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北京街头的店铺,门面非常精致。105年前的北京什么样?相信大家都从影视剧、小说、历史著作中看到过老北京的面貌。今天,我通过一组拍摄于1915年的老照片,带大家直观感受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古都风光。照片是美国摄影师Donald Mennie的作品。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站在景山上俯视紫禁城。这时候的紫禁城由溥仪小朝廷和民国政府共同管理。具体来说:乾清门以北的区域,仍由溥仪“统治”;乾清门以南的区域,由民国政府管理。在清朝,乾清门是内廷和外廷的分界线。内廷指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外廷指群臣等待上朝和办公议事的地方。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西苑瀛台。瀛台四面环水,风景秀美,本是清朝皇帝、皇后听政、避暑和居住的处所,但是慈禧太后却把它变成牢笼,软禁了光绪皇帝达10年之久。无独有偶,1913年10月起,袁世凯也曾将副总统黎元洪安顿在此,予以监视。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鼓楼。鼓楼就是早晚敲鼓向百姓报时的建筑,与钟楼相配合,约略等于一座大闹钟。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快慢相间计六次,共一百零八响。在这张照片中我们隐约可见二楼大门内的主鼓,它周围有群鼓二十四面。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北京内城一条大街,路面平整,行人不算多,你能认出是哪一条街吗?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北京内城北垣德胜门附近的街道。不远处可以看到德胜门城楼,楼顶及重檐已有破损,1921年被拆除。明清时期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取“旗开得胜”之意。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街道上的小吃摊。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常常浓墨重彩地描绘老北京的小吃,光看那些文字就能让人流口水。据说北京有小吃大约二三百种,融合了汉、蒙、满等多民族风味以及明清宫廷特色。民间流传着老北京小吃“十三绝”的说法,分别是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城门附近运送货物的骆驼队。骆驼与老北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市民盖房的石灰、冬天烧的煤炭、御寒穿的毛皮、做饭用的食盐,全是由骆驼从外地运来的。进出京城的骆驼队,短途行至西郊的门头沟、磨石口,长途可达蒙古、青海。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民国军队士兵。民国初年的主力军队,都是袁世凯在清末练出来的新军。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北京大街上满载货物的马车,前方是永定门。这条路应该是永定门大街,位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主干道。大家看路面,浮土可没脚踝,起风的时候必然是沙尘迷眼,下雨的时候又是泥泞不堪。

1915年北京老照片:俯看紫禁城,街头小吃摊,城门下的骆驼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紫禁城   德胜门   门头沟   北京   鼓楼   小吃摊   京城   城门   明清   民国   小吃   皇帝   街头   骆驼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