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爱国者”拦下俄军“匕首”?接下来看谁拿出实锤

5月4日,一家名叫“防务快报”的乌克兰网站发布了一个消息。据称当天的晚上,乌克兰军队使用“爱国者”防空系统成功击落了一枚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该网站还附上了“匕首”导弹残骸的照片。这则消息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讨论,掀起了波澜。

最初,连乌克兰和美国自己都不敢证实这个事,美国的“动力”网站和《星条旗报》也只敢转载乌克兰方面的报道,而不敢证实这个事。甚至乌克兰空军的发言人在5月5日也对媒体否认了基辅遭到“匕首”导弹攻击一事,并拒绝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然而,接下来的一天,事情出现了大反转。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发表声明,号称乌克兰拥有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成功击落了一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用他的原话来说,“以前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但现在有了朋友们的支持,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事件本身戏剧性的变化也给国内网络上的争论火上浇油,让国内网友们的争论愈发的热闹起来。甚至一些网络专家也参与了这个争论。为什么这个事会引起争论,会有这么高的热度呢?

“匕首”导弹是世界上现役为数不多的高超音速导弹之一。按照过去的说法,高超音速导弹对于现有的防空系统而言是不可击落的。

如果“爱国者”防空系统真的成功击落了“匕首”导弹,是否说明高超音速导弹不可击落这个神话,已经破产了呢?

在我看来,并不是的。

既然高超音速导弹不可击落,这个事还摆在那,争论“爱国者”是否击落“匕首”,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这就好比争论步枪是不是能击落飞机一样。

实际的作战当中,步枪击落过飞机,这是事实。但你能说,步枪是有效的防空武器吗?可以用步枪进行防空作战吗?显然没谁给予肯定的答复。

这一次“爱国者”击落“匕首”这个事,实际上和步枪击落飞机道理是一样的。先说“爱国者”有没有可能击落“匕首”,当然有可能。

之前讲高超音速导弹不可防御指的是反导系统,因为对现有的反导导弹系统来说,拦截弹道导弹是靠弹道预测的,而高超音速导弹之所以被称为高超音速导弹,不是因为它的飞行速度快,而是因为它在高超音速的飞行速度下还可以进行机动。既然可以机动,弹道就不可预测,所以就无法拦截。这是一个理论上的表述,但实际作战当中未必是这样。

从作战高度而言,“匕首”导弹的飞行高度是在“爱国者”导弹的有效射高之内的,所以理论上存在“爱国者”击落“匕首”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讲“匕首”作为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它具备机动飞行能力。这里头讲的仅仅是具备能力,在这一次的飞行当中,它是不是做横向的机动飞行了呢?横向机动飞行的幅度有多大,这些是存疑的。如果说你具备了这个能力,但你并没有使用出来,那么“爱国者”是可以击落你的。

过去被认为拦截成功的大量的战例,有些是“飞毛腿”在飞行过程当中自己发生了故障坠毁了,有些是捏造的战例。

武装冲突就是这样,武装冲突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新闻信息都是围绕着一方的利益发出的。只要对己方有利,不管真假,这种信息在战时都会被发布出来。而作为旁观者,想分辨这些消息的真伪往往很难,因为刻意制造的假消息有的时候比真的还要真。

如果这么分析,这件事的真假就成了一个“无头案”了?就现实来说,是这样。所以,我说争论这个事是真是假并没有意义。对我们来说,意义更大的是高超音速导弹是不是可能被拦截的问题、是不是可能被足够高的概率拦截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实际上,美国人早已经给出答案了。答案在哪里呢?就在美国的反导系统的实际部署当中。美国为了反导系统下了很大的本钱,搞了很长时间。技术上按说已经是走通了,而且开始进入了实战部署。

但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事热乎了几年之后,随着东风-17公开亮相,美国部署实战的反导系统的劲头,就好像皮球泄了气一样。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搞出来的反导系统,没有按照实际的计划进行大量的生产装备和部署,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原因在哪呢?实际上美国已经发现对于高超音速导弹而言,特别是高性能的高超音速导弹,它所研制的反导系统是无法以较高的概率进行有效拦截的。

至于说“匕首”导弹,尽管也称得上是高超音速导弹,但它并不是一个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从导弹的外形上看,它并不是像东风-17那样的乘波体外形。说明了它在飞行弹道的末端是可以机动的,但这个机动的幅度很小,更大程度上是用于调整弹道精确命中目标的。

而东风-17那样的乘波体弹头,它的横向机动能力就远远超出了调整弹道精确命中目标的需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匕首”导弹的末端机动能力不强。

第二,在实际使用当中,它是不是启用了这种末端机动能力,导弹在飞行当中是看不到对方有人要拦截它的。要想使用这种末端的机动躲避对方的拦截,只能按照预设的软件程序来执行。这就牵扯到你的这一款导弹是否设计相关的软件程序。

而做这种横向机动,你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说射程上要付出代价,在有些时候命中精度上可能也会付出代价。在俄乌冲突这样的背景下,“匕首”导弹是不是愿意付出这个代价,是否做了相关的软件程序,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疑问。

如果单从俄乌冲突本身来说,如果“爱国者”导弹拦截“匕首”这个事是真的,它的意义也没有多大。因为我们看到,从冲突开始到今天,俄罗斯方面没有使用几枚“匕首”导弹。“匕首”导弹根本不是战场上主战的导弹。

如果说乌克兰军方单纯的为了拦截“匕首”导弹而动用大量的“爱国者”导弹,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从俄乌冲突这个背景下去讨论“爱国者”能不能拦得下“匕首”导弹,实际意义也没有多大。

然而到现在,谁也拿不出能够说服对方的过硬的理由和实锤的证据,这个争论恐怕还要继续下去。

就目前来说,讨论这个事,是真是假,无论是对俄乌冲突的双方而言,还是对中国而言,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匕首   爱国者   乌克兰   俄军   东风   弹道   作战   步枪   美国   横向   音速   导弹   冲突   代价   能力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