今同、 等州是 ;太行之南, 殷墟为河内, 今彰德、卫辉、怀庆等府是;太华以东, 虢略为河外, 今陕州是 。河东是魏国的主体在今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 以都城安邑为中心,河东是魏国诸部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块, 土厚水深, 物产丰饶, 又有河山环绕, 利于阻滞敌人的进攻, 顾祖禹称其“东连上党, 西略黄河, 南通汴洛, 北阻晋阳, 宰孔所谓景霍以为城, 汾河涑浍以为渊, 而子犯所谓表里山河者也,河东地区是魏国的政治中心,河内位于今豫北冀南的狭长地带,河内可分为两部分, 西部为晋之“南阳”, 即今河南焦作 、新乡地区, 因在太行山脉南麓、黄河北岸而得名。东部在太行山脉南端的东麓, 包括今河南安阳地区与河北邯郸以南的临漳 、魏县 、大名 、广平等地。河内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为著名的大梁与邺。河内地区为魏国的经济中心。河西指魏国在晋陕交界之黄河河段西岸的若干领土, 《史记·匈奴列传》曰 :“( 赵氏) 其后既与韩魏共灭智伯, 分晋地而有之, 则赵有代 、句注之北, 魏有河西 、上郡, 以与戎界边 。”魏之河西亦可分为南北两部 。北为上郡, 在今陕西延安地区;南部在渭水以北的少梁等地( 今陕西韩城附近) ,后被秦国攻占。河外则指魏国在黄河河曲 、渭水以南的若干领土。



三家分晋时期的魏国



鼎盛时期的魏国


魏国所占据的河东,河内地区,土地肥沃,矿产,盐产资源丰富,且位于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达,利于对外往来与扩张。但在军事地理层面。魏国也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首先,魏在战国之初的主要疆土———河东、河内, 尽管农业发达, 可是由于人口繁衍密集, 耕地面积相对不足, 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如《史记·货殖列传》所称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 若鼎足, 王者所更居也, 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商君书·徕民》亦称 :“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 其宅参居而并处, 其寡萌息民, 上无通名, 下无田宅, 而恃奸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 此其土不足以生其民也。”人多地少,使得魏国一开始就将对外扩张作为其国策。其二,领土较为分散,魏的疆土除了河东地区较为完整外, 其他各处面积不大, 又受到黄河与中条、王屋、太行诸山及韩、赵、秦等国领土的分隔, 显得支离破碎, 相互间来往联系多有不便。如河内 、陕、华 、西河 、上郡等地, 孤悬于河东本土之外, 有山川相阻, 且遭到强邻严重威胁, 处境险恶。钟凤年先生曾对此评论道 :“( 魏国) 诸部最大者为河东, 跨今县二十三 ;余者, 或微逾十县,或五六县, 最小者不及三县。地势如此畸零, 平时需逐处设备, 一部告警, 则征调困难, 实不易于立国。特别是政治中心安邑,要经上党才与经济中心大梁相连,而上党地区崎岖多山,岭谷交错,交通不便,使得魏国东西难以相顾,魏国君臣面临的要务之一, 就是急需将河东以外的各地拓展相连, 借以巩固国防, 保障安全。这也将成为魏国立国初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三 魏国的早期崛起:魏文侯与魏武侯


前446年,魏斯继任魏国君主,史称魏文侯,在魏文侯的统治下,魏国开始了最先的崛起。文侯早年,致力于内政,不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战争,在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为相时‚成子向文侯举荐子夏(孔子弟子 孔门十哲之一)、田子方、段干木等人。“文侯以大夫膺国礼贤下士师卜子夏,友田子方,敬段干木,以收人望、邀誉于诸侯。”文候早年施政多为尊礼这些道德高尚之士,其目的盖为稳固政权和取得政治的合法性。《史记·魏世家》即谓“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此得誉于诸侯。在实干方面,魏国的另一位人才,出身狄族的翟璜为相三十余年,为魏文侯推荐大量栋梁之才。推荐吴起守西河,推荐西门豹为邺令防备赵国,北门可为酸枣令抵御齐国,推荐乐羊灭中山国,推荐李悝改革变法,使魏国大治。其中,李悝堪称魏国崛起的关键人物。李悝变法是战国时代的一次重要变法,奠定了魏国强盛的基础。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李悝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即统一分配农民耕地,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平籴法是国家在丰收时平价收购粮食储存,发生饥荒时又平价卖给农民,取有余以补不足,以防谷物甚贵而扰民,或甚贱而伤农。此法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法经》贯穿了早期法家的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制原则;具体了任意杀人是犯法的,要治罪处刑,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杀害奴隶的暴行;体现了“重刑轻罪”的精神,呈现了“重典治民”的观点。军事上,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武卒属于常备军,也就是“练士”,由春秋时期“国人”组成的车兵甲士演变而来,带有一定募兵制和雇佣兵性质,是精锐部队,数量不会很多。他们的挑选的训练标准都非常严格。待遇自然也高于一般士兵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魏武卒。《荀子》记载:“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可见其训练和选拔标准之严格。武卒在魏国早期的扩张中,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魏武卒


