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变笨”了吗?警惕“屏幕一代”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美国一项针对人类智商的研究发现:“数字原住民”(出生并成长于网络流行时代的一代),是第一个智商比父母一代更低的世代,人类智商已经出现“隔代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大概率会“变笨”。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趋势?

当代国际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米歇尔·德米尔热在他的著作《制造白痴》中严肃地揭示了电子产品对孩子成长的真实影响,他说:“这些电子设备看似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然而最终获胜的却总是让人愚笨的用途。”

作为家长,我们也大都会下意识地让孩子少玩手机平板,但是实际上要做到让孩子不沉迷其中却非常难。说来惭愧,我自己都忍不住不玩手机不刷短视频,又该从哪里开始帮孩子做出改变呢?

01 电子产品是怎样让孩子“变笨”的?

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习惯了在屏幕上点点戳戳,然后看着画面上蹦出各种新奇光鲜的东西。当他们还没形成对真实事物的感受,还没接触足够多的真实世界时,就已经习惯通过电子屏幕进行收看、检索、游戏来了解一切。

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TA大概率会首先想到打开浏览器“百度一下”,而怠于观察、思考,缺乏真实的互动和交流,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完全改变了大脑的思维方式。

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孩子大脑中负责控制动作和协调能力的部分在这一时期会得到充分开发。

长期使用电子屏幕会容易引起孩子大脑中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的萎缩,而这两个区域与孩子的学习和记忆有关。如果在6岁以前孩子大量地使用电子产品,极大程度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这些电子产品不仅无法“培养天才”,反而容易让孩子大脑功能变迟钝和受损,从而导致智商下降。

02 电子产品本身有“多大的锅”?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只要把电子产品收起来,把短视频禁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即使能做到这样,也可能会有新的“诱惑”出现。就像十几年前的父母要求孩子少看电视,但他们可能没想到后来还有五花八门的手游和短视频呀。

那是该怪孩子不自律、没有定力吗?

仔细回想一下,孩子第一次接触电子产品是什么时候?是不是爸爸妈妈拿着手机站在摇篮边?TA第一次在手机上看动画片、玩游戏是什么时候?是不是父母说“好吧,让你看一下,别吵”?……

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下,几乎所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都没有抵抗力。屏幕不会消失,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学会如何独立驾驭这复杂而多变的世界。

有专家提出屏幕使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容易上瘾,对大脑有高度刺激的「电子奶嘴」;

另一种则是在屏幕上阅读、通过网课学编程等学习类行为,以及可以社交互动获取信息的平台功能,这算是“富含营养”的「电子西兰花」。

正如米歇尔所说的“电子设备最终获胜的却总是让人愚笨的用途”,而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让它促进孩子能力发展的作用“获胜”。电子产品本身,永远不是罪魁祸首。千万别忘了,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的掌控权,在我们和孩子手上。

03 家长如何解决孩子的“屏幕依赖”?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爸爸妈妈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一定不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如果你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一直盯着手机,孩子会想:爸爸妈妈不愿意跟我玩而愿意玩手机,这个手机一定特别好玩。

我先生有段时间特别忙,回家还不停地用手机处理工作。孩子对此表达了不满,我就问她:“你希望爸爸回来处理工作,还是希望爸爸做完工作再回来?”她想了想说:“我还是希望爸爸在家。”即便如此,我也要求先生在书房里处理工作,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这么做的理由是,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感知:手机只是我们的一个工具,是辅助我们生活工作的一个东西。是我们在使用手机,而不是手机锁住了我们。

第二,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之前,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以及对其他游戏的兴趣。

这样能够让孩子在非电子产品的娱乐中找到乐趣,从而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同时也能找到代替方式来让孩子提高认知、拓展视野。

现在我经常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重视亲子绘本阅读,或是周末带孩子去户外活动,他们都开始意识到了有效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并且付诸行动,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第三,跟孩子约定好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教育部发布的《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里建议0~3岁的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小学生应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

这基本也可以作为父母跟孩子约定看电子产品时间的一个参考。

并且,父母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内容给孩子观看,让屏幕时间也能对孩子产生正向的影响。

第四,使用定时器,并且在时间快到了时提前5分钟提醒。

通过这个小工具去跟孩子建立起规矩并遵守,要比絮絮叨叨地讲大道理有用得多。

第五,对孩子电子产品成瘾的问题,一定是介入地越早,效果越好。

当我们做好以上几点,孩子也就慢慢长大了。手机包括其他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再怎么隔绝也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孩子面对的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未来世界,他们的生活注定与电子产品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慢慢地也要给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时间,给孩子自主权让他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当然,这其间也会有反复,孩子仍然会有沉迷的问题,但是因为有其他的选择,有阅读,有游戏,有父母的陪伴,电子产品成瘾的问题基本不会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大脑   屏幕   孩子   愚笨   损伤   智商   电子产品   爸爸   父母   真实   时间   工作   手机   世界   电子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