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解放军阵亡的最高职务军官,胸部中弹终年51岁

1979年2月17日上午8时许,在广西龙州方向执行对越自卫还击,穿插东溪作战尖刀连任务的43军坦克团1营1连,在指导员林梦珠带领下,不顾那冈、那娘、班翁地域越军火力拦阻,继续沿着崎岖的山路,边打边走,勇猛突击。冲上了海拔701米的靠松山,遭到越军密集火力拦阻,101车潜望镜被打坏,1连连长车的电台天线被打断,在冲击过程中,1连2排104车和2连2排203车陷车掉沟,其余坦克继续攻击前进。

104车的车长牛俊田和2连2排长路广新不惧困难,分别指挥本车另外3名乘员卸下机枪,带上冲锋枪和手榴弹等武器组成战斗小组下车战斗。8时30分,1连剩余的5辆坦克通过靠松山。负责龙州方向作战指挥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当即表扬了他们,并要求他们:“勇猛前进,不惜一切牺牲,迅速通过靠松山,并继续向东溪进攻。”1连指战员及时得到军区首长的指挥和表扬,士气为之一振,更加信心百倍,越战越勇。

靠松山地势险要,道路多在半山腰盘旋,急转弯一个接一个。山上的越军居高临下凭险据守,既有打步兵武器,又有反坦克武器,路两侧火力很猛。1连采取单号坦克火力向左,双号坦克火力向右,后车掩护前车,跟紧队形,互相支援等战术手段,猛打猛冲,打得越军抬不起头来,还没来得及组织还击,1连就已经通过了靠松山。

8时35分,坦克1营主力进至靠松山山麓。根据军区首长的指示,团即令该营迅速向靠松山发起猛烈攻击,并令坦克2营跟上队形。此时,坦克2营部分车辆尚未通过班翁河,在敌人从上游放水、水位不断上涨的情况下,2营营长陈仲军命令各连强行通过河流(6连有2辆坦克淤陷),加速向靠松山前进。据守在靠松山上的敌人依托工事和洞穴,并以丛林高草作掩护,使用各种反坦克火器趁车辆转弯减速之机,猛烈袭击我坦克。

坦克1营主力同样采取后车掩护前车,单号坦克火力向左、双号坦克火力向右等方法,边打边前进。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当坦克团团指和本队进至靠松山顶部时,由于指挥车辆过于靠拢(依次是126师前指装甲输送车、团长车、政委车、团基指装甲输送车),而且指挥车外形特殊,团长、政委车又都是双天线,目标完全暴露。又因为地形复杂,师前指车有时停车查看道路,与坦克1营脱离过远,失去了前方掩护。

越军辨识出这一部分是指挥机构,遂集中火力猛打。4辆车相继中弹。师前指装甲输送车中弹4发,失去机动能力,孙权佳副师长和孙辉副团长换乘2营505号坦克继续指挥1营战斗。126师林凤云副政委下车后徒步指挥战斗,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弥留之际,他强忍剧痛将随身携带的文件销毁。坦克团政治处陈佃合主任也在下车指挥战斗时中弹牺牲。505号坦克在被第4发火箭弹击中后,孙辉副团长及时命令驾驶员利用惯性向左侧停车,避免了堵塞道路影响全团行动。团长王修伦在车辆中弹后下车失去指挥。政委吴步坤不顾头部受到猛烈震荡,打开炮塔门及时排除烟雾,继续指挥部队战斗。

基指装甲输送车顶部中弹并触雷,150瓦电台被震坏,报务员李志庆在9分钟内换用15瓦电台,及时恢复了联络。基指立即接替了前指对尖兵连的指挥。担负掩护指挥所任务的4连1排在指导员董春田(408车)的带领下猛打猛冲,搜索和消灭一切可疑的目标。401车中弹后.402车抢上前来,402车发生故障,408车又冲了上去。在他们护卫下,指挥所继续前进。团基指命令坦克2营向敌猛烈射击,紧跟1营加速前进。经过1个小时激战,各坦克分队及时压制和摧毀了敌人多处火力点和工事,并主动地把损坏的车辆顶离路面,为后续部队打开了前进道路。

下车战斗的126师376团2营48名步兵于10时10分从翼侧攻占了靠松山主峰。这时,376团令该营调整部署,乘胜向东溪发展进攻。2营长即将这48名来自不同建制的战士编成3个班,分别由5连连长、6连指导员,4连1排长各带一个班,继续战斗。当进至靠松山主峰西侧山隘口北广时,遇敌重机枪和反坦克火器组成的交叉火网阻击。3个班采取交替掩护,包围迂回战术,经10分钟激战攻占了北广,摧毁无坐力炮1门,火箭筒1具和重机枪火力发射点,歼敌1个排,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3支。

376团团指率1、3营于10时30分也先后赶到靠松山与2营会合,控制了靠松山主峰及其附近诸要点,歼敌200余名。这时,126师命令376团迅速调整部署,除留一部兵力控制要点外,其余继续向东溪攻击前进。团长施连星即令1营和3营8连控制靠松山要点,其余乘胜向东溪发展进攻。部队于当晚18时到达东溪,23时进至661高地与378团2连会合。

林凤云,辽宁省安东县人(今东港市),1928年生,1947年7月入伍,历任连队指导员、政治部助理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副主任,1978年任师副政委,1979年2月17日在靠松山牺牲,终年51岁,安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林凤云副政委是整个十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两名最高职务军官之一(另一名是同在一个部队,同为副师职的赵连玉副师长)。

林凤云烈士永垂不朽!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龙州   前车   松山   越军   反击战   指导员   终年   掩护   装甲   团长   火力   军官   坦克   解放军   胸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