从魏桓子与赵襄子、韩康子瓜分知氏实际上分割晋国的公元前 453 年,至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被周威烈王正式分封为诸侯的公元前 403 年,这半个世纪,是魏、赵、韩三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上升期。也是三晋(韩赵魏)联合作战的一段时期。魏文侯时期,努力团结实力与魏国接近的且并肩作战的韩赵两国。解除后顾之忧,而后对外扩张。魏军先败秦军,后伐中山国,战略决策极为明智。河西之地是秦国东出的重要通道,尤其是位于三河口的潼关,因黄河“南流潼激关山”而得名 ,且西据华岳,东接函谷,南枕商口,地势十分险要,切断了秦国东向的通道,以致秦 以魏为“腹心疾” 同样一旦河西归秦占有,秦国便据此可以打开东向大门,自春秋末期,乘晋国内乱,秦国便开始进行试探性东出。例如公元前461 年, 秦国打败西戎大荔, 兵临黄河之滨的重要渡口临晋 。《史记·秦本纪》载, 是年,“以兵二万伐大荔, 取其王城” 。做为侵伐河东的桥头堡。此后秦国又攻克临晋附近的彭衙, 北夺籍姑, 使魏国在河西、河外的领土分为三段, 其中部的西河郡仅剩少梁一座孤城, 与渭水以南的魏河外诸城和北边上郡的交通都被截断 。秦国的防线已推至黄河旁, 与魏共有黄河天险, 随时可以进军河东, 攻击魏国腹地。此种形势构成了对魏的严重威胁,魏文侯明智地选择秦国作为首要打击目标。此时,秦国也因国君争立,内部动荡而陷入衰弱,公元前 413 年,魏国出兵河西大败秦军;公元前409 至 408 年,吴起率魏军拔秦五城,迫秦军退据洛水,建造长城以拒魏师。此役将西河与上郡、河外联成一片,不但消除了秦国对河东的直接威胁,还反制秦国,迫其守御,但未能最终消灭秦国,留下隐患,钟凤年论曰:“魏文侯力争秦河西,首将渭南北地连为一部,盖已深知全局如此非持久之计而然也。奈终未及逐秦远徙,布置周备,即舍而之他;武侯则直不以秦为虑。故传至惠王,一旦秦日暴兴,魏则拙势立见,从此处处失败,地或残或丧,无一片得宁靖者矣”未能乘机灭亡秦国,使得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成为魏国的首要敌人与最重大威胁。


魏文侯随即转伐中山国,中山国是由少数民族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中山国其地西倚太行, 扼守井陉要道, 控制了山西高原通往河北的一条险途。又北屏燕境, 南临赵国的东阳 、邯郸, 东与强齐相邻, 处在黄河以北几大强国之间的枢纽地段, 位置相当重要,在春秋时代,中山国就一直骚扰晋国边境,构成边患,制约晋国扩张。且实力不算太强,因而成为魏国的下一个扩张目标。魏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在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将与三晋为敌二百余年、严重制约后方之中山国伐灭;公元前 404 年,魏、赵、韩三家联手,攻破齐国长城并虏获齐康公,迫其代韩、赵、魏三家向周王室请封诸侯。是以公元前 403 年魏文侯始列诸侯时,正值魏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机。惜文侯晚年过于短视,竟然南向与楚国争夺郑国,虽败楚国于大梁,占据今豫东平原,却失去伐灭秦国、独霸今黄土高原之先机,遂将东伐诸侯、一统天下之机遇拱手让于秦国。



