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戏剧票友协会黄梅戏专场到铁佛

【江苏消息】在全县上下喜迎第二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的时刻,5月12日晚上,盱眙县戏剧票友协会、将一台黄梅戏专场演出送到鲍集镇铁佛社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当地“幸福淮安 文化四季歌”惠民活动的一部分。

视频加载中...

在当地文化活动广场,来自铁佛社区、召四村、召五村、召六村的近两千名群众,前来观看演出。来自戏剧票友协会的孙桂萍、常凤山、张玉芳、赵金萍、吴黑女、李治淮、鞠传玲、袁干荣、张仁茹、李倩、傅毓祥、骆仁玲、许梅、曹莉、颜廷柳等演员们为群众带来十六个精彩的黄梅戏选段。《天仙配》、《女驸马》、《昭君出塞》、《梁山泊与祝英台》、《泪洒相思地》等一首首传统的优秀剧目,让广大群众近距离体验到传统戏剧文化的魅力。演员们大多60岁以上,他们以动听的唱腔、优美的台风、扎实的功底,让广大观众一饱耳福,演出现场掌声不断。送戏下乡活动用“文化的桥梁”与群众架起“友谊的桥梁,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新魅力。广大群众纷纷表示,送戏下乡活动非常好,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欣赏戏曲的韵味,感受热闹的氛围。

视频加载中...

活动策划者,75岁高龄的盱眙县黄梅戏协会创始人常凤山,参与表演了三个节目,他走上舞台,风采依旧,节目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常凤山表示,活动得到鲍集镇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大力支持。文化惠民反映了政府重视民生、服务民生、亲民爱民。送戏进乡村,一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二是促进人与人交流,通过搭建农村文化舞台,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让宁静的乡村有了精神寄托。三是传承传统文化,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大部分是传统戏剧形式,将传统戏曲搬上舞台,对于老年人来说记忆犹新,也帮助年轻人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历时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演员们兴致十足,老百姓意犹未尽。很多百姓认为这次惠民演出很接地气,看了还想看,越看越想看。

鲍集镇相关领导表示,将持续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将文化惠民服务贴近群众、深入乡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图文/宋晓玉 李冬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盱眙县   票友   黄梅戏   惠民   戏剧   集镇   文化生活   专场   传统文化   乡村   演员   舞台   群众   演出   传统   协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