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电影院话旧

丁酉年仲夏一个周末,市直水利系统全体共产党员,到盐城电影院2号厅包场观看《打开天窗说亮话》反腐题材影片,接受形象生动的防腐反腐教育。

屈指数来已有30多年未跨入电影院了,盐城电影院曾经是老城区独居现代气息的明星建筑物,市民们都曾高看一眼。

上世纪50年代,老城区河道纵横、巷道交错,放眼四顾满目平房,千疮百孔。却以“百河之城”享誉天下!城内长条石与灰砖块交夹铺就的街道以中市桥(即铜马广场)为界分为西大街和东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交叉贯穿全城,各自长约4公里。繁华不过西大街,相向而行的两辆黄包车交会时可勉强通过。街道两侧临街店铺皆为家庭式商店,前店后坊,店主可隔着街道聊天。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填平了穿城而过的东西河道、拆除了东西大街与市河之间的居民住宅,建成了宽阔的建军路。如今又在建军中路地下原河道位置建成了地下商业街,这就是建军中路的简略沿革。

1956年,盐城电影院正式落成,位于市区最为繁华的中心地带——中市桥西北侧。仿佛是灰头土脸的小镇上,走来了西装革履的翩翩少年,让人们耳目一新。电影院为一幢高大宽敞的平房,其高度超过两层楼房,青砖黑瓦,简朴大方。正门朝南,上方横排镌刻着遒劲有力的“盐城电影院”五个大字,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电影院东西两侧各设置一个与影院平行的长方形天井,西、南方向均开设宽约3米的门扇,电影散场时观众即使蜂拥而出亦可通行无阻。正门位置为四柱支撑的凸出厅棚,厅棚高出地面约30公分,周边设有几节台阶,观众进场必由之路。厅棚前为100多平方米的青砖铺就的广场,既便于观众散场时分流,同时也是等候观看下场电影观众的临时等候区。

那个年代,人们向往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娱乐设施十分稀缺,天一黑,全城各家各户关门吹熄油灯上床就寝。能够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实在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享受。再说普通居民也舍不得花1角5分钱买张票看电影,那可是1人1天的伙食费呢。电影院内,舞台上挂着永不谢幕的、紫红布镶边的白幕布,布满整个舞台。观众位置设置了1000多张座椅,票价为:前排1角、中后排1角5分、楼座2角。影院内座椅成三路纵队排列,中间两条行人通道将座椅隔成三路纵队,座椅两侧靠墙之间各设一条行人通道,以便观众进出场、查找座位以及如厕。每排座椅为固定的长条铁架,其间间隔安放着一张张可自由翻落的木条活络面板。电影结束时,随着影片“完”字出现,观众们不约而同地起立,场内响起一片座椅板自动滑落的“哗、哗”响声,如同欢送观众曲终人散的交响曲。

电影院门前的广场是笔者孩提时期较为惬意的嬉戏娱乐场所。当年的盐城虽为行政公署所在地,但就城区规模而言,相当于较大的集镇而已。全城唯一的一条横贯东西的主街道,称之为东西大街长约4公里,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被主政盐城的市委书记戏谑为:“一座城市一幢楼,一个警察管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旧盐城的真实写照。

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街灯初上,昏黄幽暗,稀稀落落。而电影院门前则灯火通明,场地宽阔。晚饭后,街坊邻里小朋友们相互邀约到这里踢毽子、斗公鸡、打玻璃弹子,扮演中国(寓意好人)、美国(寓意坏人)的好人捉坏人等游戏……。游戏十分简朴,无需任何代价,所有的玩具和道具,如:好坏人脸谱、木制长短枪、鸡毛毽子、铁丝弹弓等统统都是孩童们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基本上不求于人,父母们也无暇顾及。那个年代,街坊之间、孩童之间亲密无间,吃饭时能端着饭碗转悠几家品尝菜肴,尽管滋味各有千秋,却能亲如一家,同舟共济。每次游戏感情专注,兴趣盎然,不亦乐乎,分手时难分难解,都要约好再度游戏的日程,才依依惜别。

那个年代,跨入电影院看场电影实在是有钱人的一种潇洒和浪漫、亦或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城里的平民百姓们难得走进电影院,大多靠运气凑巧看看露天电影过把瘾。上世纪70年代,笔者有幸成为一名长江牌F16—4型电影放映员,顿时身价倍增,时不时可以发布电影信息。那时,放电影的信息处于半公开状态,犹如秘密的喜报,常常不胫而走,方圆十里、八里的百姓都能结伴步行数小时赶场看电影。银幕周围观众黑压压一片,常常达数千人之多。观众们也不计条件,因地制宜,屋顶上、树梢上到处都能安之若座。尽管条件简陋,依然兴致勃勃。

放映信息一旦发出,无论寒风砭骨还是高温炎热,即便是恶劣的雨雪气候,均无法阻挡观众们一睹为快的欲望。其实放映员的日子并不好过,每次放映精神高度集中,露天放映常常依靠自带发电机,唯恐放映中途出现故障成为众矢之的,陷入四面楚歌。总是挨到银幕上出现“完”字,方能如释重负。

电影院内设施简陋,炎热的夏季,尚有屋顶悬挂的几排电风扇送风降温,其它季节冷暖则顺其自然,观众们也全然不顾。院内配备两台35㎜固定座机交换使用,放映中途换片不间断。昔日的电影院内,如今被分隔成三个电影放映厅,其中:1号厅设置200座席,配备2K3D数字电影放映机和SR.D全数码六声道立体声环绕音响设备;2号厅为4D厅,设置80座席,全新4D放映设备;3号厅为小厅,设置58个座席。厅内四壁凹凸软包,全进口地毯,舒适软席座椅,常年空调开放。可以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飘飘欲仙。

盐城电影院链接着盐城市区新与旧两个时代,映衬着盐城市区的昨天与今天。目前盐城市区面积已达80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街道纵横交错,高架路、BRT快速公交车四通八达,纵然笔者这样的土著盐城人离开导航已是寸步难行了。文化娱乐设施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仅高档影院就有十多家,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一派欣欣向荣繁华似锦景象,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曾经“生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一代“红领巾”,如今都已悄然进入了老年时代。人民共和国数十年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使得华夏民族已经昂首挺胸地屹立于世界东方,新旧对比恍若隔世。笔者之辈的生活也已融入了崭新的网络时代,如梦如幻,淋漓尽致,深深陶醉在“天涯若比邻,交往弹指间”的福祉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盐城   电影院   平房   座席   河道   全城   院内   座椅   笔者   市区   观众   街道   年代   东西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