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河记忆


来自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黄河河务局惠金黄河河务局的姜丽娜自小生长在黄河岸边。从事治黄工作29年,她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不断见证着黄河数十年来的变化。今天的夜读,我们将一起走进她的黄河记忆。


我的黄河记忆


我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北郊的黄河岸边,童年的家就在黄河黑岗口闸门脚下,小时候时常和伙伴们跑到坝头上玩耍。我曾亲眼目睹,无情的洪水吞没了我和乡亲们的家,也让懵懂的我见识了黄河洪水的可怕。


我记得那时小浪底水库还没有建设,当地调蓄能力十分有限。开封市时常出现夏涝、冬春旱的情形。每年春季,小麦返青急需用水的时候,黄河却干枯了。这让生活在黄河岸边,依靠引黄浇灌土地过活的乡亲们苦不堪言。


1990年,我考入黄河水利学校读书。1994年毕业分配到基层黄河河务部门工作,从此成为一名治黄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黄河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1997年前后,我当时在开封郊区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工作,黄河有226天没有监测到流量,河道成了干滩,原来靠运载南北两岸客人谋生的客运船也停了业。


1998年,黄河累计断流16次,是断流次数最多的一年。黑岗口引黄闸无水可引,所覆盖的黑岗口引黄灌区13万亩农田作物大面积减产。这一年年底,为应对黄河频繁断流的严峻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正式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黄河水资源,拉开了黄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大幕。


1999年3月1日,第一份水量调度指令,从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出。这是大江大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先例。


10天后,3月11日,黄河全线复流,利津水文站迎来了久违的黄河水。除了8月12日短暂断流,黄河从此再无断流。


日复一日、扎实细致的调水工作经受着时间检验。黄河花园口水文站从最初的保证3立方米每秒不断流,逐步提高到保证10立方米每秒、20立方米每秒、30立方米每秒......不断增大的流量见证着黄河调水工作翻开的一页页新篇章。


2022年黄河郑州惠金河段


截至2022年,黄河已经连续23年不断流,累计向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超过6700亿立方米,为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断流频繁到河畅其流,黄河,正以全新的生命形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为世界江河治理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中国范本”。作为一名黄河人,我发自肺腑地感到高兴。


黄河岸边是我的家,我爱黄河!我祝福黄河!



作者丨姜丽娜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责编丨邓婉颖

美术设计丨王子月

校对丨王子月


收听《水之物语》故事,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夜读获取更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黄河   利津   水利部   开封市   水文站   郑州   水量   水资源   乡亲   流域   岸边   洪水   中国   记忆   水利委员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