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追仓颉

作者:郭俊峰

白水仓颉庙

前些年,我在黄龙山北碰到过一位1929年出生的陈姓老人,据他讲:1948年冬,他父亲和村里人一起给彭德怀的八路军(解放军)到史官送物资,他要跟着,他父亲不带他。他就偷偷跟着从蒙古下来的牲口贩子一起跑到史官去。他父亲一伙人运着东西走的慢,没到史官哩,他就撵上了。他父亲就只能带着他一起走。路上,他父亲给同行的人谝,他陈家在史官村是一大家子。祖籍蒲城县,宋朝的时候到白水武庄村,起初给武庄人扛活过光景。

有一回,参与武庄村仓圣(颉)庙社祀份子的各村闹了矛盾,连续几年为了庙会社祀打架,武庄村人厉害,多数社人不进武庄村。最后在每年庙会前,都约到庙前陈家商量给仓圣爷过庙会的事情。再后来就慢慢有了史官村。

光绪三年遭“年馑”时,先人逃荒到北山去的,开始每年都回史官来给先人烧纸哩,自从民国兴学以后就再没回来烧过纸。

洛河畔的仓颉梁

从民国时期纵目赵子建捏合十大社以后,仓圣(颉)庙社祀大,人多,香火旺。庙内供奉的是上古人物——仓颉。

白水仓颉庙

仓颉,一个伟大的名字。史书里有关他的记载太多了,诸如《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春秋元命苞》《世本作篇》《通鉴外传》《说文解字》等等。

白水仓颉庙

盖因仓颉生活的年代久远,好多事情已无从考究。

洛河

仓颉是最早造字的人吗?

不一定。半坡遗址发现六千年以前的图案符号,不排除就是一种象形文字的雏形。

白水仓颉庙

最早就只有仓颉造字吗?

战国时期,公元前238年去世的赵国人荀子在《解蔽·二十一》记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最早研究造字的人多的是,流传的有各种版本,最终优胜劣汰,其他人造的字可能因难记忆、或部族消失、或书写繁琐逐渐被社会淘汰了等缘故,只剩下仓颉造的汉字成为人们流行推广使用的文字。

史官村

造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明,实践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淘汰。像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文字可能也是处于演变淘汰过程中的文字之一。至于哪些版本的文字都被淘汰了,今人就不知道了。

白水仓颉庙·雪

综《说文解字》、《钦定四库全书》版《路史》: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从仓颉到周宣王(公元前828年-前782年在位)时期用的都是仓颉造的字体,周宣王记史始用大篆。这段时间也贯穿了世界公认成熟的殷商甲骨文时期。

白水仓颉庙·雪

但周宣王还是名义上的天子,虽然诸侯各自为政,文字形体也不相同,但义相近。如果天子和诸侯文字不同,则锡命不通,无法传达给诸侯。既然和诸侯交流没有文字障碍,大概就如现代大陆用简体中文,而港台还用繁体中文一样。直到秦把文字形体也一统。

白水仓颉庙

全国仓颉庙墓很多,白水的仓颉墓是真的吗?

全国仓颉遗址多了,在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前,东汉的京城就在洛阳,而在京城工作的河南颍川人刘陶①为什么会让给陕西白水仓颉墓修庙立碑呢? 刘陶可是通《尚书》知《春秋》的博学之士。说明早在东汉时期,白水仓颉墓就是京城官员认定的墓冢。

据白水《汉仓颉庙碑》得知:东汉延熹五年(162年)给白水仓颉墓立碑。把对仓颉的敬仰立在天地间,让世人知道他的功德。

白水仓颉庙

整个左冯翊十几个县官方能来的都参与了捐修,除了郃阳和蒲城两县没来(前边的郃阳县令抗羌被杀,蒲城县令杀无辜)。官民捐钱总数上万,只是立个碑也用不了那么多钱的。

白水仓颉庙周围

白水仓颉墓的选址北依黄龙山,古时也是林木葱郁,黄龙山林在清乾隆嘉庆时才被伐尽,使山貌光秃。建庙立碑时仓颉墓就已有西沟,至今有河流淌的西沟,并不是四千年前,黄土高原上那场持续了二十年的降雨冲刷出来的。