中山国的位置


继任魏文侯的是其子魏武侯魏击(前395-前370在位),魏武侯即位后,以中原为主要扩张方向,继续向外扩张,前393年(武侯3年),魏国两线作战,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并在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筑城,扼制郑国。名将吴起大败秦军于注城(今河南临汝县西)。前391年(武侯5年),魏武侯号召韩国、赵国结成三晋同盟,三晋联军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三晋攻占楚国的军事重镇大梁,轻取襄陵(今河南雎县),并顺势对残余楚军进行清剿,向楚国腹地挺进。楚国朝堂一片震恐,楚悼王派遣使臣向三晋求和,三晋拒不退兵。楚悼王无奈,一面派人带着财物、珍宝赴秦,贿赂秦惠公,请求秦国出面与三晋谋和。秦惠公收下贿赂,并派兵攻打三晋之中最弱的韩国,攻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六座城池。三晋迫于秦国的背后偷袭,放松了对楚国的紧逼。另一面楚悼王派使臣入齐国,希望齐国能够插手中原战事,协助楚国共谋三晋,减轻自己的正面压力。前390年(武侯6年),魏武侯见到后院失火,便协助韩军直扑秦军主力,与秦军大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不分胜负。吴起设置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西旧陕县),密切注视着秦军的动向。在三晋与楚国争斗进入尾声时,齐国陈和率军攻打驻襄陵的魏军,并乘机占领襄陵城。前389年(武侯7年),秦国进攻秦军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镇——阴晋(今陕西华阴东),秦军在阴晋城外排兵布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魏武侯亲自到前线犒劳将士,魏军上下士气高昂。吴起率领五万魏军,包括战车500乘、骑兵3000反击秦军。魏军作战勇猛,更兼有吴起为将,个个以一当十,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战果,史称“阴晋之战”。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前387年(武侯9年),吴起率军攻打秦军,再次大败秦军仓促间集结的残余部队于武下(今陕西华县东),并向秦国腹地推进。此时,魏武侯听信公叔痤谗言,怀疑吴起,导致吴起投楚。这一年,秦惠公死去,年仅两岁的公子昌继位,是为秦出公,其母亲小主夫人当政,秦国进一步沦落。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所幸魏国未能再进一步扩大战果,使得秦国获得喘息之机。


然而,魏武侯的过分扩张,尤其是三晋联盟的瓦解,为魏国的衰亡埋下了伏笔,魏文侯时尚思巩固与韩国、赵国之关系,如“韩、赵相难,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魏。”到了魏武侯在位期间,三晋联盟开始破裂,一方面。魏武侯目光短浅,支持赵国逃亡公子朔偷袭邯郸却受挫而反,不但未能得利,反而引起赵国极大不满。另一方面,在三晋联合作战中,实力较为强大的魏国通常主导战局,韩赵两国出兵较多却往往得利不多,沦为“工具人”不满日增,赵烈侯在位时期(前408-前400在位),利用公仲连实行变法,国力为之一振。这时候的赵国也正处于国力上升阶段,对魏国便有所不满,羽翼渐丰后,甚至不惜与魏人剑拔弩张。前386年,赵烈侯之子赵敬侯(前386-前375在位)将都城迁往战略要地——邯郸,标志着赵国也要参与中原争霸。前383年(武侯13年),赵敬侯涉足中原,攻打魏国的附属国——卫国。卫慎公不能抵挡,急忙向魏武侯求救,魏武侯出兵大败赵军于兔台(今河南清丰西南)。这是自晋阳之战后魏氏与赵氏的首次火并,标志着三晋联盟的瓦解。前382年(武侯14年),赵敬侯不满魏武侯插手赵国对卫国的扩张,修筑刚平城(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决定对卫国再次出手。魏武侯联合齐侯剡共同抵挡赵军,卫慎公仗着有魏国与齐国撑腰,甚至出兵攻取赵国的刚平,一直打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夺取了赵国河东的大片土地,前381年(武侯15年),赵国出兵攻击侵略到本土的卫军,魏武侯派军队大举攻打赵国,赵敬侯遣使臣向楚国求救,楚悼王派军协助赵军,攻打魏国后方,使魏国首尾难顾。赵敬侯乘机反攻,夺取魏国棘蒲邑(今河北魏县南),不久又占领了黄城(今河南内黄西)。魏武侯鉴于多线作战的困扰,齐、楚等大国的日益崛起,不得不向赵敬侯求和,希望着重温三晋同盟的旧梦。赵敬侯也期望着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强大的魏国瓜分战利品,三晋再次暂时联合。但三晋联盟的裂痕已难以弥补。


