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指挥杭州湾抗登陆失败大撤退刘本新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刘本新文字整理并制图

【嘉善陷落】

1937年11月 15日15时,守浙江省嘉善县城的国军第128师,对包围上来的日军做了最后一次突击,枪声渐渐停了下来,借着落日后的阴暗掩护,部队撤出了。日军小心翼翼进入县城,晚上嘉善陷落日军手中。

历史真实是:从江苏省松江县枫泾镇—浙江省嘉善县城距离11公里路,11月8日—15日,日军用足劲,花了7天时间,才进了嘉善县城。而从嘉善到嘉兴,直线距离18公里,公路里程24公里,日军只打了4天。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大约下降了70%。

【指挥要乱套】

就是在15日这个晚上,负责指挥杭州湾北岸抗日作战的第10集团军司令部,以及司令官刘建绪,从嘉兴转移到了西南方向直线距离58公里的临平镇,这里离开嘉善前线78公里,而向南18公里就是杭州。

作为高级将领的第10集团军司令官刘建绪,早就看出战局发展与结果,他不得不提前设计撤退计划,而撤退计划是要报蒋介石批准。可是,蒋介石的命令朝令夕改,让前线吃足苦头。

蒋介石,在上海方面战事上已经搞过一次朝令夕改了,他先同意淞沪全线撤退,忽而又命令部队重返阵地,部队正在重返阵地,他又命令撤退,大部队失去了组织力,大撤退成了大溃败。

撤退—重返阵地—撤退……

蒋介石患上了忘记症,五六天前的的朝令夕改,这样的指挥模式又复制在杭州湾北岸大撤退上。我们来看看11月16日6时—17时,蒋介石和刘建绪之间的电报来往情况。


‖蒋介石朝令夕改-刘建绪就坡下驴‖


㈠【1937年11月16日6时电报——上报撤退计划】

呈委座、军政部长何、副总司令官顾、前敌总司令陈:

本集团军在乍平嘉国防阵地线上遭遇优势敌人的猛烈进攻,经7昼夜苦战死伤奇重,而应援的部队又迟迟未到,实难支持,于14日午后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批准,节节抵抗,撤至马牧港、长安镇、崇德县、石湾镇、南浔之线。

第63师附浙江保安队及第16师的两个营撤至马牧港、长安镇、崇德(不含)之线;

第79师撤至崇德、石湾(不含)之线;

预备11师附教导总队一个营撤至石湾、青镇(不含)之线;

第170师的1038团撤至青镇;第170师再派兵占领南浔;

第109师撤至南浔;

第63师、第79师、预备11师、170师1038团,各留一个营,死守乍浦、平湖、新丰、嘉兴的斜交阵地。

各远派游击部队分路向敌方袭击。

集团军司令部已于15日晚撤至临平。


〖说明〗刘建绪在1937年11月16日6时,给蒋介石、军政部长何应钦、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前敌总司令陈诚发电报。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已经在14日前从青浦前线绕过太湖到达嘉兴,刘建绪就不再给他发报了。


㈡【16日××时电报——下达命令】

陶广军长、第63师陈光中师长、第79师陈安宝师长、预备第11师胡达师长:

16日7时30分,奉蒋委员长电话谕:“闻敌人不会进攻嘉兴,该部应死守乍平嘉国防阵地线”。等因。命令各师留在乍浦、平湖县、新丰镇的部队死守当地,不要命令他们撤退为要。

〖辨析〗刘建绪对蒋介石的“电话谕”理解不透,甚至是误解了。蒋介石说“闻敌人不会进攻嘉兴,该部应死守乍平嘉国防阵地线”。这里的“该部”二字,指的是第10集团军。蒋介石要求第10集团军“死守乍平嘉国防阵地线”。而刘建绪理解成,他的撤退计划中,大部队走后,留在乍浦、平湖县、新丰镇的三个营的部队死守。这就大错特错了。

刘建绪也应该荒神了,因此他马上发出新的命令,修改前面的命令。


㈢【16日09时电报——修改命令】

陶军团长、陈光中师长、陈安宝师长、胡达师长:

奉蒋委员长16日7时30分电话谕:“敌人不会进攻嘉兴,该部应死守乍平嘉国防阵地线”。等因。兹命令第63师16日仍回转原阵地担任国防;第79师、预备第11师16日回转益山、徐家埭、外花园港、钟埭镇、青云桥、徐婆市镇之线原阵地固守等。


㈣【16日17时——下达命令】

陶军长、陈光中师长、陈安宝师长、胡达师长:

集团军司令部16日09时电,奉委座电话谕仍望遵照。集团军司令部15日电,令各该部转移马牧港、长安镇、崇德、石湾镇、青镇之线,但须留一小部队死守,第63师乍浦,预备第11师新丰镇,第170师嘉兴。为要。

〖辨析〗11月15日刘建绪就向军和师发过电报,安排撤退路线与撤退集结点,这个电报内容是没有得到南京批准的一个计划,属于预先号令,是“草稿性命令”。

过了一夜,16日6时上报南京,7时30分蒋介石来电话了,要求第10集团军在原阵地坚持,一个半小时,决定一件大事,速度蛮快的。

刘建绪电报发出后,对方收报员接收密电码——校对后抄清——电报处负责人审阅签字——译电处收件——领导审阅——译电员——解密后成汉字电报文——校对抄清——译电处负责人签字——办电人员——审查后判定电报的缓急程度——送蒋介石的侍从室——按电报缓急程度送蒋介石——蒋介石阅电后在电报稿后的签署栏里,画上特别设计的蒋介石专用的符号,蒋介石批注,交办——侍从室——按照蒋介石批注送相关部门,或者通知他们来办理

