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六联六带”跑出“增收范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4日讯(通讯员 卢萍 陶波)近日,望城区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示范园区内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其中12家企业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已完成95%以上。自创建以来,望城区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示范园区始终坚持以“农旅融合示范区、现代农业集成区、巩固成果标杆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区”为目标,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共同发力,建立“六联六带”新机制,促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四级联动发展,形成抱团取暖的新格局,不断为农民增收拓展渠道。

联结衔接资金,带动集体经济入股村民分红。为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和支持重点,示范园区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或资产等形式,入股获取保底收益或按股分红。项目实施期间,村集体入股资金874.8万元,每年按不低于10%分红,3年将为村集体增加产业分红收入262.44万元,产业分红资金和入股资金将用于公益事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分配给低收入人口发展产业。预计到2025年底,可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万元。

联办庭院经济,带动农户多元主体合作经营。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实施自主经营、订单收购、互助代管、股份合作等形式的庭院经济,户均投入帮扶资金不超过1万元。舒记果园以种植水果为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吸纳劳动力就业,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万元。据悉,目前示范园区内共有庭院经济项目13个,预计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联引企业入村,带动农民借力借机共同发展。引入乌山贡茶、白泥湖、风向、益仕兴等7家龙头企业,坚持产业链、价值链、循环链三链同构,加大外引内培力度,积极推动企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共同发展。长沙市睿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市级龙头企业,建设起标准化养殖基地,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不断完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其“一稻三虾”的绿色生产模式,可实现“一水两用、一亩多收、稻田全年利用”,年亩产值预计能大达1万元以上。

联系就业务工,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就业增收。围绕“就业一人,巩固一户”思路,在示范园区内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5个,实行“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动态管理机制,直接吸纳就业务工人数647人。

联姻技术服务,带动农民点线扩面多样发展。按照“以点连线扩面”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推行套餐式、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帮助农户提高种养水平。

联通营销渠道,带动农民拓销渠道安心经营。对农户生产产品进行保底收购,使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民安心、放心。同时全区范围内开展消费帮扶“五进”活动,加强农超、农企、农校、医院和机关单位的产销对接活动,拓宽销售渠道。示范园区创建以来,绿地生态农庄为石毫村130余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困难群众发放优质辣椒种苗4万余株,免费提供农资、农机服务,与农户签订协议,保底收购农产品,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望城   集体经济   农户   区内   龙头企业   庭院   农民   资金   产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