魏武侯的扩张,也使得魏国四面树敌,战略地位处于严重不利,在西,魏国屡败秦国,将秦逼迫至几乎王国灭种,双方沦为死敌,在南,魏屡次与楚国进行战争,夺取大梁,严重打击了楚国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在东,魏国又与齐国(此时已是田氏掌权)发生冲突,前378年(武侯17年),田齐不服三晋,出兵攻打燕国。燕简公向赵国求救,赵敬侯率军攻打齐国。魏武侯与韩文侯在赵敬侯的拉拢下,很快被卷入战争。三晋再次联合,大败齐军。齐军惧三晋之威,不断后撤,三晋攻入田齐本土,直至灵丘(今山东高唐南),方才退兵。田氏代齐期间,曾通过魏武侯向周天子施压获得诸侯地位,因此两国关系本来尚可,但魏国贪图短利,卷入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争,使得本来可以成为盟友的齐国最终成为敌人,得不偿失,两国最终交恶,而齐国也成为魏国霸业的直接终结者。乘三晋,齐国互相攻打之际,已灭亡二十多年的中山又重新复国,使得魏国又添又一边患,在战略上属于四面树敌状态,战略态势极为不利。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崩逝,二子魏缓与魏罃争位,赵国与韩国都参与魏国废立之事。后魏罃击败魏缓,成为了魏武侯的继承人,是为魏惠王。



四 由盛转衰


前370年,魏惠王成为魏国的新国君。此时,魏国通过与楚,齐及郑,宋等的战争,在中原腹地获得大片土地,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向以大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转移,在此情况下,魏惠王继续魏武侯向中原地区扩张的政策。惠王元年(前369年),赵成侯和韩懿侯支持魏缓,干涉魏国国君继承,亲率两国军队大举攻魏。联军在黄河以北集结汇合后,一举攻克魏国城邑葵。接着,联军西进攻打魏国国都安邑。公子罃(即魏惠王)坐镇都城,连忙派出魏军在浊泽迎战。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联军势盛,大败魏军,进而包围安邑。公子罃在安邑城内束手无策,只好静观其变。所幸韩赵两国内讧,联军最终撤兵。从此,三晋联盟彻底破裂,再也未能完全恢复。此后,魏国开始了与三晋的自相残杀,公元前362年,魏相公叔痤与韩赵两国军队在浍北作战,俘虏了赵国将领乐祚。次年,魏军为遏制秦国的扩张,与秦军再战于少梁,魏军不克退还,后在庞涓率领下才再次战胜秦军,此后,在庞涓的率领下,魏军屡败赵,楚,夺取大片土地,志得意满的魏惠王于又于前361年(一说前364年)迁都大梁,此后,魏国也称梁国,魏惠王也称梁惠王。前344年,于楚外的六国中最先自称王,同年,召集逢泽之会,率十二诸侯以朝周天子。魏惠王又用列人、肥、榆次、阳邑换取了赵国的泫氏。泫氏是河东与河内之间的交通要道。从安邑向东,通过泫氏,越过太行山的孔道可以到达魏国的河内地区。魏国得到泫氏后,原来联系薄弱的河西、河东与河内、大梁两大版块的联系加强了。魏惠王得到泫氏后,用鹿从韩国换取了太行山的重要交通孔道轵道。通过轵道,从安邑可以直接进入到魏国的河内地区,比泫氏更方便。魏国在得到这两个交通要道,魏国的河西、河东与河内、大梁两大版块就成了一个整体。