白水仓颉庙

汉碑也提到有仓颉后裔和访国老。如果先前有庙的话,这些仓颉后裔取山木修葺庙是很方便的。如果是为了翻修仓颉庙,是不用烦访国老的,除非是要始建庙立碑,才会访国老确定仓颉墓位置。

谷雨拜仓颉

(蔡伦能在来白水发现改进造纸术,所以不要低估蔡伦对白水的了解。那时的白水仓颉冢是有墓,柏更多。古代的基层信息传递是很受制约的,上达到国家权利中心皇帝面前,更是相当困难。伺候和传达皇帝诏命的蔡伦,还兼管皇宫用具的制造。这位在皇帝身边工作的蔡伦是公元105年前来衙县,不排除是蔡伦把白水仓颉墓的信息宣传到了京圈。)

谷雨祭祀仓颉

众所周知,仓颉是左冯翊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据《四库》版《路史》载:仓颉葬衙之利乡亭南。衙,即衙县,是秦孝公在现在白水这块土地上最早设置的县名。卫顗大篆书仓颉冢碑在道旁。

阳武村土楼

因为仓颉发明了汉字供天下人使用,所以天下人各处建庙祠、衣冠墓、搞活动来纪念他。像历史上白水各村都有供奉关羽的老爷庙,且全国关墓也何止两处,人们纪念山西人关羽,和天下人纪念白水人仓颉是一个道理。

白水仓颉路

按地理位置,利乡亭应在今孙家山村一带。成书于清版《皇览》(原书成于220年)说仓颉冢坟高六丈,约等于现代的14米,而《四库》版《路史》所说《皇览》载:仓颉墓高六尺。且《路史·禅通纪》:中对仓颉的记载:“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就是完全抄自《春秋元命苞》。该版《路史》一会说仓颉是仓帝,一会又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简直是君臣不分。有些内容比《封神演义》讲的还玄乎。纯属谶纬之说。

白水仓颉庙

(仓颉毕竟不是扛着铡刃跟着黄帝弄事,他是拿着石斧玉器的史官。他可以像关羽一样被后世尊圣封帝,但实际不可能也去泰山封禅称帝,不然黄帝非把白水给平了。)

白水仓颉庙

明代正德六年的状元杨用修说:“仓颉冢《方舆胜览》有数处,惟关中左冯翊今耀州(历史上白水曾归耀州管辖)者为是。” 所以早在东汉时京官河南人刘陶就让为白水仓颉冢建庙立碑。

白水仓颉庙

读史知自汉代后,仓颉逐渐被神化。创造汉文字的仓颉不仅智慧超群,还是超凡脱俗的圣人。

白水仓颉庙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淮南王刘安献书朝廷《淮南子》,书中第八卷就提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和后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这些儒学说相近,人事感动了天意,就下了一场谷子雨。书中道家的东西不少,尊崇黄老学无为而治,这点和后来刘彻治国策略相违背的,更多的是为了迎合窦太后这些保守派。尊儒同时带来谶纬学说被“发扬光大”。也是最早把包含“谷雨”的二十四节气历法写入《淮南子》,流传至今。

仓颉晒书台

“天雨粟”,而在献书前,已置粟邑县。白水县故名一粟邑二彭衙三白水。

白水仓颉庙

不管白水阳武人仓颉周游天下做过多么伟大的事情,最后还是落叶归根,葬在了白水。埋在了他自己生前亲手种植的那棵柏树旁,历经五千多年的柏树如今已冠盖如荫。

石楼沟

仓颉墓就是在白水,用的着争执真假吗?

白水仓颉庙

仓圣已逝,弘扬其开拓创新精神,对激励当代有着非凡意义。

阳武村仓颉像

仓颉造字,阙功甚伟,奠定了华夏文明万世之基,值得后世敬仰。(完)

①见高春晓先生《(汉)仓颉庙碑校勘与考释》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仓颉   淮南子   蒲城   白水   史官   造字   东汉   黄帝   诸侯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