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方需要退出占领区,撤离重装备和人员,否则边境不会安宁

5月2日,我国外交部消息,我国外交部长于当日访问缅甸,并前往印度出席上合组织外长会议。

而在出行之前,我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举行了双边会谈。

在会议上,印度却提出要求,他们表示,我国需要退出占领区,并撤离重装备等军事力量的部署,否则边境不会安宁。

不合理要求

为什么在2020年的中印对峙后,2023年的首次会晤并没有产生好的结果呢?是问题的严重性过大还是什么原因?主要的问题是印度的不合理要求在作祟。

除了中印的会谈外,在G20外长会议上,中方和印方已经产生了共识的差距。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与我国外长的45分钟会谈中,我国外长表示出我国的开放态度,释放了友善信号。

但是苏杰生却单方面要求我国满足印度的条件,其中包括了地区撤军等不合理要求。

那么这个所谓的占领地区是哪里呢?其实是洞朗地区。该地区指的是我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

而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西与印度锡金邦相邻,向南与不丹王国相接。在战略意义上存在衔接价值。

而在印度媒体的相关发文中也表示在2017年之后,我国已经开始对这个地区进行军事力量布局。

行为虽然看起来像是在为军事冲突做准备。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正常操作。

这个地区本身属于是我国的领土,那么无论是布局军事还是布局武器,事件本身与外界没有更多的联系。而所谓占领区的说法,也是印度的恶人先告状。

2017年6月18日~8月28日,印度边防部队进入该区域驻军时间长达71天,在我方解决问题后,印度媒体便开始对地区事件进行不断的炒作。

而与美国不同的是,其炒作手段,过于低级,相关事件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舆论支持,反而在引发话题后,产生了我国媒体的下场维和。

多边维和

媒体等舆论主导者轮番上台后,紧接着我国也开始与印度展开高层连线,根本的目的是以维和的形式解决中印问题,并给到边境长期的安全环境。

但是在2023年的印度表态中,很显然的是,印度并无法接受我方的和平提议。

那么下一步会延伸到俄乌冲突的地步么?还是要看印度的态度意愿。印度与美国的行为类似,也都是以我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为导向的。

而洞朗地区的竞争也是其中之一。本质上洞朗地区属于是一个盆地,而周边多为山地,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地点。

如果印度得到了这个地区,就相当于在我国版图上开了一个口,对西藏地区的安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方驻军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地区安全,并非《今日印度》所表示的俯瞰印度等原因。

态度相左后,我国还需要继续维和么?需要,但周期并不长,维和的本意是不希望事件过多的恶化,是维护主权以及多边关系的行为。

如果印度继续坚持自己的态度,依旧维持对我国的不合理要求,那么下一步我国将从维和上升到处突。

而处突带来的后果也不是俄乌冲突的情况,而是直接的破坏结果,印度的问题将进一步增加,而我国可能仅仅受到一段时间的道德评论而已。

且没有与印度进行处突的原因,也是因为中美问题的影响大于中印问题,与印度的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印度说法

根据《今日印度》的照片内容,我国部队在阿莫楚修建永久驻地和通讯塔,并在近几个月中建立1000个永久性军营。

虽然这样的表现的确不得不引起印度的重视。但在绕开印度的临边防御工事后,也意味着,所谓的威胁利益,实际上仅仅是印度的看法。

行为本身属于是国家内部行为,并不涉及到军事事件。印度的过多拔高除了表现其存在安全意识之外,也说明,印度对事件产生了曲解。

相关文章中引用了印度军事专家对洞朗地区的战略意义看法,但是一种正常的军事部署被认定为战略部署的说法,或难以服众,中国的态度是开放的,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追求极端。

中印问题中,印度的看法很重要,但并不是完全重要,维和为的是对多边体系的支持,并不代表对印度放任不理。

印度需要清醒点,不要把竞争上升到对抗,挑错对手的对抗,很显然并不理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占领区   印度   外交部   目的   驻军   外长   我方   中方   边境   不合理   安宁   布局   态度   装备   事件   人员   我国   地区   媒体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