大梁及周边地区


然而,迁都大梁一举,被许多史家和军事学家视为魏国衰落的转折点。大梁四周地形平坦,无险可守,大 梁之“地 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 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潜痰,不下十万。魏之地势,故战场也 ”而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 …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正如顾祖禹所论:“河南古所谓四战之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周之东也,以河南而衰;汉之东也,以河南而弱⋯⋯然则河南固不可守乎?曰:守关中,守河北,乃所以守河南也!”为了保护虽富庶但无险可守的大梁,魏国不得不将有限的兵力置于中原,事实上等于放弃河东故地,其影响极其恶劣。在魏国迁都大梁的前后,与齐的战争使得魏国的主力遭受重要打击。354年,魏国包围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孙膑利用大梁四面平坦,易攻易取,而“遣轻车西驰梁郊,”,围魏救赵。魏军果然中计折返,齐军以逸待劳,轻而易举地击败魏于桂陵,桂陵之战标志着魏的霸权开始动摇。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庞涓前来抵挡,齐帅田盼在孙膑的建议下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在今河南范县城西,原属山东省)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几乎未全歼魏军。马陵之战,魏军主力基本覆灭,统治陷入动摇,惠王于后元元年(前334年)被迫与齐威王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相会,尊齐威王为王,威王亦承认他为王,演出了一幕“会徐州相王”的喜剧。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失败,魏军主力基本覆灭。西边的秦国则趁火打劫,开始攻取河西及河东地区,乘魏国围攻邯郸之机,秦军出兵于前354年攻占少梁(今陕西韩城),两年后攻占魏国旧都安邑,前350年,魏国发起反攻,围攻定阳(今陕西宜川西北),迫使秦孝公与魏惠王相会修好,短暂地缓和了西线局势。但马陵之战后,秦国再次开始了对魏国的进攻,魏徙都大梁不到六年,秦 便轻松地攻占少梁,并改名夏阳,同年再占安邑,次年即降固阳,马陵之战的同一年,魏国因不满秦的挑衅,出师反秦又告失败,次年魏派公子卯复仇,但再 中卫鞅鸿门宴之计,公子卯被俘,这是魏国的第三次惨败。两年后 ,前338年,秦轻易地攻 下魏之岸门(今山西河津县南),并俘虏大将魏错。自此天堑西河统归秦王,对此,梁惠王痛心疾首,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五 战国中后期的魏国


公元前 358年魏派 “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 ” 这可能就是在大梁以西沿洛水建筑的长城, 这条长城的修筑, 明显是用来防备秦国进攻中原的, 说明魏国已经采取守势, 以防御为主,此后,魏国战略以防御为主。公元前328年张仪被秦惠王任为相, 首创连横战略, 为秦国后来兼并各国立下大功。张仪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思想及其实践, 主要表现在他根据秦国的地理特点和各国的实力, 为秦国制定了破纵连横的战略, 就是在其他各国已有联合抗秦之势时, 采取破坏其联合, 伺机各个击破的方针 。前 328年, 秦使公子华与张仪围攻魏的蒲阳 (今山西隰县 ), 攻取后张仪却请秦王归还给魏, 又请秦王使公子爵作为“质子”送到魏国, 这是张仪推行他的连横策略, 张仪前往魏国劝说魏惠王 “不可以无礼”, 魏因而把上郡十五县连同少梁在内献给秦国, 秦惠文君因以张仪为“相邦”, 把少梁改称为夏阳。就在这年秦打败赵将赵疵, 取得蔺 (今山西离石西 )和离石 (今山西离石 ) 。次年秦又把焦 、曲沃及皮氏归还魏国, 这是张仪进一步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因此, 张仪连横政策的使用先后打败楚 、齐国, 并使韩赵魏三国逐渐衰微, 使秦国逐渐强大。魏国此时,已在自身衰落和秦国的强大压力下,沦落到“事秦”的地步,前319年,不满的魏国以公孙衍为相,驱逐张仪,合纵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盟主,即第一次合纵攻秦,在攻打函谷关时被秦击败,次年,秦严君疾又大败三晋联军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斩首八万,使得魏国进一步衰落。前318年,魏惠王去世,子魏襄王即位(前318-前296在位),张仪继续游说魏襄王“事秦”,张仪也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角度对魏襄王陈说过地缘政治的利害关系, 虽然目的是劝其投靠秦国。“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过千里, 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 诸侯四通, 条达辐凑, 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从郑至梁, 不过百里;从陈至梁, 二百余里 ;……南与楚境, 西与韩境, 北与赵境, 东与齐境 。魏之地势, 故战场也。魏南与楚而不与齐, 则齐攻其东 ;东与齐而不与赵, 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 则韩攻其西 ;不亲于楚, 则楚攻其南 。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大王不事秦, 秦下兵, 攻河外, 拔卷 、衍、燕、酸枣, 劫卫取晋阳, 则赵不南。赵不南, 而魏不北, 魏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 则大王之国欲求无危不可得也! 秦挟韩而攻魏, 韩怯于秦, 不敢不听 。秦韩为一国,魏之亡可立而须也。……为大王计, 莫如事秦, 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 无楚韩之患, 则大王高忱可卧, 国必无忧矣 。'”公元前 314年秦将严君疾再度攻取了魏的焦和曲沃 (今河南三门峡西南 ), 迫使魏不得不向秦屈服, 把太子仓入质于秦。次年魏襄王就入秦和秦惠文王在临晋相会, 秦惠文君举行称 “王 ”的仪式, 按照齐 、魏 “会徐州相王”的先例, 邀请魏、韩之君入秦朝见, 推尊秦君为王, 同时秦王也承认魏 、韩二君的王号, 具有巩固秦与魏 、韩连横作用 。魏王按照秦王的意见, 立了亲秦的公子政为太子。于是张仪所主持的秦和韩、魏连横的形势再度出现, 张仪 “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 ”的策略就再度推行 。因此可见, 当时秦 、韩 、魏三国和齐 、楚二国对峙的形势很是紧张 。这是秦相张仪推行连横策略的重大成功, 秦从此取得汉中, 使关中和巴 、蜀连成一块, 排除了楚对秦本土的威胁;从此秦又伸展到中原, 占有函谷关和武关以东重要据点, 既便于防守, 又便于进取中原, 因而强盛起来。而魏国虽然一时得以安宁, 但又四面树敌 。陷入困境。


