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湖北|湖北一季度绿色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6.5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实习生王嘉祺 武汉报道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湖北省交出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其中,绿色贷款余额1.12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47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6.54%,较上年同期提升19.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撬动银行信贷投向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项目。2022年以来,人行武汉分行加大力度支持更多政策工具资金落地湖北;2023年初,又推动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等3家地方法人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推动湖北银行成功发放湖北省首笔地方法人银行碳减排贷款3200万元。

截至3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6批共计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187.3亿元,带动碳减排357.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14批共计落地资金74.2亿元,有效满足12家重点煤电企业资金需求。

另外,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建筑行业是落实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工作要求的重要领域。2023年1月,《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绿色金融地方标准,也是湖北省首个绿色金融行业标准。截至3月末,湖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贷款余额1240.7亿元、同比增长92.5%,比上年末提升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湖北省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2021年以来,湖北先后推出了中碳登备案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新能源汽车积分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项全国首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形成了一批可借鉴推广的创新经验。

此外,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持续推动绿色债券业务,拓宽企业绿色发展的融资渠道。例如,支持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电池资产支持票据,融资金额4亿元;支持汉口银行发行省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2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湖北省绿色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湖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14项任务,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发展方面细化工作措施,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结构性政策工具、产品创新等方面搭建金融政策框架。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各级政府和产业、金融部门的协调联动作用。人行武汉分行联合湖北省发改委、能源局等4部门开展煤电保供金融支持专项行动,累计发放贷款311.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2.45%;与湖北省水利厅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需求清单,涉及项目501个、贷款需求390亿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湖北   余额   汉口   人民银行   贷款   湖北省   结构性   武汉   债券   分行   需求   资金   银行   工具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