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神秘的砖,为何在嘉峪关城墙安放了600多年?

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明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座黄土夯筑的关城充满了建筑智慧,是明代长城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军事关隘之一。

作为和山海关遥相辉映的“边陲锁钥”,嘉峪关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一起跟随“问不倒的讲解员”张晓燕走近嘉峪关的神秘“定城砖”↓↓↓

01

“定城砖”与一座城

来到嘉峪关,你能清楚地看到一块带着神秘色彩的“定城砖”↓‍

△安放在嘉峪关关城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定城砖”

这块砖的秘密要从嘉峪关的修筑说起。651年前,征西大将军冯胜奏报朝廷要在嘉峪山西麓这处易守难攻之地选址建关。

然而,要在材料短缺的茫茫戈壁里建一座关城难度非常之大,全国数百名能工巧匠纷纷献计献策。

相传精通九九算法的工匠易开占承担了建造重任。他不仅设计出了整座关城的图样,更精确地计算出了需要用99万9999块砖。然而没有人相信这么精确的数字。

负责的官员在批砖的时候悄悄多放了一块砖,并要易开占立下军令状:完工之后无论是多一块砖还是少一块砖都要砍他的头。

竣工之日,砖果然多出了一块。易开占深思熟虑后从容地拿起多出的砖头放在了西瓮城门楼后檐台处并大声说:“此乃定城砖,若无此砖,此关不保”。

△嘉峪关关城

这块“定城砖”不仅让人感受到嘉峪关关城的精湛工艺,还有着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

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老先生生前为这块“定城砖”写了一首词《归塞北》:“嘉峪关,规划尽周完。巧匠精心勤运算,良工用料不严宽,只剩一头砖。”

02‍

“讲”不完的嘉峪关‍‍‍‍‍

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曾经的嘉峪关每日鸡鸣开始通关,车水马龙,至今在正门门洞下方还可以看到很深的车辙印记。如今的嘉峪关依然门庭若市,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夕照雄关‍‍‍‍‍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馆员张晓燕从2002年开始在嘉峪关从事讲解工作,至今已满21年。她说每当给游客讲解时,看到游客眼中闪烁的光亮,就是她最自信的时刻。

△张晓燕在嘉峪关关城之上

为了讲好嘉峪关、讲好长城的故事,张晓燕翻阅了无数文献资料,记下了近三十万字的笔记。她的讲解内容从不固定,而是通过观察游客的兴趣随时调整,因此她也成了大家口中“问不倒”的讲解员。

她说嘉峪关的故事讲不完,她要一直讲下去。‍‍‍‍‍‍‍

张晓燕:我感觉自己的前世就是城墙脚下的一抔黄土,我从来没有把嘉峪关只当作一个冷冰冰的建筑。它的历史、背后的人物以及蕴藏着的古老智慧都十分生动丰富。

03‍

“瓮中捉鳖”与长城防御体系有何关联?‍‍‍‍‍‍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带,南枕祁连山山脉的文殊山,北倚连绵起伏的黑山,关城雄踞在两山之间一片15千米的开阔地上。

△嘉峪关关城北连黑山悬臂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说,在万里长城的数千座关隘当中,嘉峪关关城现在是保存最完整的雄关之一。

嘉峪关关城的城墙由黄土夯筑,总面积33,500多平方米,有东西两座城门,光化门和柔远门,门外均有瓮城,与主城门错位。

△雪中嘉峪关

要想攻打嘉峪关的城门,首先要把瓮城的城门打开。瓮城很小且四面都有驻军。即便瓮城城门被攻克,进来的人数也不会太多。位于瓮城四面的士兵可在上方射杀敌人,将城门夺回。

董耀会:这就是我们说的“瓮中之鳖”,瓮城就是“瓮”。长城所有的城都有瓮城,这也是长城的一种防御手段。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刘黎 章成霞

记者丨周益帆安文剑

图片丨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李巍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嘉峪关   嘉峪关市   黑山   万里长城   关隘   讲解员   雄关   长城   城门   城墙   多年   游客   神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