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被美国海关扣留,送出6800美元,保住了神秘小药盒

1957年,海关检查现场,中国女人的6800美元被无情扣下,行李箱被翻烂,只留住了手里的小药盒,她却如释重负,心中狂喜。怎料,就是这个小药盒,发挥了巨大作用,海关的举动,让美国后悔不已。


这个瘦小的中国女人,就是有着“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之称的林兰英。


作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个女博士,她早已登上美国的监管名单。

可她却机智地避开调查的视线,和狡猾的海关周旋,冲破层层防线。


将价值20万美元的硅单晶和锗单晶带回祖国,她是怎么做到的?


一、富裕人家的大小姐,却为求学绝食3天


1918年,林兰英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大户人家,在当地,流行这样一句话:“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所以,家境殷实的林家,并不希望她读书。女孩子,只要会做饭,能生孩子,照顾家人就够了。


作为家中老大,她6岁就开始学做饭,照顾幼小的弟弟妹妹。


然而天资聪慧的林兰英,不想像母亲一样,平庸的度过一生,她想读书,想看外面的世界,更想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唯有读书,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尽管林兰英成绩优异,可是父亲并不同意她读书,女孩子读书,丢脸面。


7岁的林兰英闹起了绝食,3天滴米未进,直至晕倒。


父亲实在于心不忍,终于点了头。


林兰英终于可以重新上学,她格外珍惜机会。于是刻苦求学,连拿12个第一名,成为了莆田地区最优秀的女学生。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州协和大学。


当时,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学子,公派留学,林兰英获得了宝贵的名额。


彼时,同龄人早已结婚生子,而林家没落,林兰英还要继续读书,家中老人坚决反对。

可林兰英早已在读书中找到自我,怎么肯嫁做人妇呢。


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林兰英踏上了去美国留学的飞机,母亲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戒指,给女儿换来了生活费。


去的路上,林兰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不辜负祖国母亲的栽培,不辜负母亲的鼎力支持。


1951年,林兰英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位女硕士。1955年,她又成为该校第一位女博士。


一毕业,林兰英被高薪聘请到美国索菲尼亚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年薪10000美金,这在当时,如同天文数字。


而林兰英确实值得,没多久,林兰英便解决了索菲尼亚的技术卡点,成功研发出硅单晶。这项技术直接让索菲尼亚在全球同类公司中成为佼佼者,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当时,国外关于半导体的研发,如火如荼。


可国内,硅单晶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一想到这,林兰英心急如焚。


二、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只因一句“祖国需要你”


1957年,林兰英收到一封信,母亲的家书里,有一串小字,让林兰英热泪盈眶:“祖国需要你”。


祖国的召唤,让林兰英兴奋地几晚没睡,必须回国。


可是具体操作,林兰英犯了难,学成归国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因为不是没有先例,严重点,很有可能被关起来。


林兰英绞尽脑汁,决定以母亲生重病为由,争取回国。


连夜准备好行囊,备好为祖国准备的厚礼,和所有积蓄6800美元,时刻准备回国。


可是,林兰英早已登上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重点拦截名单。


林兰英到处托人买机票,都没有成功。


索菲尼亚公司得知林兰英要离职,下决心留住她。于是再次提高薪金,可林兰英却不肯,这里赚20000美元,也不如国家给的207元更有意义。


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林兰英获得一张船票。


海关检查时,看见重点检查名单中林兰英的名字,便开始找茬。粗暴地翻烂了整个行李箱,衣服每一个角落都被摸了个遍。


最终,信封里装着的6800美元,和一个透明的小药盒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盯着小药盒,林兰英后背出了汗。


故作轻松地说:“美元是我全部收入,药盒里是普通的升糖药,你们需要就拿走,但是钱必须给我留下。


工作人员被林兰英的避重就轻给迷惑了。


明晃晃的美元,让工作人员根本挪不开眼睛。于是故意刁难,要进行新一轮搜身。


此时,林兰英拖着哭腔:“这钱是给我母亲治病用的,不要再难为我了。把钱给你们,放过我吧。”


这笔巨款正中工作人员下怀,几个人忙着分钱,哪还有精力再管她。


临行前,把支票换成现金,是林兰英的小心机,她用全部身家,赌一次机会。


林兰英紧紧握住小药盒,万分激动地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小药盒里,是价值二十万美元的硅单晶和锗单晶,正是自己准备给祖国的厚礼!


三、艰难回国,诱惑重重


经过37小时的漫长路程,林兰英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


得知林兰英回国,国内的高校、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高薪聘请这位“科技女神”。爱国侨胞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希望能够邀请林兰英担任物理系任教,薪资丰厚。


可林兰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回国的使命:填补祖国半导体领域的空白,赶超发达国家。


婉拒一切邀请,林兰英一心铺在了研发中。第二年,由中国制造的第一根硅单晶问世,看到成品,林兰英的眼眶湿润了。


长期高负荷工作,让林兰英得了急性腹膜炎,紧急入院。


康复后,她立刻重新投入工作中。


日本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两泽润听闻研发成功,特意带来一件当时最流行的索尼录音机拜访,希望能够得到一点点废弃的半导体材料,可一向好说话的林兰英却拒绝了。


她说:虽然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成果的应用则有极强的国家利益背景。


在她心中,国家利益始终高于一切。


四、终生未婚,为半导体事业“碰硬”到底


为了赶超进度,林兰英将研发重心放在了应用更为广泛的砷化镓上。


但是,研发砷化镓也是各国研发重点,已经困扰各国40多年,一直没有突破。


而林兰英却偏要“碰硬”,啃掉这块硬骨头,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将会有质的突破。


砷化镓在地面进行提炼时,由于重力作用,熔体材料和反应容器间不可避免会接触,这就造成难以克服的杂质玷污。


林兰英另辟蹊径,既然重力影响实验,那没有重力,会不会提高纯度?


于是林兰英创造性地将实验放在了太空。


1987年,载着砷化镓材料的中国第九颗人造卫星返回地面,同时带回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实验成功,在太空生长的砷化镓缺陷比地面低200倍,这项突破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保守估计,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


放眼全世界,至今中国也是唯一获得这项实验成功的国家。


在林兰英“碰硬”的精神下,在这场半导体材料的赛跑中,中国名列前茅。


那些曾经轻视我们的国家,都心服口服,尊称林兰英为“中国半导体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


享誉全球的林兰英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但是她生活非常朴素,一家大型电子公司,邀请林兰英做顾问,天价佣金,林兰英摆手说:我不做这个新摊子的招牌。


在她心中,国家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个人名利都是身外之物。


为了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当中,林兰英终生未婚。

2003年,85岁高龄的林兰英躺在病榻上,却惦念研发进展,临终前,她无不遗憾地说:“再给我10年,我会将砷化镓做得更好。


直至今天,林兰英研发的高纯度砷化镓依然被大量用在手机核心电路上。


她的研发团队仍保持着很多“全球第一”的记录。


时光流逝,林兰英的名字却被很多人淡忘,但是在科技兴国的今天,林兰英不该被遗忘,她的奉献和成绩是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海关   美元   半导体   中国   太空   祖国   中国女子   母亲   神秘   半导体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