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以包养协议无效为例,浅谈民法典的公序良俗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包养这种行为并不鲜见。而在实践中,由于包养行为的合法性和伦理价值问题,法院也经常会对包养协议进行判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包养协议无效为例,从公序良俗原则的角度,浅谈民法典公序良俗的适用原则。

一、案例

张某是浙江杭州的一名老板,事业有成,家庭也算美满,可步入中年后,张某对自己的结发妻子越来越感到厌倦。

他想要新鲜感、喜欢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于是他经常出入KTV、酒吧等场所。在KTV内,张某偶然间发现了在店内当服务员的李某,李某年轻漂亮,有活力,并且甘愿为了钱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两人一拍即合。

两人签订了包养协议,约定张某为李某购买房产,李女士自愿当张某的情人,并且不打扰张某的家庭,也不嫁人生孩子。如果李某违约,那就必须赔偿张先生的出资的两倍钱款,如果张某违约,那么房产就归李某所有。

两人的关系本身就是靠财产维系,在出轨的新鲜感过后,剩下是无尽的空虚。张某一个为了刺激就能够背叛自己的老婆孩子,自然没有什么道德理念。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越来越多的矛盾涌现出来。

两人早已有了解除合同的本意,但是谁解除合同谁就要付出代价,自然更是不可能提出的。双方争执无果后,还是张某撕破脸皮,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合同无效,要求李某返还70万元。

人民法院受理后,经查明:张某与李某签订的《包养协议》约定张先生借给李某70万元,用于购买房产,李某承诺终身不嫁人,一生做张某的情人。如果李某违反约定则双倍赔偿张某,如果张某违反,则这70万元充当李某的精神赔偿款和生活补助款。

在本案中,虽然协议中用了“借”这个字,但实质上并非是正常的借贷关系,而是附条件的赠与关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而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包养协议就是一种典型的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最终法院判定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包养协议无效,李某返还张某购房款70万元。

二、释法

在进行解释之前,应当对包养协议、公序良俗做一个定义及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

1、包养协议的定义及内容

包养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得到各自有效同意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约定规定每个月某一时间,男方会以经济物资的形式援助女方。具体来说,包养协议约定了男方每月支付女方某一金额的费用,并对付款时间和方式进行规定。包养行为如不存在违法、欺骗等行为,并且双方都有意愿和能力参与,那么包养行为是合法的。然而,一旦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那么包养协议就会被判定无效。

2、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概念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常规行为和行为准则,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规定,能够有效调节各方利益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友好关系的准则和规范。在我国,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在一个合法的社会生活基础上,必须依靠社会公正、赏罚分明的法律制度和积极进取、勤劳诚信的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秩序、地区和谐、科学发展等。

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

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

3、公序良俗原则在包养协议中的适用

(1)公共利益原则

在包养协议中,公共利益原则主要强调男女双方未成年人以及被保护人的利益。在民法典的规定下,包养行为中的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生育家庭的成员可以利用包养协议所获得的利益,但必须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不能完全损害其利益。

(2)诚信原则

包养行为是一种个人自由选择的行为,但同时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诚信原则。如果包养行为的履行过程中出现欺诈、强迫等不诚信行为,那么包养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

(3)道德良知原则

在包养协议中,需要强调女性的保护并且严格控制男方的行为。如果男方在包养行为中存在性虐待、暴力行为等道德败坏行为,那么包养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

(4)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包养协议中最重要的适用原则之一。如果包养协议的内容或者行为方式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操守,那么包养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例如,如果包养协议约定的付款方式违反了社会公共道德,就会被判定无效。

三、结论

在本文中,以包养协议无效为例,从公序良俗原则的角度,浅谈民法典的适用原则。在包养协议的订立过程中,除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愿和合法性,还需要依据公序良俗原则,正确理解和对待包养行为。只有在明确公序良俗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在包养行为中维护合法益、规范道德行为、保证社会良性互动。

#律师来帮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民法典   原则   协议   公共利益   法律知识   明文   男方   民事   主体   权利   道德   利益   诚信   关系   法律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