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手握大量现金的人或将“难入眠”,真是这样吗?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通胀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大量资金涌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现金资产价格也较平稳。这似乎说明,短期内手持现金的风险并不高。

然而,也有分析师警示,未来两年现金资产存在一定贬值风险,建议加大资产配置的多样性。这一说法似乎在暗示,手握大量现金的人未来有可能“难入眠”。

究其原因,一是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增速有可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这会对现金资产价值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随着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变化,个人投资渠道增多,银行存款等传统现金资产可能面临资金流失,产生资产贬值风险;

三是现行利率水平较低,现金资产的实际收益,难以抵消购买力下滑带来的资产损失,这也加大了贬值的可能性。

然而,这些风险因素是否会真实显现,及其对手持现金资产的人产生如大影响,还需要我们审慎判断。

经济增速有可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传统增长动力难以持续,新动能培育还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些都将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以消费需求为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2018年的9%下滑至2019年的8%,增速出现下行。

特别是汽车,2019销量下滑4%。这表明消费市场需求和动力减弱,传统消费增长难以持续。

2020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更是下滑近50%,受到新冠疫情的较大影响。

但即便在疫情之前,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下滑也显现出消费需求减弱的信号。部分厂商通报2019业绩预示,汽车行业面临较大挑战,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

时间到了今年,2023年一季度燃油车价格一度跳水,东风雪铁龙直降9万的消息,更是引爆舆论。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长乏力,2019年可支配收入增速只有6.5%,消费的潜在空间收缩,虽然这一数据显示,在2022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但多数人依然感觉到没钱,钱不知增长到了何处?

以投资为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从2018年的6%,跌至2019年的5.4%,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减速,这也削弱了经济发展动能。

虽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较快,但总体投资增速仍下滑,这影响整体经济。

当然2023年经济复苏,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预期5.3%,前值5.5%。

再来看出口,2019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3.2%,较2018年9.9%的增速大幅回落。特别是对美国出口增速从2018年底的15%直线下降,转为负增长。

这显示外需不确定性加大,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显现。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全球需求低迷和贸易活动减弱。

今年复苏有所回升,2023年5月9日,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3.43万亿元,同比增长8.9%。经济回暖势头明显,但需求压力依然明显。

综上,未来两年,消费、投资与出口的发展势头,或将进一步放缓,全球经济增速也面临较大下行风险。

这将给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对现金资产价值产生一定影响,也增加了其贬值的可能性,这也是分析师警示手持现金资产风险的重要考量因素。

个人投资渠道

随着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变化,个人投资渠道增多,银行存款等传统现金资产可能面临资金流失,产生资产贬值风险。

我国经济正处在产业升级与消费结构优化的转型期。这将给人们的理财方式和投资渠道带来深刻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个人可以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投资产品,资金可以更便捷流动于不同运作周期与风险收益的资产之间。

这必然会削弱人们对银行存款等流动性现金资产的依赖性,引发部分资金向其他资产类别流失。

以居民金融资产为例,2019年末,居民金融资产总额超过190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仅占41%,较上年末的43.2%略有下滑。

而证券及理财产品的资产占比升至18.8%,增长6.1个百分点,成为资产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

这显示居民资金正在加速流入证券市场与理财产品,对银行存款的依存有所减弱。

近年来,居民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范围不断扩大,不同风险收益及运作周期的产品层出不穷。

这必然使部分存款资金转为流入这些产品,同时也增加了居民资产配置的流动性与波动性,这不利于现金等低收益流动性资产的稳定。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难以全部转换为银行存款,必然有部分转入理财市场,这也加大了现金资产增值空间的限制。

而在《中国财富报告2022》中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财富总量达687万亿人民币,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实物资产占近七成。

这样的财富占比,在经济下行的状况下会发生流动性危机,穷人没钱花,因为资产大头放在了房产。

而富人有钱不敢花,钱放在银行吃利息,印钞机即便哗哗响,也拉不动,因此导致2022年末及2023年一季度,存款量剧增,而各个专家喊破嗓子都在让大家消费。

所以,现金资产面临的贬值风险不仅在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也在于个人理财方式和投资渠道的改变。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理财资金的流动性将更高,资产配置也更加多样,这必然会对现金资产的价值稳定性产生影响,增加其贬值的可能。

现行利率

我国整体利率水平较低。从2020年4月开始,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分别为2.05%和2.31%。

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也已持续下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左右。这表明现金资产的实际收益空间较小,难以抵消购买力下滑带来的资产损失,这增加了资产贬值的风险。

以2019年数据为例,当年CPI上涨2.9%,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1.5%,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收益为-1.4%。而2023年的数据也不容乐观,4月数据如下:

当居民储蓄资金的购买力下滑时,如果现金资产的收益难以弥补这一损失,其资产价值就存在被贬值的可能。

现行利率水平较低,这使现金资产难以通过收益的增长,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下滑和资产价值变化,其安全性和防御风险的作用也受到影响。

如果未来两年内利率水平难有实质性上调,但通货膨胀率有所回升,那么现金资产的实际收益空间将进一步受限。

这将进一步削弱其作为价值稳定资产的地位,也增加资产贬值的可能性,这也增加了持有现金资产的风险。

现金不再是“王道”,其他投资工具可能更能抵御通货膨胀与维持资产价值,这也会引发部分现金资金流向其他类别的资产。

结语

当然,这些风险因素是否会真实显现,及其对手持现金资产的人产生如大影响,还需要我们审慎判断。

现金资产价格的实际表现还依赖于宏观政策,金融监管环境及各类投资工具的发展变化等多重因素。

单一的悲观预期,容易产生误导。我们需要在判断风险的同时,也看到现金资产在资产配置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其防御风险的功能不可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现金   购买力   流动性   利率   收益   较大   居民   因素   资产   风险   资金   价值   我国   数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