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累累的殖民贩子:他以一己之力,加速沙皇俄国吞并远东的进程

俗话说,“敌人的英雄就是我们的敌人”。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近代史上满清和沙俄签署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丢失了外东北大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深深的耻辱。

很多分析者认为,外东北的丢失,直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导致出海口的丧失,东北亚方向彻底沦为战略守势,在中俄边界领土主权归属谈判划定前,我们面临巨大的北方军事压力。

在这一历史进程之中,除了人们痛骂满清腐败无能外,不得不提到主导这一变局的一个关键人物。

这个人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十分陌生,今天鲜有人知。但他在俄罗斯却家喻户晓,誉为“民族英雄”。

涅韦利斯科伊纪念邮票

俄罗斯有以他命名的海峡、海湾、山峰山和城市,并建有其纪念碑。俄罗斯(前苏联)海军甚至有以他命名的军舰。俄罗斯人给他撰写传记、诗歌,赞美他“开疆辟土”的丰功伟绩。

这个人就是俄罗斯人眼中的英雄,我们眼中的殖民贩子,沙俄海军军官根纳季·伊万诺维奇·涅韦利斯科伊(1813-1876)。

19世纪初,当时的俄罗斯是沙皇彼得一世统治。

沙皇彼得一世

在经历了俄国历史上几任对领土扩张“疯狂执着”的沙皇野望和付之行动后,俄罗斯的欧亚版图急剧扩大。

1813年,根纳季·伊万诺维奇·涅维尔斯科伊出生于俄罗斯一个小镇家庭。

涅维尔斯科伊雕像

和镇上的孩子普遍习惯于试图融入传统欧洲社会的文化、习俗不同,涅维尔斯科伊总是对神秘的东方充满兴趣,他不但热衷探寻帝国境内黄种鞑靼人的饮食习俗,而且在读书期间阅读了一些西方探险家关于远东的书籍。

通过这些,他内心充满了对“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远东地区的憧憬,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去看看这些地方,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以说,另类、与众不同的涅维尔斯科伊从小就烙下了“向东看”的心灵印记,这种印记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直到梦想成真。

1830年,17岁的涅维尔斯科伊考入首都圣彼得堡一所中学,这所中学是沙皇彼得一世为培养俄罗斯海军后备军官而设立的初级学校。

由于当时的俄罗斯受到传统欧洲的影响,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海军军官的地位和待遇非常高,一般高级军官都由贵族担任。

虽然涅维尔斯科伊出身并非名门勋贵,但是在圣彼得堡海军武备中学的这段经历,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得以接触沙俄时期的上流社会,特别是军事贵族圈,为以后积累人脉、并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基础。

在圣彼得堡海军武备中学学习期间,涅维尔斯科伊系统学习了航海、造船、射击、体能、战术等课程,并于1832年顺利毕业。

1832年毕业后,由于他在中学期间的成绩优越,很快又被推荐至该校开办的高级训练班深造,作为帝国海军重点后备军官培养。

在高级训练班深造期间,适逢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向西看还是向东看”的大辩论,彼得一世刮起的这股双头鹰旋风,吸引了军校无数学员的热烈讨论。

当时的传统意识中,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是欧洲民族,无论是种族特征、宗教信仰、治理体制、文化背景,都与传统欧洲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主张深度融入欧洲事务,参与欧洲各国的争霸。

他们对遥远的东方不甚了解,也普遍没有兴趣。事实上,近现代俄罗斯都相当程度地主动介入了欧洲各国争斗,并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

涅维尔斯科伊虽然也赞同向西看的合理性,但他坚持近代俄罗斯的历史和东方民族息息相关,特别是蒙古人的影响,威胁和机遇同样来自东方,也要积极向东看。

在和老师、同学的辩论之余,他得知沙皇彼得一世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沙皇在圣谕中数次提及远东阿穆尔河(黑龙江)及其河口对俄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涅维尔斯科伊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意识到远东问题可能是未来俄罗斯的战略突破口,他研究了大量有关远东地区的文献和信件,并积极请教从远东“探险”回来的人们的看法。

