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大国的生产率与制造业力量对比的变化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能有很好的体验,还有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在从1932年开始的整个六年的过程中,德国成为欧洲最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这是国社党人上台之后的直接结果,该党要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决心是无止境的。国际上各种条件对他们有利,因为随着在萧条期间国际行为准则的彻底垮台,自己要生存下去就要求各国把自己的解决办法用到经济恢复问题上去。

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

在德国和日本,恢复所呈现的特殊性质已为其他大国的政府所清楚地看到,但是它们过于埋首于各自的国内问题中,以致不愿意干预,或有效地阻止这类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侵犯国际法和违反条约义务的事件。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肯,并且由于国内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不能够跟上德国的军备支出。

结果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大国关系的整个格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相对军事力量的巨大增长,主持其事的政治领导准备迟早要将这一力量用于战争。

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不是同义词,虽然后者是获致前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经济力量反映在制造业产品的数量上,无论它是否充分利用了国家可用的资源,而军事力量同消费货物与资本货物产量之间的分配具有更密切的关系。

关于1938年经济力量的状态,提出以下问题是适当的:各国和全世界从萧条中恢复得如何?这种复苏是否恢复了1929年大国的相对地位,还是使1932年的相对地位固定化了?

制造业产量从萧条水平恢复过来并未显示出一致性,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10年恢复的特点迥然不同。在恢复的时日和程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悬殊,而且1937年艰难地达到萧条后新的生产高水平之后,由于美国十分严重的不景气和联合王国及法国产量的严重缩减,世界已陷入1938年新的衰退之中。

1932年和1929年以后上述生产发展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苏联和日本的经济力量异乎寻常地增进和法国力量的绝对损失。从20年代繁荣的顶点(1929年)到30年代繁荣的顶点(1937年),苏联和日本的生产突飞猛进,而在联合王国、德国和意大利,生产只有中等幅度的增长。至于美国的发展情况,当生产刚刚超过上一次繁荣水平时,1938年的暴跌就产生了经济虚弱的情况,只有持续整个30年代的法国的虚弱情况才能与之相比。

从国际生产总的趋势的广阔背景来看,德国的成就毫不惊人。同1929年生产的繁荣水平相比,联合王国产量的增长在1937年就比德国更为明显,更不用说日本或苏联了;至于用生产的萧条水平相比,美国的恢复比率至少同德国的一样快。

不过,赋予德国经济力量以巨大意义的,最重要的是它同法国相比的相对的增进。因为在德国扩大生产的时候,法国的生产实际上是滞留在略高于萧条时的水平;当德国在1938年保持扩大产量的高比率时,在美国、联合王国和法国却发生了生产的绝对收缩。

上述生产发展与7个国家中每一国的就业水平和每人工时生产率密切相关。除了下文提到的几项保留外,后一概念粗略地衡量了每一国就业人口效率的提高情况。大致说来,1937年每人工时生产率与1929年相比,在意大利和德国约提高9%至10%;在美国和联合王国提高20%;在日本提高21%;在法国提高33%,而在苏联提高约70%。

同样,没有迹象表明德国的真正生产力或劳动效率要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好。看来情况恰巧相反,民主国家或共产主义苏联的劳动效率的增加要比纳粹政权统治下的德国为高。

现有工业能力的利用程度

在许多影响效率的因素中,只需提到少许就够了。最重要的是现有工业能力的利用程度。就生产设备利用不足可能使生产活动集中于最有效的工厂而言,每人工时的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似乎高于充分利用生产能力的情况。据估计1935年工业能力利用率,法国为60%,美国为66%,德国为76%,联合王国为80%,意大利约为80%,日本和苏联为95%至100%。除了生产能力的利用问题外,缩短工作时间可能增加了个人劳动强度因而增加了每人工时的产量。

由于进行教育和技术培训而提高了劳动技术,同样可能提高每人工时的产量;由于通过净投资而增加工具和设备,或是由于只靠折旧费的积累转化来的投资而向工人提供较好的工具,每人工时的产量也会提高。至于上述各不相同的因素哪一种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有多大,那就很难确定。因此,在解释七国中每一国增长的意义和原因中,我们只能考虑最主要的因素。

苏联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这段时期内收获了积极投资的成果。人们指出,以工业部门雇用的工人人数进行比较,1928年以前苏联的失业状况高于七国中的任何其他一国。因为没有足够的工厂和设备,所以不能吸收失业工人。但是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的费用创立了工业生产能力。

所以大约从1930年以来,阻碍产量增长的主要环节是缺乏适当的劳动力而不是缺乏生产能力。工业劳动力日益增加,其专门技术随教育的同时扩展而提高,而且正在最新式设备的工厂中被雇用,这个情况就是俄国劳动生产率巨大增长的原因。俄国劳动力的生产力的增长成为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来源。

因为1937年整个工业产量的80%是由新建或由彻底改建的工厂所生产,或许可以假定,劳动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建立在更多更好的工具和设备的净投资的基础之上的。日本也是直到1935年由于工厂的最后的扩大和现代化才造成劳动效率的提高。但是在那一年之后,新的投资没有跟上农村剩余人口继续进入工业的步伐,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厂生产能力。

由于工厂连续满负荷运转,机器难于保养,同时,又因为遇到了供应合适的劳动力的困难(必须略微增加劳动时间),1935年以后每人工时生产率开始下降。尽管如此,日本生产率的提高就像苏联一样,是1929年到1937年生产大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两国已在竭尽其可用的生产资源这一点,就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它们已获得的经济力量不可能有巨大增长。

法国和美国每人工时的高生产率,则是由一系列完全不同的情况造成的,其意义也与日本和苏联的迥然不同。法国人口增长停滞,生产能力利用率低,这就使增加现有工厂的刺激因素限于狭小的范围。在没有新的投资的情况下,劳动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耗尽工业劳动力得来的。

