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云贵专家齐聚昆明,数字人体与医学影像同频共振

5月12日,"数蕴乾坤,智领未来"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春城昆明隆重召开。云贵、广东及宁夏等三十多位权威影像学专家及数坤科学家汇聚一堂,数字人体与影像学同频共振,携手进入智能影像新阶段。

会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吴昆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谢传淼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雷军强教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杨俊涛教授就肝脏磁共振及脑血管AI做了精彩分享;数坤科技 CTO 郑超先生就数字人体赋能下的新科研向与会教授专家进行了介绍。

本次大会辐射红河州、文山州、滇东北区域、昭通市、蒙自市、普洱市、安宁市、澜沧县等云南各自治州及地市,在西南区域形成了巨大影响,获得广泛关注认可。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吴昆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是云南第一个应用肝脏磁共振人工智能的医院,AI 在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方面,具有巨大价值;且 AI 的应用为临床和科研带来新的启发。希望未来持续与包括数坤科技在内的 AI 研发者不断合作,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新阶段。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吴昆华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谢传淼教授表示,包括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医学界也掀起了参与及讨论的滚滚浪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在关注包含脑转移瘤、骨转移、肺结节、肺转移瘤等的AI研究及应用。随着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的扩容,需要AI协助应对不断增长的医学检查,期待未来 AI 为医生带来更多帮助。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谢传淼教授

肝脏磁共振 AI 临床价值获认可

数字人体与医学影像同频共振

我国是“肝病大国”,2020年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在内,我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研究数据表明,在我国,约63%的肝癌由乙肝及丙肝引起,是最主要的肝癌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甚至曾表示,从2015年开始到2030年这15年的时间中,中国将会有1000万肝炎患者,最终死于肝癌的病发。【材料来源见文末】

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影像检查至关重要;《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指出,磁共振检查是肝脏肿瘤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术后复发等方面的首选检查方法。

然而,肝脏磁共振检查对于医生要求高,医生培训学习艰苦且周期长,限制了肝脏MR技术普及和诊断提升。

在读片及病灶分析环节,肝脏磁共振影片序列多,信息量大;不同设备同一序列描述不同、上千幅图像对比查阅、个性化布局阅片耗时;肝背景评估缺乏一致性、病变检出难度大,配准难度更大;同病异征、同征异病、多种征象联合,逻辑复杂。

此前,数坤全球首发了肝脏磁共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覆盖肝脏检查全流程。数字肝可智能识别布局16+序列;根据LI-RADS指南完成病变智能诊断与鉴别;重建3D可视化肝脏并进行量化评估,指导手术规划;一键输出智能报告。

目前数坤肝脏磁共振 AI 已经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及科研中得到应用。此前,数坤科技也已经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了多项科研。其中,《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肝脏DCE-MRI图像自动减影》于2022 全球顶级磁共振大会ISMRM口头汇报。研究显示,与人工标注的结果相比,研究中的AI模型实现了0.8624的平均DICE系数。与非配准相比,配准后解剖标志的平均欧几里得位移显著降低。自动肝减影的平均处理时间为 0.88 ± 0.14 秒。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谢传淼教授表示,磁共振人工智能自动检出、自动诊断、结构化报告均获得临床上认可。AI 帮助医生解决了很多问题,帮助提高了诊断质量,提升了医院的诊疗能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雷军强教授分享了《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评价新模式》。他介绍了国家卫健委2022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更新内容,指出肝脏多模态MRI是肝细胞癌(HCC)临床检出、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的优选影像技术,增强MRI在HCC的筛查、诊断、随访中更显优势。熟悉与掌握指南与规范中影像诊断的部分,可规范诊断、切实满足临床要求、真正让患者受益。肝脏 MR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可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结构化报告满足临床需求。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雷军强教授分享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吴昆华教授介绍,在MR影像下对肝脏组织进行高效、精准地勾画提取,准确识别及分辨正常组织与病变,为肝脏疾病智能诊断、手术规划及术中指导提供可靠信息,协助外科医生进行精准手术计划及预后判断是影像科医生长期以来的重任和主要目标。他通过充实的病例分享了磁共振 AI 的实际应用。磁共振 AI 可自动识别铁过载、脂肪肝等肝背景;自动识别肝囊肿、血管瘤及其他非实性病灶;自动分割肝叶/段、体积测量,识别主要血管;自动测量病灶体积及占比,对于手术规划具有重大价值。AI 可以做到准确、高效、更前瞻,对于肝脏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很大帮助。

未来,随着肝脏磁共振人工智能在脂肪肝、铁沉积分级和分布评价,排除呼吸运动干扰对病灶定位及体积测量干扰,病灶与临近胆管和血管关系等方面更加准确和全面,其将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人体技术平台不断升级

全面赋能智能影像新阶段

会上,杨俊涛教授分享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脑血管AI实践应用情况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中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在卒中自动化影像学分析、临床辅助决策和预后预测等方面予以应用(Ⅱ级推荐,C级证据)。

数坤数字脑一站式卒中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头颈CTA、CTP、脑出血、动脉瘤、ASPECTS、侧枝循环,重塑了工作流程,优化图像质控,实现诊断同质化。

目前,数坤数字脑产品家族头颈 CTA AI 已斩获 NMPA 三类证、CE、FDA 全球三大市场的认证;CT 脑灌注已获得 FDA 认证;颅内出血CT图像辅助分诊软件正式获批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坤科技也是业内唯一一家在脑血管AI领域同时获得NMPA三类证、美国FDA认证、欧盟MDR CE认证的医疗AI高科技企业。此外,数坤科技数字脑系列产品已完成了多项循证研究,成果登录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IF17.694)、《Radiology》(IF29.146)等在内的全球多个顶级期刊

在杨俊涛教授分享的案例中,采用头颈 CTA AI 处理的血管结构完整、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血管图像污染少。一站式卒中解决方案,3分钟完成 CTA+CTP 智能评估,提供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量化结果,准确识别大血管闭塞,自动定位及狭窄诊断。AI还可以一键输出结构化报告,智能快捷。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杨俊涛教授

杨俊涛教授总结,AI 后处理精准,图像质量高,效率高;极大减轻技师和医生工作负担,优化人员结构,节约人力资源;AI 使影像工作从依据经验诊断向依据数据支持的诊断转变,诊断更精准、更科学;他还期待随着 AI 泛化性精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准入收费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广泛和深度地应用于医生工作,惠及患者。

数坤科技 CTO 郑超分享了数字人体赋能下的新科研发展。他介绍,数字人体作为数坤全系产品及科研的"智能大脑",拥有百亿级神经元,可处理跨模态、复合任务。在科研领域,AI将影像“数字化”。数坤科研平台能够产生大量丰富、有效的结构化数据;高效管理影像数据;一键输出结构化的影像学特征;整合医学、统计学及机器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流程。数坤科研平台集成了R、Python等多种数据分析语言,满足多场景的建模需求,并自动输出论文可用的精美图表。

数坤科技 CTO 郑超

目前,依托数坤科研平台,在心脏、脑部、肝脏、肺部等部位,完成了大量组学及AI论文,累计发表百余篇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达260分

随着专家及医生对 AI 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数坤数字人体已经在云贵等西南省份快速落地。据了解,数坤数字人体也将不断升级。在接下来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2023CMEF),数坤也将重磅推出数字人体2.0,持续引领AI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云南省   数字   磁共振   肿瘤医院   昆明   肝癌   人工智能   肝脏   医学影像   影像   科研   教授   人体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