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大福鼎知青茶园,你都认识么?

【大沁十三坪茶园】

上世纪70年代,一批落户点头的知青响应毛主席“农学大寨”的精神,于1971年8月开始,凭着满腔热血,克服吃、住、行等种种困难,历时5载,将十三坪的荒野茶园开垦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茶园,让这里不在荒芜。

经过许许多多知青的一锄一锹,一担一筐,知青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青葱岁月。这里凝聚着他们艰苦创业、执着进取、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座“十三坪知青茶园”也成为他们这段知青生涯的见证。

数十年过去了,历史的年轮在这片山地中留下岁月的痕迹。而知青们当年种下的茶树也已枝繁叶茂。

大沁融合“茶+文化+旅游”,打造“大沁”十三坪知青茶旅文化。以知青茶园、沁藏阁木屋、现代化园林式生产基地和大沁白茶博物馆为依托,让游客深入了解和感受白茶文化,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高生态、高颜值”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每当春天轻轻降临,就仿佛有一股巨大的温情力量,悄悄地牵引着大地里的全部生命。而绿,是春天的精灵,代表了生命的理想与希望,大沁十三坪茶山茶园层次好,

且种植樱花、紫薇等植物,茶中有花,花中有茶,茶山、云海让人分分钟逃离城市!


【纪生缘牛埕岗知青茶场】

点头镇翁溪村牛埕岗是一个能让人心静的地方和“看云卷云舒好去处”之美誉。这里是福鼎大毫茶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为知青茶场里的30多种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造就了一个充满绿色的“生态家园”。茶园绿树掩映,香花点缀其中,蜿蜒起伏之间,茶树错落有致。生长在此处的茶树,汲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在毫无雕琢中,尽显白茶的本真。

1968年,福鼎点头翁溪村牛埕岗来了18名开荒种茶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成老态龙钟的长者,是他们造就了牛埕岗知青茶园的一片天地。知青茶园内仍保存着知青楼、知青路、知青食堂等内容,保留着丰富的知青文化元素。

知青楼双层四开间,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当年知青们还在知青楼旁种下了一棵樟树,现已十多米高,树围近两米。此外,知青楼隔壁还建有一个知青食堂,烟火气十足。漫步茶园内,仿佛处处都留存着知青们的印记。

值此建国七十周年和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当年的知青茶场已被当地青年纪相炳承包创办起纪生缘白茶生态观光园,正以朝气蓬勃之发展气势走向未来,犹如牛埕岗茶山之日出,气势磅礴,光芒万丈,云海翻腾,波澜壮阔。

目前,纪生缘白茶生态观光园已全面对外开放免费自由参观,游客可在享受生态文化茶旅的同时,尽情体验福鼎白茶的传统文化魅力,了解福鼎白茶制作工艺和冲泡艺术。在参观游览的同时,游客还可以选择亲自采摘茶叶,亲身体验晒茶、拨茶、烘茶、压茶等古老工艺;也可以亲自压制几饼属于自己的福鼎白茶饼,在久经岁月之后再取出,慢慢品味自己的人生陈香。


【六妙白茶庄园】

六妙白茶庄园坐落在“中国白茶特色小镇”点头镇的大坪村。从高处俯瞰庄园,雄赳赳气昂昂的“地图”上占据了半座茶山。这幅特殊的“地图”到底有多大呢?答案是39.5亩。

在这幅占地面积不小的“地图”里,有着800株茶树,16个品种。而且这里的茶树从不修剪、不喷药,纯粹的自然生长,最老的是当年的知青种下的,它们纵横交错,大多两、三米高,采茶的人被淹没在茶林中。其中,年纪最大的茶树已有近50年的高龄,这正是当年落户这里的知青亲手种下的。

一锄一锹开垦出金山银山。那段被永远铭记的峥嵘岁月,知青们用艰苦卓绝的精神成就了满园生机。逝水如斯,数十载光阴转瞬即逝,而知青们留下的印记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发动人。

“福鼎之境,云生雾长,承天地之灵气,撷万物之精华,沿江河之回转,顺山脉之起伏,聚云雾之白茶”。十里苍苍色,一嗅茶氤香。福鼎人祖祖辈辈保护的青山绿水成就了品质上乘的白茶,传承的制茶工艺和种茶传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茶山上最美的那一抹清绿,正在积蓄能量,等待着回报一年来期盼美景与好茶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福鼎   知青   茶园   白茶   茶场   金山   茶树   庄园   当年   生态   岁月   游客   精神   地图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