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远荆门外,来从龙泉游:龙泉公园探古思幽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或许是因为对诗仙李白的这首诗的偏爱,“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又或许是因为王昭君在四大美人里的故事最令我敬佩,来湖北荆门前,我早已神往不已。

可惜到了之后工作缠身,哪个名胜也去不了,昨天早晨有片刻闲暇,就近去了龙泉公园。

龙泉公园虽然不是国家级5A景区,但是依山傍水,山、泉、湖、河交相辉映,楼、台、亭、阁倩影增盛,加之百世儒家在此讲学、一门三苏于此留迹,又有英雄忠魂纪念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置身于此,让我如饮陈酿,不觉陶醉其中 。本来打算健身跑步的,最终变成了徜徉流连。

龙泉公园分三大景区,临近大门的游乐区估计适合小朋友玩耍,以象山主峰为中心的山上自然风景区我也没有时间上去。于是我在山下文明湖文化古迹区流连,边走边看边拍。

这个景区围绕文明湖有陆夫子祠、张自忠纪念馆,龙、蒙、惠、顺四泉,龙泉书院等景点。



文明湖是一平静清澈的碧水,小巧玲珑的。湖中有一小亭翼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倒映于水中,留下倩影,岸边垂柳又伴其旁,风姿更加绰约,恰似是小家碧玉一般。加之天气晴朗,蓝田白云,倒映湖中。清早又少游人,更觉环境清雅静谧,绰约处子,难掩风情。

湖西畔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陆九渊的祠堂,此地曾为陆九渊讲学的地方,故号象山先生。陆九渊被称为“百世大儒”,他的思想主张,最著名的便是这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是发扬光大了,还是误入歧途了,我一直都没有搞得很明白。

他与王阳明的学说有时我觉得确实很高深,却又能深入浅出,一语中的。但有时又觉得太过于高大上,就像面对过于精美的瓷器,大气都不敢出,且不由自主地又生出自惭形秽来。

有时又觉得实在是太过于粗暴,心即理,对人要求实在太高了。不似孔子的“克己复礼”那么温和。孔子所说的似乎达不到也可以自我原谅,陆王所说的似乎达不到就该羞愧难当。问题是偏偏是人又都很难以达到。

出来时天色碧蓝如洗,阳光更加明媚,祠堂外白墙青瓦,古树婆娑,树姿照映在白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姿态古朴与灵动交融,煞是动人。某一刻能见心见性也就可以了吧。

张自忠纪念馆在文明湖的北侧,展馆内展出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书信及多幅珍贵照片等资料。我向来对这些英雄人物是五体投地的。正因为如此,不敢妄议。也只有这明山秀水才配得上这英雄忠魂。

象山东麓有四道清泉,顺地势汇入文明湖,这就是闻名江汉的象山四大名泉:龙、蒙、惠、顺。

这里流传着“三苏咏泉”的佳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进京赶考时曾在此地游览,二十多年后,又带其二子苏轼、苏辙重游惠泉,留诗一首《荆门惠泉》。

初看到惠泉,我一时把苏轼的写惠山泉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给记混了,以为写的就是这里,其实惠山在江苏无锡,也是神往之地。

说道苏洵,他的人生也非常传奇,《三字经》里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科举不中,心灰意冷,放弃学业,二十七岁时突然醒悟,发奋读书。后来父子三人一同进京,三人皆中举时,已人到中年。可见人只要愿意努力,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

“唐宋八大家” 中苏氏父子就占了三分之一多,也是文坛奇迹,确实不得不令人敬仰。

文明湖畔的香山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时闻名江汉的学府。清末改名为龙泉中学,现在这个学校依然是湖北省很好的重点中学。我去时学生们已经开始上课了,门口立着通告牌,不能入内,只有双休日才给游客开放。

百年老校,想来一花一木恐怕都带着浓郁的书香气吧。隐隐约约从里面传出读书声,孩子们能拥有这样优雅的读书环境,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读书时渴望赶快长大、工作,以为那样就有了自由。现在才明白读书的青春年少,才是人生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这一趟龙泉公园探古思幽,虽然没有机会感受“群山万壑赴荆门”那种气势,但也算是随了我一游荆门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荆门   龙泉   青瓦   大儒   百世   象山   孔子   公园   忠魂   绰约   祠堂   唐宋   景区   理学   纪念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