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让李存勖占领广袤领土,对老百姓的剥削压榨,李存勖失去人心

李存勖的出身、性格、以及灭梁入汴前的人生经历,妥妥的偶像剧大男主剧本,受人追捧并不奇怪。然而历史远比偶像剧来得残酷, 所以他的形象虽比历史上的开国君主更加鲜活特殊,但终究注定失败。军事冒险主义让李存勖占领了广袤领土,然而其不顾下属意愿、不顾士卒疲惫、对中原与山西老百姓敲骨吸髓式的疯狂剥削压榨,使得李存勖迅速失去人心,包括李家三代经营的太原,早已人心不在了,最后身死族灭。
李存勖(885-926年),山西太原人,小名亚子,后唐太祖武皇帝李克用长子,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继晋王位后,喜爱亲临一线,以勇猛善战闻名,又长于谋略,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西服岐秦,生前统一大部中国,开启后唐中兴霸业。世人论五代诸帝皆以庄宗武功最盛,梁太祖梁太祖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也出生在武将世家,父亲是唐末著名军阀——河东(今山西)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当时正是天下三十六节度使军阀混战和黄巢大起义席卷全国的动荡时代。少时就与众不同,从不循规蹈矩,他丝毫没有把任何礼仪举止放在心上,对于读书之类的功课更是不屑一顾,经常游手好闲,四处寻衅滋事,上树下河,打架斗殴。

李存勖李存勖十一岁时,随父向唐昭宗报功。唐昭宗非常欣赏李存勖,轻抚其背部,道:“我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对我大唐尽忠尽孝啊!”后来,唐昭宗还对人称赞“可亚其父”。意思是说,李存勖能超过其父亲,使父亲屈居亚军。李存勖遂得绰号:“李亚子”。

二是所处环境类似,信长刚继位就面临着内忧外患,内部是自己的亲弟弟另立山头,在一些家臣的拥戴下妄图推翻他,外边则强敌环伺,今川、武田、三好、斋藤每一个都不好对付,而信长则先雷厉风行的处理了内忧,进而抓住机会,在桶峡间合战中抓住战机,一举扫除最大的威胁——今川义元,建立起令人刮目相看的功业。李存勖上位之初凶险甚于信长,内部他叔叔想夺他晋王之位并擒他母子作为进献之礼投降后梁,父亲的亲兵猛将都掌握在元勋宿将手里,连五代第一猛将——飞虎将李存孝也不在人世,外部,后梁正围攻晋阳门户璐州,而过去的盟友刘守光父子也忘恩负义,做了中山狼,蚕食北方,威胁李存勖的侧后,种种险象,年少的晋王是否能否面对?而历史总是在绝境中转折:如五代十国之最著名战役——璐州之战拉开了序幕:

公元908年,飞豹将李嗣昭已经困守孤城一年有余,而此时他还不知道晋王李克用已经去世,而朱温已经在前一年接受了禅让,灭了300余年的李唐王朝,登基坐殿建立了“梁”,面对城外梁军壁垒森严,围城夹寨水泄不通,一丝绝望涌上心头。5月1日凌晨,大雾笼罩下的三垂冈,忽然杀声震天、千军万马有如天兵降临杀进夹寨,梁军顿时全线崩溃,为首一马当先之人正是刚继承王位的晋王李存勖,李嗣昭喜极而泣。听到前线消息的梁太祖朱温半晌无言,只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从此上天的眷顾似乎也开始倾斜向晋,李存勖迎着朝阳,开始他十九年跌宕起伏的霸王之路!

李存勖也是这样的性格,以除旧革新为首务,先重用汉军名将周德威、史建塘、符存审、郭崇韬等,消除藩汉隔阂,后整肃吏治、减少赋税、昭雪冤狱、明令法规,于是领内大治。李存勖也是从接手父亲给他的一个半州,十九年沿着黄河两岸,与后梁朱温父子两代大小百战,通过潞州之战、柏乡之战、河朔三镇之战、桀燕幽州之战、魏州之战、幽州保卫战、奇取大梁之战。终于击灭后梁,夺取中原,威震天下,并顺手消灭了割据四川的前蜀政权,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唐庄宗的近臣多数逃逸,仅庄宗率十几个人抵抗。混战中,庄宗被乱箭射中,伤重死去。最后,一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乐器,放在庄宗的身上点火,焚尸而去。史称兴教门之变。李存勖《一叶落 》:一叶落,搴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李存勖的人生阅历和游历疆域就大的多,北踏燕山万里长城、西至戈壁楼兰王室、东临碣石夜观大海,南跨黄河饮马长江。中国的山河壮丽,关山之险尽收眼底,这也就培养了我们民族性的中博大恢弘的一面。我想日本信长的野望可能会望洋兴叹。

庄宗死后,后唐明宗是个比较软弱的统治者,不但没能进一步统一,而使得已经回归中央之手的四川再次分裂,建立了后蜀割据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而李存勖生前臣服中央的十国政权又恢复到分裂状态,对中国大一统进程造成了阻碍。

最后,穿越过历史长河来到公元9世纪有谁可曾记起在辽阔的北方草原,曾有一个风华正茂的中年,迎着朝阳,纵马驰奔,完成先父遗愿,二十年流不尽英雄血,终于击灭强敌,吞取关山五十洲,手指向天,志得意满的天子——后唐庄宗李存勖?

