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艺术家陈晓阳:新时代女性关键词是“独立”与“突破”

什么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性特征?什么样的女性让人发自内心地震撼、欣赏并且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榜样力量?这个问题,也许每一部戏剧、每一本小说、每一幅绘画,都在试图寻找答案。现代女性在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都在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都在突破外界或自我设下的障碍与局限,力图成就更好的自己。

对于多元跨界艺术家陈晓阳来说,新时代女性的关键词是“独立”与“突破”。从雕塑艺术家、人类学研究者,到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陈晓阳不断探索着女性成长的边界与可能性。她近年的工作重心是以人类学、文化史及参与式发展的视角,探索新的美术馆实践与策展研究,近期策展包括“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观海听涛泰山村”“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等。

为展示大湾区新时代女性风采,广东粤剧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共同发起了“寻找新时代的‘红头巾’”活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现任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作为女性代表之一,近日接受南都记者的专访,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成长之路。“新时代女性已经可以突破所有的障碍,可以勇敢地去尝试,去询问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过多地受到性别的限制。”这是陈晓阳对于新时代“红头巾”的理解,也是她给予女性朋友们最真诚的寄语。

家庭和成长

我们家认为“女生应该比男生强”

陈晓阳出生在一个理工科家庭。“我的成长过程不是特别典型的、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成长路径。我小时候一直想学文科,但是我妈妈不让。”因为家里人基本上都是工程师、医生、大学理工科老师,所以陈晓阳在专业选择上受到了来自家庭的限制。直到高考完,她考上了化工学院的精细化工专业。“如果去读的话,可能现在在做香水、化妆品”,陈晓阳打趣道。

但是妈妈对此也觉得不够满意,询问过女儿意见后,她同意陈晓阳选择一门文科专业,但必须是“有技术的文科”,妈妈觉得有技术在身的话,就意味着始终拥有自己谋生的能力。于是在高中毕业时,陈晓阳走上了学画之路。1993年,陈晓阳在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于199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直到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塑艺术家。

家庭环境对陈晓阳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爸妈都是高级工程师,爸爸脾气很好,所以家里是妈妈说了算。我妈妈是杭州人,她是那种典型的江浙沪妈妈,性格比较独立,从小她会一直跟我们讲‘女性应该独立自强’。我姐姐学建筑结构,她的功课很好,是学霸,所以我俩天生认为‘女生应该比男生强’。我小时候一直认为‘男尊女卑’这种东西都是书里写的古代才有的陋习,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直到高中毕业离开家,认识了新的朋友,我才知道原来因为性别,其他女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还要面对许多困难。男女不平等这种观念,在我们家是不存在的。”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使陈晓阳一直独立自主,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与能力,有勇气看向自己真实想走的路。

“那时候我翻到了一本画册,是苏联的女雕塑家穆希娜的画册,里面有一张照片很打动我,穆希娜叉着手站在前面,她后面有50多位很强壮的男性助手。我觉得太酷了!做大型纪念碑我很喜欢,那我就学雕塑吧。那时候,很少女孩子会学这个专业,我妈妈是出于信任,也因为看到我确实喜欢,就让我去读了。”

在广美雕塑系毕业,参与了许多大型公共雕塑项目之后,陈晓阳敏锐地发现了当中的问题,“城市公共雕塑,它的公共性非常狭窄。就算最优秀的雕塑家,都不能真正参与到一个公共空间的决策中,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审美建构中来。”她产生了疑惑,并带着这样的问题从艺术出走,转向了人类学。

“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爸爸单位的图书馆淘汰了很多过期的《信使》杂志,他当时用很便宜的价钱买一大堆回来。这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杂志,每一期都有一个世界各地的文化民俗专题。”在这样一个无心插柳的环境中,陈晓阳看了大量关于民族志观察的人类学民俗学报道,这成为她的人类学启蒙。少年时期播下的一颗种子,在未来也终究生根发芽,再加上自己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悟,陈晓阳开始转向人类学研究,于2015年获得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这也圆了她一直以来想读文科的梦想。

艺术探索

艺术应该有“在现场”的力量

近年陈晓阳的研究领域转向视觉人类学、华南研究及社会参与式艺术,不断探索新的美术馆实践与策展研究。作为国内“参与式艺术”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之一,她和团队成员在广东土地上进行了一系列“参与式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家之眼,以人类学的方式,记录和留存华南大历史之下的小故事。

当提到自己最满意的一次策展经历,陈晓阳表示“蓝田计划”中的沥滘村展览给了她极大的震撼,甚至颠覆了她过去对艺术的认知。这个村落过去一共有31座古祠堂,后来,随着时光流逝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村里的古祠堂只剩下了13座,进村后陈晓阳又亲眼见到其中一座被拆除。