从涅维尔斯科伊对远东问题的研究中,他发现相关文献和探险者的描述“相当混乱和模糊不清”,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而且很多地理细节没有被发掘。

而这时候远在西方圣彼得堡的他,只能默默关注着千里之外遥远的远东而别无他法。

1836年,带着疑惑困扰,也带着勃勃雄心,他从高级训练班毕业,年仅23岁。

1847年,34岁的海军大尉涅维尔斯科伊不顾家人的反对,在同学的疑问眼神下,主动要求去远东服役,被任命为即将建造的“贝加尔湖”(中国史籍中苏武牧羊的“北海”)号运输船舰长。

贝加尔湖风景

俄罗斯当时的运输船均为木制,吨位不到百吨,船员满编制20-30人左右。

“贝加尔号”运输船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往远东地区运送各种军用物资的任务,这船只有春夏能开,漫长的冬季只能在河港停泊。

在船只建造期间,涅维尔斯科伊严格遵守俄国海军的操作手册规定,严抓船员的军事训练,对夜不归宿的酗酒、嫖娼的士兵毫不留情地鞭挞惩罚。

他通过仔细研读航海日志,发现到过远东地区的海军军官地理描述相当不清晰,和这些人的结论不同的是,他认定阿穆尔河(黑龙江)一定有船只的出海口。

1849年春夏之交,在请示上级获准同意之后,他率领“贝加尔湖”号运输船出发,沿途无暇顾及迤逦秀美的风景,涅维尔斯科伊在舰长室测绘地图,并详细标明参数。

乍暖还寒的俄罗斯,绿色斑斑的广袤大地。“贝加尔湖”号运输船走走停停,船员在夜间进入梦乡之时,被此起彼伏的狼群嚎叫声惊醒。

涅维尔斯科伊难以入眠,在舰长室彼得一世的戎装油画肖像前,想起临行前,海军总参谋长缅希科夫公爵的训斥:

“你的主要任务是到勘察加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确保运输军用物资到位!中间不能出任何差错!”

至于测绘鄂霍次克海西南岸到阿穆尔河口的航道以及考察阿穆尔河口以及萨哈林东北岸的问题,只有完成任务后才可以便宜行事!

不可能有多余的军费!你自己想办法!

“记住!测绘中国的河流不要引起冲突!我们和满清是有协议的!还有,根据情报,这些地方是有中国军队驻防的!”

缅希科夫公爵日子不太好过,面临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压力太大了,不太想惹事,特别是鸟不生蛋的远东,和我海军有什么关系呢。

涅维尔斯科伊知道,外交大臣涅谢尔罗捷可是缅希科夫公爵的治理宿敌,在沙皇面前弹劾过海军多次,说动辄轻启战端,造成外交上的被动。

财政大臣也不同意拨出多余的款项支持海军,毕竟俄罗斯本质上还是一个陆权国家,军队主要重心在欧洲方向呢。

缅希科夫公爵在一开始就拒绝了到达勘察加后,乘“贝加尔号”运输船前往阿穆尔河(黑龙江)口湾进行测绘的请求,但经过反复游说和内务大臣的运作,虽然最后得到勉强答应,但是对时间和军费都做了相当的限制。

只给1年的时间!只给1年的军费!

来回运输物资都要半年时间!其余时间只能等漫长冬季过去!

