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虾季”,有人畅吃三公斤,有人却吃出“病危通知”,到底咋回事?

如果说夏天最令人期待的是什么?

当然莫过于是啤酒、烧烤、小龙虾!

小龙虾虽美味

但是可不能多吃

随着又到了“吃虾季”,各大电商平台上又是红彤彤一片。4月以来,上海地区以“小龙虾”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较年初增长近14倍,小龙虾到店堂食、线上买单的订单量增长逾40倍。

光单个快送平台,小龙虾商品种类就超过20种。

但是随着小龙虾消费高峰的到来,不少消费者心里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每年总有报道说吃了小龙虾后,引发横纹肌溶解征,有人还收到病危通知?到底是真的吗?

小龙虾会引发横纹肌溶解征?

横纹肌溶解征是一种因肌肉组织严重受损导致的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肌肉痛、乏力、尿色变深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南京曾在短期出现30多名患者,并且绝大多数都食用了小龙虾。而吴敏霞在2020年通过社交平台表示,自己的丈夫也曾患横纹肌溶解征,甚至一度收到了病危通知书。

但是每年被消耗的小龙虾千千万,大部分消费者并无大碍。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征到底什么关系?

事实上,专家介绍横纹肌溶解征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物理性原因包括挤压与创伤、运动及肌肉过度活动、电击、高热等;非物理性原因包括药物、毒物、感染、电解质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食用水产品引发严重横纹肌溶解征的发生率并不高。

而且根据过往医学文献研究,两者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全球各地都出现过因为食用水产品而出现横纹肌溶解征,一般在食用 24 小时内发病。

大部分专家观点都认为,应当是小龙虾在养殖、加工等过程中受到了污染,或者在加工环节中使用了不合适的化学成分,比如无法确定成分的“洗虾粉”、非法添加的调味料等,导致食用者接触了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影响健康。

因此,专家建议,不要食用来源不明或未经正常清洗和烹饪的小龙虾,以及同样类型的水产品。

但是这样的解释

不能完全解决消费者的疑惑

不少消费者表示

怎么能确保小龙虾不受污染?

小龙虾不是生活在臭水沟里的吗?

事实上,这已经是持续数年的谣言!

虽然小龙虾拥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即便在被污染的水环境中,也能生存甚至繁衍后代。但是如今市场上我们食用的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的成果。

而人工养殖基地其水质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上市的小龙虾则要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虾标准要求。

而且在销售端,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超市、菜市场,这些小龙虾的进货源头都有确切来源。部分市场要求有进货台账,不能采购不明来源的小龙虾。

而且小龙虾好不好,消费者一尝便知!

据专业人士表示,在水质不佳、投喂不科学的环境里生长的小龙虾通常长不大,行业里称为‘丁壳虾’。绝大多数个头大、肉质饱满的小龙虾都是科学养殖的结果。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品质好的小龙虾应该是虾腮虾肚雪白、虾肉饱满紧致,在没有调味的时候,还可以吃出小龙虾自带的微甜。

不过小龙虾可以畅快吃吗?

小龙虾不是引发横纹肌溶解征的“罪魁祸首”,但是在食用时虾头、虾线、虾黄都不建议食用。

小龙虾头容易富集重金属,也是微生物寄生虫的藏身住所。虾线是小龙虾的消化道,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没有来得及排出去的排泄物都聚集在虾线中。而虾黄不是小龙虾籽,而是肝胰腺,容易富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所以最好不要吃。

小龙虾虽美味,但不建议过量食用。小龙虾蛋白质含量很高,若每日食用量过大,会给肾脏带来一定损害。而且小龙虾嘌呤含量很高,部分人群慎食小龙虾,包括过敏体质人群、消化道有病症人群、痛风人群等。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上海辟谣平台、上观新闻等

编辑:王哲嫣(实习)

责任编辑:陈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调味料   横纹肌   消化道   重金属   水产品   水质   上海   饱满   有害物质   肌肉   人群   消费者   来源   原因   通知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