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目标,碧桂园绿色建筑项目已累计上千个

自2022年开始,中国ESG发展按下了“加速键”。ESG,即是“环境保护”(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及社会责任局,指导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正式将ESG纳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双碳”政策的出台成为近几年ESG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催化剂。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争取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而“双碳”政策的核心要义又与ESG中的E(环境保护)相呼应。

在上述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加速转型,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绿色的发展。而碧桂园作为负责任的房地产企业,积极助力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4月20日,碧桂园发布《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现其通过绿色智造、绿色投资等实践践行绿色减碳,推动行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效。

绿色建筑项目累计1039个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阐述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及总结十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的举措与成效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指出,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其中,白皮书指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建筑节能水平持续提高。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2015年的20%提升至2021年的84%。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推动绿色建筑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积极推进科技和模式创新,以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探索建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实现“碳中和”。

数据显示,2022年,碧桂园新增绿色建筑项目42个,总建筑面积达961万平方米,新增39个海绵城市项目,总面积300.67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末,碧桂园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的项目共1039个,累计面积达到约2.3 亿平方米。

以碧桂园海悦天境花园为例,该项目获得佛山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二等奖,并取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证书。其通过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优化、配置高效节能设备等,建筑节能率达到54.27%;建设过程中所有建筑材料均为就地取材和预制加工,可再生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超过6%。

除此之外,碧桂园还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研究与创新,2022年其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相关课题研究,如《上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评审总结》《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介绍及发展现状》等,并发表《基于Revit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建模分析》《LEED住宅标准在国内项目应用分析》《建筑遮挡对超低能耗建筑太阳辐射得热的影响》等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已制定可持续建筑未来发展规划。碧桂园表示,将逐步加大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及建设,在2025年前实现新建住宅建筑节能率达到65%,同时提升太阳能系统建设比例,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科技赋能建筑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5.1%、32.4%,较2012年分别提高5.7和4.2个百分点。

其实,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还体现在建筑业上。建筑业是支撑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绿色科技让传统建筑行业更高效、可持续,实现效率、质量、安全、环保、成本等多要素共同兼顾。

像碧桂园的“智能建造”就高度契合建筑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需求,帮助解决建筑行业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问题。

自2018年7月碧桂园旗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成立以来,其聚焦建筑机器人、BIM 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推动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高效、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2 月,已有 28 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 31 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 600 个项目;累计交付超 16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方米。

碧桂园作为智能建造的践行者,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质量。目前在研建筑机器人,适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包括混凝土施工及修整、砌砖抹灰、室内装修装饰、外墙高空喷涂、地库装修等。

博智林研发的建筑机器人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幅度减少了施工的返工率,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有效降低了建筑工业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绿色环保技术手段,从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管控废弃物、控制扬尘、节约材料及使用环保物料等方面,最大化地降低施工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未来,将持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把扬尘等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创投助力碳中和

除了自身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建筑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外,碧桂园还以“产业赋能、价值共创”为战略牵引,持续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新能源和其他绿色产业领域的投资布局和产业孵化。

发展绿色产业离不开资金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碳中和相关的新兴技术和产业需要创投资金去培育和发展。2019年,碧桂园成立股权投资事业部——碧桂园创投,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2022年,碧桂园创投投资多家“碳中和”赛道的企业,如蓝晶微生物、太蓝新能源、众纳能源等,持续扩大碳中和版图,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此外,碧桂园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军新能源领域。2022年,碧桂园创投和保利资本联手孵化广州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碧新能源”)。据悉,保碧新能源的愿景是坚持以分布式电站投资为核心主业、以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长期发展方向,向工商业业主提供全面优质的绿能节碳服务,助力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据碧桂园透露,未来,保碧新能源将持续拓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及与之配套的能源管理及碳管理业务,力争用5 年时间实现8-10GW 的装机量,目标成为未来中国最大的园区社区能源管理和服务商。

编辑:史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助力   目标   建筑   项目   可持续   白皮书   新能源   建筑业   中国   可持续发展   机器人   智能   产业   国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