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崇禧之女回到大陆时,本以为无人发现,其实身份早被揭穿


1966年,白崇禧被人发现在自家的卧室中去世,时年74岁。白崇禧的去世可以说是十分突然,他在去世前身体还算健康,死时身体却呈现诡异的绿色。

在他的葬礼上,白崇禧的家人隐瞒了他的死因,对外宣称是心脏病突发去世。

他的儿女们齐聚一堂,准备送自己的父亲最后一程,而在这些儿女中,白先慧盯着父亲的坟墓,思绪万千,飘向了墓所朝的的方向。

“我一定会帮您实现遗愿的父亲。”白先慧坚定的说道。

这句话也将会跨越二十年的时光,完成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承诺。那么,这个遗愿是什么呢?白崇禧又为何会离奇死亡?

败局已定,逃往台湾

1986年,白先慧从大陆返回台湾省后,一下飞机就来到了父亲的坟墓前,带回了一捧来自故乡的土。

到此,白崇禧的愿望才算是得以实现,而这距离他逃往台湾已经过去了整整37年。

1949年4月20日,随着一声怒吼,承载着百万雄师的几千条渡船开始浩浩荡荡的渡过长江,向着国民党的江边阵地攻去,对方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会,就迅速转变为溃败。

我军将士紧紧的咬在敌人的身后,不给他们一点重新组织队伍的机会,败兵们很快逃到下一个阵地,将恐慌的情绪带到这里,将江边的溃败又再次上演了一遍。

起先只是一个阵地,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十个、百个,甚至是上千个溃败的士兵一起逃亡,卷起了更多的溃兵。

很多阵地都被敌人直接放弃,甚至有些部队直接起义,加入我军的阵线。

蒋介石深知国军难以抵挡我军的进攻,很久之前就开始准备撤离。本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国军的溃败速度还要超出他的想象,他只得加快进度逃往台湾。

作为自己左右手的白崇禧和李宗仁,都受到了蒋介石一起撤离的邀请,但李宗仁却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带着自己的家眷逃往了美国。

白崇禧则是选择相信蒋介石,到台湾去重新带领军队。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台湾,竟然这辈子都无法再回到大陆了。

并且蒋介石答应的职务和权利,全都是为了哄骗自己说出的谎言,反而是前往美国的李宗仁安稳的度过了下半生。

返回故乡成了白崇禧的一桩心事,但是碍于国民党的封锁政策,一直到他去世两岸的关系也没有走向缓和,白崇禧能做的也只能是将自己的墓碑朝向大陆。

返回台湾,缅怀先父

白崇禧与自己的夫人马佩璋共有10名子女,其中七个男孩三个女孩,其中白崇禧最喜爱的就是自己的三个女儿。

在他的资助下,除了小女儿白先明没有完成学业外,另外两个女儿白先智、白先慧均学业有成。

其中白先慧更是远赴美国修学,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高知识分子。

可因为当时的时局并不稳定,这段美国历程长达12年之久,一直到1958年时局稳定后,白先慧才得以返回台湾。

当时白崇禧在台湾的生活越来越不如意,日渐衰老的蒋介石深知白崇禧“小诸葛”的能力,害怕自己死后自己的接班人无法掌握这把双刃剑,所以对白崇禧日渐疏远。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八年,1966年,74岁的白崇禧被人发现在自己的卧室中去世。

奇怪的是,此前白崇禧虽已年长,但身体还算健康,甚至有传言称他死时的尸体呈现不正常的绿色。

不过碍于当时蒋介石独裁的统治力,白崇禧一家人并未深入调查,只是对外宣称白崇禧死于心脏病。白崇禧被死后,安葬在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一带的回教公墓。

白崇禧的葬礼上,白家女儿齐聚一堂,他们看着天人两隔的父亲,心里不知是何感想。而其中白先慧独自走到父亲的墓前,看着墓碑的朝向陷入思考,她好像明白了父亲的遗愿。

反应过来的她立马想到,父亲生前一直想要回老家一次。

她兴奋的找到朋友,告诉了她们自己的发现,并且表示自己想要替父亲回一趟桂林老家,完成父亲的遗愿,但这个想法遭到了朋友的坚决反对。

其中非常重要的反对原因就是当时台湾省还是国民党一家独裁,而蒋介石本人又是态度鲜明的封锁政策制定者和拥护者。

他反对任何人前往大陆,更不要说是白崇禧的女儿了。白先慧本人也明白现在想要前往大陆困难重重,先不说自身要面对的困难。

即使自己真的到了大陆,一旦被蒋介石发现,自己的家人可能会因此被连累,为此她只能将这个想法埋在心里,等待时机。

没想到白先慧这一等,就是二十年的时间。

两岸缓和,前往大陆

伴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民党在台湾的封锁和高压政策,使得岛内的怨气越来越重,游行罢工已经成为常事。新上台的蒋经国看到如此情况,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在他执政的时间里,他逐渐放弃了一些蒋介石留下的高压政策和暴力手段,尤其是对待其他反对党。不再使用暴力手段清除,而是任由他们发展。

一些党内的老人认为蒋经国十分软弱,完全没有他父亲的强硬。但蒋经国认为,全球冷战的环境已经逐渐缓和,走向和平共处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正是在蒋经国放宽政策的背景下,1986年,台湾民进党成立,并因为开放两岸人员往来的主张迅速崛起。

而此时的蒋经国也正有此意,加上大陆方面的示意,很快便敲定了两岸人员正常往来的政策。

这一年,很多当时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的老兵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前往大陆,返回自己的故乡看看。

他们等着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同样等了二十年的,还有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

当听到两岸可以进行人员往来后,这个尘封了二十年的想法再一次浮现在她的心中,并且变得愈发强烈。可当她和自己的朋友诉说这一想法时,却让她的朋友十分担心。

虽然两岸确实开放了人员往来,但现在来往的大都是一些普通老兵或是游客,正式的官员往来或者是身份特殊的人员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报备。

而作为白崇禧的女儿,她认为自己敏感的身份可能让白先慧陷入危险之中。

尽管朋友们一直在说服自己,但白先慧还是决定试一试,哪怕前方都是危险,但为了自己父亲的遗愿,任何险境她都敢去踏足,更何回自己的故乡呢?