这个程序需要的时间应该是蛮长的。

可是,刘建绪的电报6时发出,一个半小时后,蒋介石不但批阅电报,而且直接给刘建绪打电话,办公效率十分高,足见蒋介石心里的“杭州湾北岸前线的紧急程度之高”。


㈤【16日17时——下达撤退的命令】

陶军长、陈光中师长、陈安宝师长、胡达师长:

16日06时和16日09时电已经下达给你们了。

16日16时,奉委员长电话谕:“该集团军将转移至长安镇、崇德县、南浔之线占领,但仍应各队一小部在乍平嘉国防阵地线死守”。等因。命令第63师留在乍浦的一个营、第79师留在平湖县的一个营、预备第11师留在新丰镇的一个营,第1038团留在嘉兴的一个营,仍在各该地死守,无令不准撤退。

各师及第1038团,仍照15日08时转移阵地命令,转移至马牧港、长安镇、石湾镇、青镇、南浔之线占领,并派游击队游击,仰即遵办。

〖注释〗

⑴等因。旧时公文用词。旧时公文用语。常用于叙述上级官署的令文结束时。但叙述平行机关及地位在上的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为表示尊敬,也或有使用。

⑵仰即遵办。旧时公文用语。“仰”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即”立刻,马上;“遵办”,遵照上级命令指示办理。

⑶草稿性命令的到了蒋介石批准,就成了合法的正式命令了。


㈥【16日17时——向南京汇报已经过时的战况】

呈委座、军政部长何、副总司令官顾、总司令陈:

据第28军陶军长11日报称:据第63师第373团李伯蛟团长报告:敌舰60余艘,飞机40余架,于5日拂晓向我金山卫城一带轰炸,敌陆军也在飞机掩护下分数路向我金山卫城、柘林、漕泾一带阵地猛攻六七次,均被击退。鏖战至14时,敌军又大批援军,将金山卫城我右翼第三营重重包围,混战至6日晚,终于众寡悬殊,该营全部殉难。是役,我第一营伤亡士兵半数,官长2员;第二营全营残留无几。

又据第378团汤团长报告:5日16时,敌炮击乍浦,毁工事数段,我一营伤亡士兵20余名。

据第62师补充营长谢明强报:新仓镇东部与一股敌兵遭遇,敌人约600,附轻重机枪20余挺、步兵炮3门,迎战至6日12时30分,终于把敌人击溃。是役毙敌约40名,我营也伤亡官兵约80名。各等情。谨阅。

〖辨析〗刘建绪见自己的撤退计划得到蒋介石的批准,那颗悬着的心落地了,杭州湾北岸抗击日军登陆作战总撤退命令不是我刘建绪下达的,是你蒋介石打电话下达命令的。按理说,刘建绪应该向蒋介石汇报第10集团军执行撤退命令的情况,但他没有,而是在16时接到蒋介石命令后一小时,17时向蒋介石发了11月11日第28军陶广军长给刘建绪的电报内容,而陶军长的电报却是汇报了李伯蛟的报告,李伯蛟报告的是11月5日—6日的战况。刘建绪向上汇报中又列举了汤团长、谢营长汇报的也是5日—6日的战况。

这样的电报,别说蒋介石看不到,就是何应钦、顾祝同、陈诚也懒得看。大家心知肚明,这是刘建绪坐在临平的指挥所里在玩“电报游戏”,为的是尽快尽量甩清“失败的责任”,至于更深的内涵还可以继续分析。


㈦【17日——在杭州发布命令-炸桥破路】

令,第28军陶军长、第63师陈光中师长、第79师陈安宝师长、预备第11师胡达师长、第109师赵毅师长、第170师第1038团李本一团长:

奉委员长蒋电谕:“铁路、公路必须破坏。”除铁路由马副司令担任破坏外,乍浦—马牧港—长安镇公路第63师负责;嘉兴—濮院镇公路第1038团负责;濮院—桐乡公路第79师负责;桐乡—崇德公路第79师负责;南浔—平望公路第109师负责。

各部一定要把负责的各段公路所有桥梁悉数烧毁、破坏,并挖断路基,自己应架设小桥或另取小道归还。各部破坏情形另派特务人员随地查察。等因。

兹规定各部破坏成绩卓著者,准由集团军司令部酌情给予奖赏。仰即切实遵办,备文上报为要。此令!


㈧【18日19时——情况报告】

呈委座、军政部长何、副总司令官顾、前敌总司令陈:

谨将各部位置电呈如下:我死守乍浦、平湖、新丰镇、嘉兴城各处的一个营,现今还在各该处。

我1028团大部还在濮院。(以下电文略)

㈨【19日12时前】

嘉兴陷落日军手中。



2023-5-10在上海龙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蒋介石   司令部   嘉善   平湖   丰镇   嘉兴   崇德   集团军   总司令   电报   杭州   师长   日军   阵地   部队   命令   刘本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