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打卡铜陵记忆篇 - 刘大櫆故居


《打卡铜陵》记忆篇

陈年老酒,越陈越香醇,不尽无归。

陈年旧事,越陈越珍贵,留存弥久。




在枞阳县横埠镇西北,有一座普通的小山,称合明山。山上有座寺院,叫合明寺。这里,就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刘大櫆曾经生活和读书的地方。



在横埠镇合明山这片山水间,处处留有刘大櫆的足迹。他的故居,位于合明山南麓的刘家周庄。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东为缥碧轩,西为一掌园。刘大櫆曾作《一掌园记》和《缥碧轩记》,说的正是此幢建筑。


清康熙三十七年五月十四日,刘大櫆出生于刘家周庄。幼时,刘大櫆与两个哥哥一道进入私塾读书。在《章大家行略》一文中,他回忆自己于风雪之夜读书归来时的情景。章大姑是祖父的妾,双目失明。小兄弟几个每每读书夜半才回,章大姑总是等着他们,煨炉而待。当她听见小兄弟几个回来时,急忙起身,扶壁而行,给他们开门。刚开门,就拉着刘大櫆的手问:“若书熟否?先生曾扑责否?”待听到满意的答复后,方面露喜色。


刘大櫆出生于书香世家,到他这一辈时,刘家四代都未曾在科举上取得显绩。櫆,北斗星。刘家以“櫆”取名,对他期望很高。然而,命运偏偏喜欢捉弄人。终其一生,他始终未能在科场上有所斩获。


清雍正三年,刘大櫆带着自己的文章,到京城去寻访自己的同乡方苞。方苞在读了刘大櫆的文章后,惊呼道:“如方某,何足算耶!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内阁侍郎、同乡吴士玉,也盛赞刘大櫆为“今之昌黎也”,将他比作韩愈。可接下来,雍正年间,他连续两次参加顺天乡试,无奈都只登上副榜贡生,无缘中举。乾隆元年,方苞举荐刘大櫆入京参加博学鸿词特科御试。本来已被阅卷者评为合格,大学士张廷玉为避同乡之嫌,将他黜落。至此,刘大櫆对科举彻底失望。对他来说,跻身庙堂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清贫的教书和幕僚生涯,游历四方。


刘大櫆客游京师和数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没有取得功名,但见闻增多了,视野开阔了,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为了生计,刘大櫆曾先后前往江南、湖北、浙江等地,到地方官的衙署中担任幕僚。在他60岁那年,获得一职,担任黟县教谕。74岁时,因病老辞官离开徽州,回枞阳镇定居,建四望亭,读书写作,聚徒讲学,培养乡里后辈。他的学生姚鼐每次归里时,都前往四望亭拜见老师,当时刘患有足疾,但仍扶杖相迎,倾夜长谈。晚年的刘大櫆生活在贫困之中,到了靠烹蔬充饥、劳人送米为生的境地。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在《春日杂感》一诗中写道:“英年意气与山高,转眼皤然白首搔。横槊赋诗才已尽,据床吹笛兴犹豪。”

刘大櫆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学家。《国史·文苑传》中称他“其气肆,其才雄,其波澜壮阔”。他上承方苞,下启姚鼐,成为桐城派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为桐城派的最终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胡冰琦

审|孙斌

复审|

终审|李文庆

作者|谢思球

来源|《打卡铜陵》文旅丛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铜陵   枞阳县   枞阳   黟县   故居   白首   桐城   徽州   雍正   横槊赋诗   大姑   幕僚   科举   小兄弟   安徽   同乡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