想到这些,涅维尔斯科伊越发难以入睡了,只有喝几杯伏特加,看着地图发呆。


1849年5月,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军用码头。

日夜兼程,紧赶慢赶,在冒着夜间航行的巨大风险下,“贝加尔湖”号运输船终于完成了运输货物的任务。

比预计的航时,整整提前了3个月!涅维尔斯科伊现在手里有整个夏季的时间可以自由掌握。

为了这提前的3个月,舰长涅维尔斯科伊已经鞭子抽死了7、8个船上辅兵农奴,原因是“懒惰、肮脏”,尸体全部扔到泛着冰渣的河流之中。

衣衫褴褛的船员个个眼带红丝,从观刑的瑟瑟发抖到抵达时的欢喜雀跃,期间的转变,不过是几瓶伏特加的事儿。

在军用码头附近的小酒吧内,浓妆脂粉的莺莺燕燕和歪歪倒倒喝得烂醉的船员,互相交流着暧昧的眼神。

舰长涅维尔斯科伊找几个腰围水桶粗的壮妞“聊天”之后,立刻恢复了理智的头脑。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决定采取行动,自己承担风险,开始对阿穆尔河(黑龙江)口的考察活动。一想到多年的梦想即将成真,不禁又多喝了几瓶伏特加烈酒。

1849年6月,在岸上补给完毕后,“贝加尔湖”号运输船抵达萨哈林东岸。

经过多天的航行,从阿穆尔河(黑龙江)口湾的东北面,在运输船和舢板上开始对河口湾进行测绘。

测绘之中,舰长涅维尔斯科伊发现自己原来试图对整个河口勘测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错综复杂的浅滩、深浅不一的航道,加上运输船的航行能力,事实上做不到。

作为一个职业的海军军官,舰长涅维尔斯科伊在海军后备学校受过的专业教育发挥了作用。

为了加快勘测进度,他将运输船的船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一支舢板在东西南北方向探测。

这一日,一个向西的小组回来报告说,有一条浅滩航道可以绕过通往深水,于是舰长迅即下达命令绕过浅滩,在水深8~9米的情况下驶入河口湾。

与此同时,另一个小组发现萨哈林海岸捷巴赫岬附近有大量水流涌出的海湾,舰长涅维尔斯科伊在反复观察和确认后,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阿穆尔河(黑龙江)口。

消息传出,运输船上欢喜鼓舞,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

“上帝啊,陛下啊,终于找到了!我终于找到阿穆尔河(黑龙江)口了!”

是夜杀牛宰羊,运输船停靠岸边燃起熊熊的篝火,河对岸林子里面的额罗春人闻到飘过来的浓烈酒气。

1849年7月,“贝加尔湖”号运输船绕过捷巴赫岬进入阿穆尔(黑龙江),行驶到河左岸的库艾格达岬便转向右岸,又顺着河流驶出河口,进入河口湾。

沿着大陆海岸到达了鞑靼海峡最窄的地方。在大陆的拉扎列夫岬和穆拉维约夫岬与萨哈林的低矮的波哥比岬之间,涅维尔斯科伊发现了一条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宽7公里、水深6~14米的海峡。

通过这条海峡继续南行,抵达了拉比鲁兹和布罗顿曾经从南面到过的地方。“贝加尔湖”号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萨哈林是一个岛屿。

命运弄人。

历史虽然有着其必然性,但大多数历史事件确实有偶然因素。

大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之中当然具有决定作用,但小人物也不可以忽视。

19世纪中叶的蝴蝶闪动了下翅膀,改变的不仅仅是中俄两国的远东命运。

小人物涅维尔斯科伊的一次执着或者秀逗,小破船“贝加尔湖”号的使命或乱入,直接改写了以下俄国对远东的判断:

  1. 阿穆尔河(黑龙江)口湾通航问题已经解决,可以通往大海,东北亚多了一个出海口;
  2. 阿穆尔河(黑龙江)没有中国驻军,也没有堡垒和军舰出现。河流两岸也没有看见典型的满洲人,属于“无主之地”。
  3. 阿穆尔河(黑龙江)附近是有广阔海湾存在,可以为帝国舰队提供驻扎地和军港。

