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匈奴孕妇一到春天就容易流产,竟是因为战争频繁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林轻吟

编辑 | 林轻吟

自古以来,匈奴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这个驰骋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自己不擅长耕种,就总是去抢中原王朝的粮食,且打完就跑,毫不犹豫,这一流氓作风使历代皇帝头疼不已。

刘邦初登基时,汉朝还得向匈奴和亲,以争取和平发展的机会,直到汉武帝刘彻,形势才发生了转变。匈奴在大将卫青、霍去病的穷追猛打下节节败退,甚至传唱出“使我妇女失颜色”的歌谣。

这句歌谣所言不虚,再没有哪个时期的匈奴女子比汉武帝时期的更苦了。她们的家园被大汉的铁骑踏破,必须在马背上颠簸流离地狼狈逃生,就连自己的孩子也保不住。

据统计,匈奴女子在汉武帝时期的流产率已经到达了一个可怖的程度。而使她们落得这样的惨相的元凶,除了汉朝军队的威势外,还有天意。

●—≺ 天时,汉朝女子流产的帮凶 ≻—●

刘彻登基以来,一直对匈奴耿耿于怀。在他的心里,大汉王朝受命于天,就该万国来朝,可匈奴这个邻居既不讲道理,又实力强大,逼得汉朝不得不用和亲的方式,用公主换取和平。

登基11年,刘彻衡量了国库的资金、存粮,以及军队战斗力后,发起了对匈奴的战争。这一打,就是40多年,将匈奴打得弹尽绝粮,出生率连连下降。

汉朝历代皇帝都是谈匈奴色变,怎么换了刘彻就这么勇猛了?他到底哪来的底气去攻打自己老祖宗都不敢动的匈奴?

其实,刘彻有这样的底气,还得感谢那些一见到匈奴就怂的历代皇帝们。

刘邦刚刚建立汉朝时,雄姿英发,带着40万大军就兴致勃勃地攻打匈奴去了,没想到这一仗非但没有大胜,还给他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

刘邦的大军被匈奴围困,为了防止弹尽绝粮的局面,他再次发挥忍一时风平浪静的风范,与匈奴签订和谈条约,从此开启了汉朝与匈奴和亲的屈辱历史。

匈奴在草原上称霸多年,骑兵威力不可小觑,且草原广阔无边,打起仗来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想要对付这样的军队,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汉朝刚刚建立,国库空虚,哪来的粮草竣备支撑刘邦打持久战,输了也实属正常。和亲的方法听着不光彩,可汉朝却用换来的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是明智的决定。

在就这样,在匈奴还使用原来的方法,时不时骚扰汉朝边境的时候,可汉朝已经逐渐发展强大。刘彻登基时,汉朝已经经历了文景之治,国库充裕,百姓生活富足。刘彻也有钱养兵筹备着打匈奴了。

刘彻为了对精准打击匈奴,除了增强给军队的将士们打造坚固的铠甲、武器,还专门请来匈奴人训练队伍。

在他登基11年时,汉朝的人口高达3000万,匈奴只有150万,这样悬殊的优势助长了刘彻打击匈奴的底气。

抱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的心态,前129年,刘彻向匈奴发起了进攻,可这一次,汉朝又是大败。

四路大军中,除卫青小胜匈奴外,公孙敖损失7000兵马,“飞将军”李广被敌人俘虏,公孙贺更是连匈奴的毛都没能摸着,打了个寂寞。

主动进攻匈奴初战以失败告终,可刘彻并没有因此丧失了信念,他与全朝文武上下研究了很久,最后才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汉军居然一直在用自己的短板对抗匈奴的优势!

刘彻调整策略后,利用天时将匈奴人打得丢盔弃甲,妇女连声叫屈。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秘密?

刘彻君臣在研究历朝历代与匈奴作战的时间后发现,匈奴总是喜欢在秋季在秋季向中原进犯。这是因为,他们在秋季有着绝对的优势。春夏时期,草原水草肥美,马儿吃得膘肥体壮。到了秋季,众人宰杀牛羊制造的肉干、奶酪都优先攻击军队武士,多出来的就拿来过冬。

大漠一片肃杀之气,植被凋零,吃腻了牛羊的匈奴人也想要换换口味了。刚好中原的庄稼到了秋收的好时节,正好去抢一波粮食。

结果,中原百姓秋收的喜悦还没有结束,粮食没有入库,战马也没有养肥,边疆就迎来了蛮横的匈奴人,仓促之下百战百殆。发现这一关键问题后,刘彻立刻想到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方法。

