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的“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奋进新时代 美丽石家庄#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等等,一般皇上拿到了这样送来的折子,要么就是打起来了,要么就是自己兄弟造反了,总而言之都是大事。

那么这里的“八百里加急”之类的说法到底有多快呢?

电视剧里急匆匆送加急件的桥段

“八百里加急”实质上是被称为“驿传”或“邮驿”的邮政体系,是国家行政体系的一部分。

它始于殷商,成于秦汉,盛于隋唐,衰于清末。据《梦溪笔谈》记载,“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此外,还有车递、船递等。

秦代邮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直道

生鲜货物也催生了更快的快递业,比如山东的螃蟹等。

斩冰火照,悬老犬肉,蟹觉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毡密束于驿马,驰至于京。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最早的驿路之一。驿夫奔波在驿道上,除上交换文书之外,还运输着来自异国的珠宝、香料、皮货、食物等,仅名贵香料就超过100种。“生鲜速递”和“海外购”,为“八百里加急”创造了条件。

驿使图画像砖

那么速度呢?

步递适合短途传递和普通邮件。秦汉时期,要求驿夫每个时辰要走10里,而且邮件必须当天送完。陈末隋初有个叫“麦铁杖”的快递小哥,“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曾夜送诏书,从建康到徐州“夜至旦还”。麦铁杖达到了步递的极限,不过是个例而已。

大约300公里的直线距离晚上到了第二天就回来了

汉代之后出现了骑马送快递。南北朝时,身负加急公文的驿夫每天至少要跑200公里。这个速度在后来不断的增加,这与马本身的精选和道路的开辟及行政制度息息相关。

汉代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复原

隋唐时期,朝廷对陆路驿速有明确的“程限”:传马日走 4 驿,乘驿马日走 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 120 里至 180 里。若情况紧急,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每天要跑300里。如送赦书,则要日行约16驿,行程500里。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就达到每天500里。

唐代马嵬驿旧址,杨贵妃上吊的地方

到了清朝,三藩之乱时,从昆明到北京,近3000公里的路程,清朝驿夫仅用9天完成快递签收。马递的速度由500里进一步提高到800里。

清代三藩位置都在边疆地区,皇上在北京

那么如何保证这样的速度,说简单也简单——换马不换人,人到了驿站之后,立刻换上驿站准备好的马,再次出发。

至于到底有多快,用4个字形容“人仰马翻”。古代但凡用上加急的,一定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可不是皇后娘娘没事在后宫里“剁手”等快递。

(博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梦溪笔谈   驿马   生鲜   隋唐   秦汉   河北   丝绸之路   驿站   快递   速度   电视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