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上海乘势而上 迸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谭瑱 陈雯 周洪)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将深入一线察真情、听民意、寻实策。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突出亮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地高质量发展新进展、新成就、新形象。14日推出:《上海乘势而上,迸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更高质量发展

5米见方的工位里密密麻麻地放置了十多台机械臂。抓取、定位、焊接,机械臂协同作业划出的轨迹眼花缭乱,而它们彼此并不会干扰对方。在这家外资新能源车企上海超级工厂的焊装车间里,造车从机械臂高举的一块底板开始。

工作人员章敏:大家都知道造房子,首先第一步是打地基,我们造车也是从底板开始……

这家超级工厂2018年7月正式签约落地,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让全世界见证了“上海速度”。

“上海速度”来自上海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持续努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陈可乐介绍,上海持续加强政策供给,营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陈可乐:全力争取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加快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审批,为新车尽快上市销售创造有利条件。采用容缺后补、甩项后置、并联审批等方式,压减项目审批周期,支持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高水平开放激发澎湃动能

在黄浦江边,一片3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着4.5万多家企业、50多万从业人员。这里拥有12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已建成的285幢商务楼宇中,税收亿元楼有110多幢。这里就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说,每一幢楼都是一条垂直的金融街。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来到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城,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从外企、民企代表的讲述中感受陆家嘴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磁力。

金方千是一家跨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2021年,他所在的公司获得了上海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得到了上海市与浦东新区两级政府对经营发展与人才培养招引的大力扶持,也为其在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金方千:浦东新区作为我们的地区总部,目前我们有大概700多位员工遍布在全国六七十个城市。我们在中国这短短6年时间里,受到了上海和浦东新区两级政府的很多支持、指导和帮助,我们企业对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信心。

肖健介绍,当前,陆家嘴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聚要素,强功能。

肖健:最近我们也在策划系列走出去的活动,去新加坡、英国、芬兰、希腊等国家拜访。在招商对象上我们也是全方位出击,包括重要的金融机构、商贸企业、专业服务业、总部经济、央企国企。尽可能为陆家嘴集聚更多的产业要素和功能要素。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高水平开放也助力了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3300亿美元,在沪外资企业数量7万家,贡献了全市约1/4的GDP、约1/3的税收、1/2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质量持续提高。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人员展示“人造血”(记者谭瑱 摄)

一个小小玻璃瓶里装了15毫升深红色的液体引得众人围观,在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角,郭敏和他的同事正在给大家展示他们公司生产的无细胞合成人血红蛋白,也被称为“人造血”。郭敏告诉记者,通过细胞蛋白质合成技术,可以完成传统细胞合成技术无法制造的新型生物医药健康产品的开发。

郭敏:无细胞合成能合成的东西很多,而且很多是过去40年里传统的细胞培养造不了的生物药。用人工无细胞的方法直接合成蛋白质,是一个生物医药或者生物技术产业百年来的一个梦想。实验室技术70年前就出现了,但一直无法实现产业化、量产化。

现在,在上海市和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下,郭敏的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体外合成蛋白质工厂——160吨级D2P蛋白质工厂生产基地。目前,设备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即将投产。

郭敏:我们花了8年时间,逐步解决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从实验室的理论层面,到小试、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再到如今建成全球最大体外合成蛋白质工厂160吨级D2P蛋白质工厂生产基地。

郭敏说,之所以选择落户上海闵行,是看中了上海和闵行完备的高端制造产业链,浓厚的产业氛围,优渥的产业发展条件以及专业的园区服务配套体系,能够为企业落户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郭敏:我们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8%,而且很多都是定做的。为什么欧美做不出来我们也能做出来,我觉得这要感谢我们中国在过去40年里在整个的工业制造产业上的积累,很多我们现在做的机械设备,还有一些高端的加工设备,在上海有相关的企业可以给我们做配合。

近年来,C919大飞机成功交付首架机,世界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正式投运……上海产重大装备竞相涌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在这背后是上海坚持以制造业为实体经济主战场的定位,不断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我们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达到1.4万亿元。我们将持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推动新兴产业积厚成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高质量发展既要在各种维度上体现速度和高度,同时也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温度。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如何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与年轻人一样享受到数字生活的便利?上海把传统电话亭创新改造成了“老友亭”。

在街头巷尾的“老友亭”(记者谭瑱 摄)

在升级后的电话亭里,不仅装着电话机,还配置了一面数字大屏,能提供诸多便民服务。78岁的翁大爷正在使用“老友亭”一键查询养老政策。实际上,翁大爷是老年大学的一名老师,他这次来更像是一次“备课”。

翁大爷:我全部试了一下,感觉到有些特别好的就拍照,目的就是继续扩大到我的老人朋友圈里,特别适合手机玩得不溜的老人。

上海电信数字生活部副总经理王懿告诉记者,目前,“老友亭”已覆盖上海15个行政区80多个街镇200多个点位。走进街头巷尾的电话亭,点点屏幕,市民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数字化便民服务。一些适老化“小改造”也给老人带去“大幸福”。

王懿:在老友亭里,我们现在主要部署了7大应用和功能,其中一键功能是为了老年客户和数字弱势群体便捷使用数字化应用的,这里面有“一键通”可以提供助老的信息咨询服务,有“一键叫车”可以提供出租车的打车服务。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统筹做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用心用情推进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

顾军: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推动黄浦江45公里、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开放和品质提升。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完成283.7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最低工资、养老金、低保、医保、失业保险金等民生保障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上海   闵行   浦东新区   动能   电话亭   上海市   老友   蛋白质   中国   民生   要素   细胞   工厂   功能   数字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