匈奴最怕的是什么时候?自然是秋冬之季。

草原上本就天气苦寒,到了冬季气温更是能下降到零下30度,根本就是寸草不生。一个冬天过去,匈奴人困马乏,基本不剩多少战斗力。若是遇到暴风雪,牲畜成片成片地死亡,到了春天,军队很有可能连马匹都配备不齐。

而汉朝的秋收结束了,春天再迎接一次收获。粮草充沛,汉军也不怕远线作战了,正是打击匈奴的好机会。

刘彻说干就干,到春季的时候,派卫青再次进攻匈奴。这一次汉军大获全胜,不仅活捉匈奴数千人,还俘获匈奴百万牲畜马匹。

自此以后,汉朝对待匈奴的作战策略就成为了秋季固守边疆,不给匈奴掠夺粮食的机会。到了春季就强势反击,抢夺匈奴的牲畜马匹,以战养战。

刘彻为了更好地削弱匈奴的实力,还想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对于普通的匈奴士兵,他并没有苛待压榨,而是给他们很好的晋升通道,将敌人的力量化为己用。

匈奴军队擅长骑射,刘彻就让俘虏来的匈奴将领训练汉军骑兵,于此同时还能了解匈奴的作战思路。为了让投降的匈奴将士看到希望,刘彻甚至专门组建了一支匈奴骑兵保卫京都。

比起苦寒的大漠,汉朝气候适宜,生活条件优越,再加上日子也有了奔头,很多匈奴降兵都愿意心甘情愿地为汉朝效力。

●—≺ 帝国双璧 ≻—●

匈奴在被汉朝打败过几次后,也明白了汉军春季进攻的用意,可他们又不能阻止汉军出兵。再加上汉朝招揽了很多匈奴人效力,匈奴单于只能干看着这个局面叹气,并在秋季发动更野蛮的进攻。

汉武帝刘彻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前124年春,卫青奉汉武帝之命,再次出征匈奴。

匈奴的右贤王和汉军交手过很多次,知道汉朝缺乏粮草,定然不敢深入大漠,于是在听到汉军进攻的消息后,也丝毫不把卫青放在眼里,整日在自己的方寸之地喝酒玩乐。

这天晚上,右贤王来了兴致,召来下属,在领地内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他一手搂着新受宠的小妾,一手拿着酒杯。火光的映射下,小妾的容颜更加娇嫩,看得他双眼迷醉。

突然,营帐传来消息:卫青率领着汉朝大军已经把我们包围了!

右贤王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连忙召集人手与汉军对抗,可仓促间聚集起来的人马又怎么跟准备充分的汉朝大军对抗。右贤王拼尽全力才撕开一条生路。

这一仗,卫青俘虏匈奴1.5万人,匈奴高层十多人。归朝后,卫青因功勋卓著,被汉武帝拜为大将军。

前123年春,卫青再次出兵匈奴。一名年轻人加入了匈奴的队伍,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另一个噩梦——霍去病。

霍去病在定襄之战中屡立战功,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从此深受刘彻重用。前121年春,刘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征讨匈奴。在两次春、夏的两次出征中,他活捉多名匈奴王,王子后妃不计其数。

匈奴失去了河西地带,空有骏马却没有粮草喂食,男女老少被汉军追得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逃命生涯中,很多匈奴女子都流产了。从此匈奴流传起一直悲壮的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兵分两路远征匈奴。卫青从定襄出发,刚出边塞不过一千多里,就和匈奴主力军相遇。太阳即将落山,大漠上又掀起大风,一时间飞沙走石,对面连人影都看不清。

在这样的情况下,匈奴拼死厮杀,又借着漫天黄沙,才拼得一条生路。

另一边,霍去病率领5万人马,从代郡出兵,深入漠北,与匈奴左贤王狭路相逢。霍去病兵强马壮,一路将匈奴追杀到居胥山,成就了一段封狼居胥的美名。

此战过后,匈奴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被迫向汉朝称臣纳贡。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成熟的大将必须随机应变,从容面对各种情况。

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与敌人交战的战场是这样,战前的准备同样重要。刘彻重用匈奴将领,使汉军骑兵的战斗力直线上升,也由此得知匈奴的作战思路,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天时也是很重要的作战思路,人们不能控制万物的兴衰,但可以利用。汉武帝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进攻之法,又怎能不获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汉武帝   匈奴   定襄   公孙   大漠   王朝   中原   汉军   粮草   作战   汉朝   刘邦   骑兵   秋季   孕妇   频繁   军队   春天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