李存勖为晋王时,喜欢赌钱玩乐和赏赐伶人,开销巨大,就想向管理府库的张承业索要钱财。张承业虽是宦官,却是先王李克用遗命指定辅佐李存勖之人,所以他不好意思直接开口。

于是李存勖把张承业喊到存钱的府库,请他喝酒,酒过三巡,让儿子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助兴。

晋王公子的舞蹈当然不能白看,张承业便将自己的玉带、马匹赠给李继岌。

李存勖指着府库里的钱堆,对张承业说:“和哥(李继岌小名)没有钱花,七哥(对张承业的敬称)就给他这一堆吧,玉带和宝马算不上值钱的东西。”

张承业说:“郎君的‘缠头’出自我的俸禄。这些钱是大王用来养战士的,我不敢将公物当作私礼送人。”

李存勖不高兴了,心想我为了搞点钱,连亲生儿子都叫来给你表演了,你这老家伙还不给面子?便借着酒醉呵斥张承业。

张承业并不退让,说:“臣只是一个宦官,没有后代。省钱并不是为了子孙,而是为了大王的基业。否则您要取钱,与我有什么相干!不过将来财尽民散,就一事无成了。”

被驳了面子的李存勖恼羞成怒,终于露出纨绔本色,让随行的人取剑,做势要杀张承业。

张承业拉着李存勖的衣袍,哭道:“老奴受先王遗命,誓要为国家诛杀汴贼。若因为大王节省国库财物而被杀,不会愧见先王,请您杀了我吧!”

李存勖并没有真的喝醉,当然也不会丧心病狂地下手杀害这位对他忠心耿耿的大管家。只是此时场面尴尬,以他的傲慢性子,一时半会下不了台。

他的生母曹太夫人听说了这事,连忙派人召他回去。李存勖素来孝母,后来他称帝,甚至违背宗法传统尊生母曹氏为皇太后,而让嫡母刘氏屈居皇太妃。

此时曹太夫人发话,李存勖便顺坡下驴,对张承业磕头道歉:“今日酒喝多了,冒犯七哥,太夫人一定会责怪我。还请七哥与我痛饮,为我分解一番。”他连饮四杯,又向张承业劝酒。张承业却不肯饮酒。

李存勖回去后,曹太夫人派人转告张承业:“小儿冒犯了您,我已经责打过他了,您先回府吧。”次日,曹太夫人又与李存勖亲自到张承业府中慰劳。

按《资治通鉴》,上述之事发生在917年,李存勖时年32岁,已经做了整整八年晋王。八年内他平定内乱,夺取幽州,攻略河北,击退契丹,下辖的势力和建立的功业都已经超过乃父李克用。

但若看他府库索钱的言行手段,哪里像是已过而立之年的一方霸主,分明是个轻佻傲慢的纨绔恶少,贪财而且滑头,但是良心未泯,尚知是非。

如此言行,简直不像是正史所载,更像是三流古偶剧里编出的脑残桥段,但这偏偏真的发生在李存勖的身上。

后人对李存勖的印象及评价,多如欧阳修《伶官传序》所言,前期忧劳兴国,后期逸豫亡身。殊不知这是欧阳修为了阐述“盛衰之理”,刻意为李存勖营造出来的形象。

历史上的李存勖,灭梁之前就是一副纨绔性子,很少忧心操劳,一直贪玩任性,更视战争如儿戏,仿佛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他打仗常常亲自冲锋,置自身于险境。大将符存审为此劝谏,他表面听从,但趁符存审不在,又策马跑出军营,还对左右侍从道:“这老头子妨碍我玩耍。”

胡柳陂之战,大将周德威建议李存勖按兵不动,先以小股骑兵骚扰,待其疲乏不堪时再发动进攻。

李存勖却个人英雄主义爆棚,认为两军对阵,避而不战非豪杰所为。他当先出击,周德威只得随从。结果晋军大败,周德威死于乱军之中。

不过他的军事天赋实在卓绝,夹河之战中敏锐地从危机中捕捉到一线胜机,力排众议奔袭汴京,一战灭梁成就大业。

历来成大业开新朝者多是深谋远虑、心志坚毅之辈,像李存勖这种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却极罕见,这让他身上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长不大的公子哥儿可以凭借天赋和运气一时赢得天下,但这般心性终究坐不稳天下。

李存勖灭梁后,割据一方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亲自到洛阳朝觐。返回荆南后,他对手下说:“新朝历经百战,方才平定河南。皇帝便竖着手指,对功臣夸耀道:‘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一来,灭梁之功归于皇帝一人,臣僚将佐又有什么功劳可言。功臣对此莫不寒心,我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果然不出三年,李存勖便死于兵乱,时年四十三岁,其子李继岌亦自缢身亡。兴亡之速,让后人无限感慨,总想找出盛衰之理。

其实没什么大道理,他的成功,是一个天资卓绝的公子哥偶然的成功;他的失败,却是一个贪财爱玩的纨绔子弟必然的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契丹   关山   太夫人   后梁   后唐   纨绔   先王   节度使   幽州   人心   太祖   广袤   领土   老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