陈晓阳和伙伴们决定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做些什么。2010年,他们选择了一间最为破败但规模宏大的废弃祠堂,做了一场名为“沥滘站——一个正在消失的坐标系”公益艺术展。在这个过程中,陈晓阳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在现场的力量。她说:“那个时候美术馆有很多当代艺术展,经常开幕之后就门可罗雀,大家觉得看不懂。但是当我们用当代艺术创作的方法把在地创作的作品带到现场展出,却完全没有看不懂的问题。当时我就意识到当代艺术作品的交流场域实际上是需要去反思的。”

陈晓阳提到,沥滘村里有老人去周庄旅游,一看到水乡情景就抑制不住地哭了,流着泪说他们小时候的沥滘就是这样的。陈晓阳对此感触很深。以往沥滘村的水乡盛况,那些古祠堂都是依水而建,如今河涌已被水泥路代替。如果这些古祠堂能够原址保留,那么村里的老人回忆画出来的水系图就有相应的地标,如果地标都消失了,再想讲述水乡故事就失去了凭据。陈晓阳邀请艺术家们,以展览的方式讲述村落的故事,提醒人们去反思这个问题。

村民们也十分认同他们的行动,村委会拿出了5万元把祠堂修葺到可以对村民和观众开放的程度,宗族出资1万元的材料费给艺术家做作品。最终通过他们的努力,用一种新颖的在地当代艺术展的方式,促进了大众的参与,对沥滘村改造规划方案进行了重新调整。有四座原本要被拆迁的明清祠堂,也因此得以保留下来。由此陈晓阳更加相信,艺术的影响力不仅仅在美术馆。回到美院后,陈晓阳在雕塑系开设一门名为“在地实验”的课程,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直面现场。

给女性的寄语

女性应敢于突破障碍,勇敢去尝试

作为“参与式艺术”实践的带头人,陈晓阳一直致力于推动“在社会现场中做艺术创作和实践”。由她所在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泛东南亚研究序列”三年展受到了艺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推介的国际性参与式艺术项目。

在南都记者的采访中,陈晓阳表示十分认同新时代“红头巾”所倡导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她认为自己身上与“红头巾”最契合的特征是“独立”,也正是独立,让她挖掘出更完整的自我,突破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性别障碍,勇于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的经历可能主要是由于我妈妈的影响,因为从小她都没有给我们设置任何障碍,甚至膨胀了我们的某一种想象,她认为女孩完全是可以同样优秀的。我妈妈一直跟我们讲,作为女性独立很重要。我们家不会特别强调女孩子的婚姻,不会强调‘嫁人’一词,而是主张一种相对独立平等的婚姻关系。”在结婚之后,丈夫也给予陈晓阳极大的支持,“我先生也很支持我,我俩认识的时候我在读博,我问他:‘你怕不怕女博士?’因为那时候有很多对于女博士的性别污名。他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他足够自信,那结婚就没有问题。”

这种可贵的家庭生态也延续到陈晓阳的下一代。“我是读博期间生的娃,当时正好是我做田野调研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我没有想过因此舍弃自己的博士学习计划,只是放慢了速度,一边带孩子,一边消化前期的调研和理论的补充,把孩子带到三岁可以上幼儿园,我才最后写完了论文。我对孩子说:‘妈妈跟你请个假,去把论文写完。’因为我的娃是女孩子,我这样做,也是不希望让她看到:将来她做妈妈了,就要把事业完全放弃。因为她将来可能也会遇到这个问题,我先做给她看,事业和孩子是可以兼顾的,放慢速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很多女孩有时候会不够勇敢,一部分来自外部给予的限制,比如婚姻与家庭;另一部分也来自自己的不确定。对于她们来说,需要一些机缘巧合的激励来启发和鼓励她们,要相信在今天的社会层面上,不用太顾及性别产生的影响。女性需要考虑的首先作为一个人的特性和特长,而不只是女人。”陈晓阳坚定认为,性别不应该成为阻挡女性成长的限制。

“新时代女性已经可以突破所有的障碍,可以勇敢地去尝试,去询问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过多地受到性别的限制。”这是陈晓阳对于新时代“红头巾”的理解,也是她给予新时代女性最真诚的寄语。

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张淼

图片:受访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艺术家   独立   女性   祠堂   人类学   头巾   美术馆   水乡   雕塑   障碍   关键词   性别   妈妈   家庭   艺术   社会   陈晓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