1937年工业部门雇用的人力比1929年减少了21%;20年代来到法国的许多移民在30年代返回自己的出生国,而许多法国人又离开城市到乡村去,所以留在工业部门的很可能是技术较好和效率较高的工人。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的其他因素包括整顿某些工厂,生产集中于最有效的工厂。

尽管每一正常工作周减少16%的工时很可能加强每人的劳动强度,但是这种以减少工时来提高生产率的有利影响似乎被相对于可以利用的生产能力而言的就业脱节所抵消。法国每人工时生产率的巨大提高依然是潜在的,这个意思是说它不反映为总产量的增长,而是被并入法国就业工人闲暇时间的增加之中了。按照总产量来看,法国在30年代从来没有接近过它在1929年实现的经济力量。因而不像日本和苏联,它拥有本应能够使它在短期内相当大地增加产量的潜力。

联合王国生产率的高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工厂的内部调整和净投资的增加。到1937年,就业水平已经超过了1929年;但是劳动时间既没有像日本那样增加,也没有像法国、美国和苏联那样减少,所以生产率的提高完全反映在总产量的大量增加上面。

在所有的大国中,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率的提高最少。两国的就业状况超过了20年代的巅峰。结果是,合适的劳动力的短缺以及原料供应的不足都使劳动效率受到不利影响。意大利从1935年起劳动效率开始下降,但是由于减少劳动时间(这很明显地增加了意大利工人的个人劳动强度)使它未曾下降到1929年的水准以下。

不过,用这种办法扩大就业的结果是,由于更充分地利用工厂而发生专门设备短缺,从而加剧了现有技术工人和材料的匮乏。另一方面,德国的劳动时间仍没有改变,而新的投资直接受到控制。确实——而这是解释纳粹德国经济复苏的最重要的一点——直到1937年年初,对工厂和设备的总投资还不足以维持工业生产能力,所以1929年以后每人工时生产率的较小提高,主要靠折旧费的再投资。

虽然1937—1939年的三年中工业净投资达22亿马克,但是这不足以使1929—1936年的八年间工业投资减少达26亿马克的情况得到弥补,而后来的投资肯定不能立刻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新投资的迟误就意味着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超过了通常的工作水平。“过去的机器通常只工作一个或两个班次,而现在〔1938年〕却常常实行三班作业;如果停顿的话,也只是短暂的间歇,用作现场维修和必要的零配件保养。”

大国制造业力量的对比

不论有些统计数据多么可疑,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的主要结论还是有效,即使后来试图作了还要精确些的统计。大体说来,与1929年相比较,30年代的工业生产能力在英国略有增长,而在日本和苏联大有增长。在其余4个国家中则没有增加。在就业状况即将达到生产潜力的限度,即现有生产能力所限定的程度之时,每人工时生产率的提高在那些工厂和设备净投资相当多的国家(苏联和日本),要比那些不这样做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更为明显。

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加上每人工时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苏联、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在1929年到1937年间制造业产量的提高。在上述四国中,为生产能力所制约的“潜在”经济力量,多多少少地得到“实现”。这就同法国和美国的情况形成尖锐对比,这两国生产率的提高完全表现在两国人民闲暇时间的增加,而在1937年两国的“潜在”力量同“实现”的力量之间还存在差距,由于产量重新收缩,这一差距在1938年又进一步扩大了。

上述生产的不同发展完全改变了大国制造业力量对比的模式。1937—1938年与1929年相比,或与萧条的1932年相比,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已经发生了变化德国的相对实力从1932年以来已有巨大增长,由于奥地利和苏台德区并入帝国又进一步得到增强,所以在1938年大德国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它的生产超过法国和联合王国生产总和。这两个国家在20年代后期所共同享有的对德国的力量优势已经失去了。

更富有意义的是苏联在大萧条时期在大国制造业中的级别跃进到第二位,因为它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一旦取得这样的地位,它就不可能回到萧条以前的状况了。虽然它在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1937年)只生产了美国产量的2/5,却超过了德国产量的1/4。有许多具体迹象可以证明它的伟大的成就。

例如在1937年,苏联制造的汽车同德国相等,棉纱是德国的2倍,皮鞋和卷烟也是2倍,而拖拉机则6倍于德国。或许在它的进展中最令人惊讶的特点是,就已查明者而言,是每一个就业的俄国工人生产率相当于,甚至高于一个英国工人或德国工人的生产率。

但是德国人和任何别人都没有过分担心俄国的力量。他们同意斯大林的看法(这种看法表明俄国人自己对自身的力量不抱幻想)。这个看法是:

一个国家工业的经济力量表现形式,不是不顾及人口多少的一般工业产量,而是工业产量同每一人口的消费量直接关联。

关于总人口中每人生产的制造单位,苏联远远落后于更为成熟的工业国家。


上述比率说明,对于苏联、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来说,将省下来的工业资源用于建立军事力量,要比美国、联合王国和德国困难得多。确实,因为在1938年,仅次于美国的大德国实际生产的制成品按人口平均计算要比联合王国及其4个自治领的总和还要多,或是比联合王国与法国的总和还要多,它有资格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二个最强大的工业国,是拥有巨大军事潜力的国家。

参考资料

索洛蒙·法布里肯:《美国工业的劳力节省,1899—1939年》(Solomon Fabricant:Labor Savingsin American Industry, 1899—1939)

国家经济研究局,不定期刊物第23号(纽约,1945年版),第46页。

克拉克:《经济进展的条件》,第4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生产率   联合王国   苏联   力量   工时   法国   德国   日本   大国   制造业   产量   年代   世纪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