下定决心之后,白先慧立刻行动了起来,不过白先慧也不是一个只会蛮干的人。

为了降低此行的风险,她先是乔装打扮,将自己扮作一位普通的百姓,还在香港进行了一次转机,并没有直接去往桂林。

因为怕别人发现自己的身份,白先慧达到大陆后并没有租房或者住宾馆,而是前往李宗仁的夫人李秀文家中。

之所以前往李宗仁夫人家中,是因为白崇禧生前和李宗仁关系十分要好,所以白先慧相信凭借着这层关系李秀文不会告发自己,并且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的住处。

本以为自己来到李秀文家中会给她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危险,但当两人见面后,李秀文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不安,反而是十分的随意,甚至还提出带着白先慧出去转转。

刚刚来到大陆的白先慧并不了解现在大陆的政策,她还以为和当初的台湾一样。

因此她拒绝了李秀文的好意,并且尽量降低出门的次数,就算不得不出门,也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暴露。

可白先慧不知道的是,自从她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我党就知道了她的身份和目的地,但在简单了解得知是要前往故乡看看后,也并未太过紧张的对待。

不过身为当事人的白先慧却仍蒙在鼓里,还认为自己隐藏的很好。

得知真相,前往故乡

在李秀文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身边并没有出现类似监视人员后,白先慧慢慢变得大胆了起来,她开始频繁的出门,并且不再将自己打扮得像个粽子一样。

到了后来为了不再麻烦李秀文,她干脆搬出了李秀文家,住进了附近的宾馆,出门也不仅限于在附近遛弯,而是开始前往自己小时候记忆中的地方。

读书的学校、自己童年时的故居,以及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地方,白先慧先后逛了个遍。看到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她并没有伤感,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一连几天,白先慧都沉浸在游山玩水的快乐之中,几天的历程让她重新拾起了故乡的回忆。

虽有些意犹未尽,但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她还要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

当白先慧收拾完东西准备结账退房时,前台人员居然认出了她的身份。起先她还以为是李秀文夫人的安排,没想到前台人员却说:

“白小姐,这是当地政府的安排,房费就不用您支付了。”

听到这话的白先慧愣住了,没想到自己的行踪早就被政府得知,可笑自己还以为隐藏的很好。

或许是看到了白先慧脸上的错愕,前台人员向她说道不要有心理压力,大陆不会为难任何人,让她只管干自己的事就好了。

“但是我父亲……”不知为何,白先慧下意识的说出了自己父亲的问题。前台人员温和地说道:

“没关系的白小姐,您的父亲抗日有功,我们欢迎他的后代回乡看望。”

听到这里的白先慧竟一时语塞,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一直浑浑噩噩的到达机场,白先慧还震撼在自己踏入大陆的那一刻就被我党得知了身份。

一直到了机场,白先慧才刚刚缓过神来。她的心中随即泛起一阵暖意,自己父亲的功绩可以被世人接受,如果他在世,应该会很骄傲吧。想到这里,他回家的心思愈发急迫了起来。

让她没想到的事,机场的工作人员也认出了自己。在过安检时,安检人员主动上前和白先慧相认,并且也像宾馆一样,免去了白先慧的机票。

白先慧还指了指自己包中的泥土,告诉工作人员这是故乡的乡土,是否可以带回台湾。工作人员笑着告诉她没问题,并且托运费也会帮白先慧小姐免去。

在登机之前,工作人员温柔的对着白先慧说道:“欢迎白小姐以后常回来看看。”

这趟旅行让白先慧感慨颇多,不仅仅是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还意外的发现自己家乡的人们都十分尊敬自己和自己的父亲。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白先慧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飞机飞至桂林上空时,白先慧拿出自己的相机,从高空中将自己的家乡印在了相片里。

回到台湾后,她迫不及待的将此次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家听到后也十分高兴。白先慧还说道:大陆的人们和土地已经原谅了自己的家人们。

最后的最后,白先慧带着那一捧故乡的土来到了父亲的墓前,小心地埋在墓碑前的土地上,低声的告诉了她这一路的经历,谈到激动处,她的眼中不禁泛起了泪花。

白先慧此行带来的收获还不止这些,有了她的先行,白崇禧其他的子女们也得以放心的来到大陆探亲。

这项传统还一直延续到后代们,和其他渴望回到大陆但不敢前往的台湾官员。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不要说是白先慧,哪怕普通的百姓来往两地,都怀揣着忐忑不安。但是随着他们一步步的了解,发现大陆并没有歧视他们,相反还很尊重。

几乎所有人的返乡体验都十分良好,在他们的自发宣传下,两岸来往的人员人数越来越多,双方的交流也变得频繁,关系也慢慢的走向了缓和。

最后,希望今天的两岸可以像当时那样,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两岸的人民也都期盼着走向和平统一,这是人心所向,也是历史大势,任何胆敢阻挠的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大陆   遗愿   台湾   蒋介石   两岸   故乡   父亲   女儿   身份   人员   发现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