合纵连横


前286年的魏国


进入前3世纪,在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下,秦国吞并巴蜀,收拢义渠,多次攻打,削弱楚国,前284年借助五国伐齐打垮齐国,开始显现出东出统一天下之势,在五国伐齐中,魏由于地理形势的方便, 乘齐新得宋地而未能巩固占有的时机, 攻取得了大片宋地。魏所夺得的宋地, 面积很大, 从此设置了大宋 、方与两个郡。大宋郡以宋的旧都睢阳 (今河南商丘南 )为中心, 方与郡以方与 (今山东鱼台东南 )为中心 。因此魏在中原的领土大为扩大, 国力从而增强 。这次合纵攻齐虽然魏国占尽了便宜, 但是战争的过程基本由秦和燕遥控指挥,魏国事实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在齐国削弱后,秦不再合纵韩,魏,而以魏,韩为主要进攻目标,“断天下之脊”,例如,公元前 294年秦分兵两路攻韩, 向寿攻取了武始, 白起进攻新城 (今河南伊川西南 ) 。秦将白起大败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扫平东进的道路。魏国至此一蹶不振,无力抗秦,尽管魏国此后参加数次合纵伐秦的大战,但合纵攻秦大多以失败告终,魏又因畏惧秦的报复而与秦连横,如此反复,政策摇摆不定,致使屡战屡败,丧师辱国。魏国没有在战争的空隙, 建立盟友, 而是趁胜利的余威, 向秦的陶郡 (即定陶 )和卫国进攻。在公元前 254年, 魏国不仅攻得了秦孤立在东方的陶郡, 而且把卫国也灭亡了 。魏在灭卫之后继续东进,攻取了齐的平陆 (今山东汶上北 )结怨于齐 。尽管后来又进行了两次合纵攻秦, 但都不了了之。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国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邯郸之围,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攻秦至函谷关,秦国大败。暂时遏制了秦国的东进之势,信陵君通过窃符救赵,合纵攻秦获得了巨大的威望,魏王担心他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所以将其罢免。信陵君知道自己不能再获得魏王的信任,便交出兵权,回到自己的府邸,整日喝酒于夫人为乐。不久,在沉闷苦恼之中,信陵君因酒色过度死去。秦国知道信陵君死后,便加大对魏国的攻伐力度,魏国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苟延残喘中度日灭亡。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45年,麃公将卒攻打魏长城以内的卷,斩首三万,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魏国畼、有诡,次年拔,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信陵君死,魏景湣王继位,公元前242年,蒙骜乘机攻魏,取酸枣、长平、燕、虚等二十城,置东郡,公元前241年,拔濮阳,卫徙野王,公元前240年,攻汲,公元前238年,拔魏垣、蒲阳,衍,公元前231年,魏国献地予秦,置丽邑,至此,秦国对大梁已成包围之势,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只留下后人的嗟叹。


伊阙之战



窃符救赵


秦灭六国



参考文献:

《战国策》

《史记》

《左传》

《商君书》

《吕氏春秋》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战国七雄对外战略比较研究》任中义

《战国政治地理格局研究》赵鹏璞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宋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晋国   魏国   秦国   河内   楚国   河东   河西   要地   大梁   河南   公元前   战国   军事战略   山河表里   魏国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