1849年8月,在为期3个月的勘测后,“贝加尔湖”号考察任务结束返航。这一结果催生了中俄边界此后变化的开端。

阿穆尔河(黑龙江)江景

时至今日,即便是通读涅维尔斯科伊的回忆录,我们也很难找到“贝加尔湖”返航途中的具体历史记载,特别是舰长本人的心路历程。

对于涅维尔斯科伊来说,可能想的最多的是这次的功劳,应该可以得到皇帝陛下的恩赐,至少可以晋升校官了吧,仕途可期啊。船员想的更多的是可能会有金币钱财赏赐。

事情很有戏剧性。

就在“贝加尔湖”号上下想着升官发财的时候,俄国内部的高官们对小破船的考察结果持有怀疑否定的态度。

主导者当然是海军的死对头外交大臣涅谢尔罗捷。

他轻蔑地认为涅维尔斯科伊撒谎,俄国和西方探险家几十年的远东考察结论怎么会轻易被推翻呢。一定是海军小子“滥冒军功”,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即便是阿穆尔河(黑龙江)可以通向大海有出海口,中国人怎么会不驻扎军队防范呢。

舆论汹汹,弹劾的奏章雪花般飞向彼得一世的案头。

质疑者主张严惩小贼涅维尔斯科伊,要把他降职为普通水兵。甚至有贵族说既然他喜欢远东,不如就流放西伯利亚冻死算了。

舰长涅维尔斯科伊傻眼了,你们搞宫斗别拉上我啊,我不过是一武夫耳。

在拉了几车远东土特产和几千金币贿赂朝中要员后,利益终于得到平衡。

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彼得罗夫斯基等人出面保了他。

最后处理的结果是小涅功过两抵,不因擅自行动受罚,也不因“重大地理发现”而获赏。

关键时刻,还是乾坤独断,沙皇尼古拉一世出来说话了。

1850年2月,沙皇圣旨:

“在鄂霍次克海西南岸附近建立冬营,以便于与基里亚克人进行贸易,但是无论如何不得涉及阿穆尔河及河口湾地区。”

这个圣旨很有意思,既没有否定舰长小涅的地理大发现,也维持了外交部的颜面。

谁种的瓜谁摘果。建立东营的任务自然落到涅维尔斯科伊头上。

1850年8月,在距离“贝加尔湖”号运输船返航1年后 ,小涅带着25名哥萨克和水兵保卫营沿阿穆尔河(黑龙江)逆流行驶100多公里,在查明没有中国军队及朝廷设立的管理机构的痕迹后,在沿岸设立哨所并升起了俄国国旗。

涅维尔斯科伊向包括大清帝国商人在内的所有人宣布:整个这个地区包括萨哈林岛从今以后“隶属于俄国”!

小涅狠狠地打了外交部的脸!你们这帮废物 ,怕和中国发生外交冲突,我告诉你,这里压根没有中国军队!

小涅终于出了口恶气,皇帝陛下不但恢复了他海军上校的军衔,还授予他十字勋章,并对他说,“俄国旗不论在哪里一经升起,就不能再降下来。”

就这样,19世纪中叶,外黑龙江-外乌苏里江地区极为迅速地落入俄国之手,没发生战争,简直可以说未放一枪,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利益置换,纯属硬夺。

中国远东领土的丧失

涅维尔斯科伊,这个19世纪的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吞并领土扩张过程中充当了一名急先锋。由于他的坚持,导致俄国整个远东政策的改变,阿穆尔河(黑龙江)口和萨哈林岛被占领后,也就可以说远东地区基本上被化归了俄国。

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涅维尔斯科伊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对黑龙江左岸地区实施哥萨克军事移民的方式逐步占领,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将远东地区完全划入俄国的版图。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涅维尔斯科伊在俄国远东扩张活动所中扮演的角色,由于他的出现,加速了远东地区加入俄国版图的速度,历史的教训是沉重的。


参考资料:

《布拉戈维申斯克城市史 (1885—1917)》

《黑龙江问题》

《俄国海军军官在远东的功勋(1849—185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俄国   远东   贝加尔湖   远东地区   彼得   运输船   舰长   沙皇   俄罗斯   黑龙江   贩子   罪行   海军   进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