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平定河北始末(八):血战洺水县城,李世民彻底扭转战局

武德五年(622)二月,李世民成功将刘黑闼主力抑留在洺州,在此情况下,双方在洺水县城爆发了第一次正面对抗。洺水县城之战打的非常激烈,隋唐演义中罗成的主要原型之一罗士信,就死于此战。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有些人把洺水县城之战看作是李世民的一场败仗。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本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洺水县意外归降

武德五年(622)正月底或二月初时,也就是刘黑闼试图悄悄向北线转移兵力的时候,南线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那就是洺水县脱离刘黑闼,归属唐朝。

当时在刘黑闼南线军中,有几位洺水县人,他们名叫李去惑、李潘买、李开弼,是刘黑闼军中的车骑、骠骑,他们不想再为刘黑闼卖命,就趁机逃出军营,逃回了洺水县。他们骗当地人说,刘黑闼已经战败,他们逃得早,才得以归来。等进入洺水县城后,李去惑等人迅速发动宗族子弟200余人,控制住县城,然后派人报告李世民。

洺水县人李去惑、李潘买、李开弼等为车骑、骠骑,领兵在刘黑闼营,去惑等背贼营来入洺州城(洺水城),诳人云:“刘黑闼已败,先走得归。”乃唤得宗室子弟二百余人,守城定,遣使间道以告太宗”(《革命记》)。

洺水县城归降李世民,这对于李世民和刘黑闼来说,都是一个突发事件。这个小小的县城,对当时双方的交战态势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洺水县城的战略意义

看地图可知,洺水县城,位于洺州州城以东,该县城东接漳水支流,与刘黑闼的后方根据地贝州相连,西接洺水,与刘黑闼的都城洺州城相连。


洺水县城

在刘黑闼主力部署于洺州的情况下,洺水县城就成了连接刘黑闼主力(洺州)与刘黑闼后方(贝州、冀州、瀛州、沧州等)的重要据点,亦即刘黑闼运粮通道上的关键点。

如果唐军能够控制洺水县,无疑相当于在刘黑闼的运粮通道上钉了一根钉子,后方粮食运不上来,刘黑闼主力困守洺州必然不能持久。

小小的洺水县城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在于此。

李世民正是因为看到了洺水县城的这一重要意义,从而决定大力救援。

但是,是否能救下来呢?从当时双方的位置来看,李世民想要救援洺水县城,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三、救援洺水县的困难程度

开始时,李世民和刘黑闼是在相州以北的邺县一带对峙。此后,随着刘黑闼向北线移动兵力,双方在南线的对峙线也略微发生了变化,移动到了肥乡县(时属磁州,后归入洺州)。

李世民与刘黑闼的态势

看地图可以知道,当时的洺水县城位于刘黑闼的后方,处于孤悬敌后的状态。李世民想要救援洺水县城,必须要派出军队(而且只能是小规模的军队)绕开刘黑闼主力侧敌北上,穿插到敌后。要知道,刘黑闼就是以骑兵见长,小股唐军在距离刘黑闼主力如此之近的距离内搞侧敌行动,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因此,从当时双方的态势来看,李世民想要救援洺水县城,是极为困难的。

四、李世民救援洺水县城

在此情况下,如果李世民选择救援洺水县城,必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救援成功,收益很大,河北战局就可以根本改观,但一旦救援失败,唐军必然付出较大代价,损兵折将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既然救援极为困难,李世民也完全可以选择保守打法,把洺水县城当做一枚弃子,做做表面文章,派个使者联络一下,鼓励一番,但唐军按兵不动,坐视洺水县城被刘黑闼攻陷,还可趁刘黑闼围攻洺水县城的机会,在战线的其他地段搞点动作,获得一些进展。这样,李世民不会出现任何损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反而可能趁机取得一点战果,供汇报用。

但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战机摆在眼前却不去抓住,这不是李世民的风格,李世民作出了承担风险、冒险救援的决定。

在接到李去惑等人的消息后,李世民立即派出王君廓率领1500名骑兵,快速增援洺水县城,“洺水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入城共守”(《资治通鉴》)。

请大家注意,王君廓承担的任务是守城,按常理应该率领步兵,但他却率领骑兵出发。为什么呢?主要是为了能快速增援,不至于贻误战机,同时,一旦王君廓所部在移动过程中被刘黑闼发现,骑兵机动性好,可以迅速脱离接触,避免被刘黑闼包了饺子。

与此同时,李世民则率领唐军主力继续牵制刘黑闼主力,以便给李去惑、王君廓等人争取守城准备的时间。

根据《革命记》记载,李去惑洺水起兵、王君廓率部增援十余天后,刘黑闼才率主力开始围攻洺水县城,“太宗遣彭国公王君廓领马军一千五百骑入洺州。经十许日,黑闼引兵攻洺州(洺水县城)”。

为什么刘黑闼行动如此缓慢呢?难道刘黑闼看不到洺水县城的战略意义?他当然看到了,刘黑闼以其主力围攻洺水县城,这就充分说明,他显然是知道洺水县城的重要性的。难道刘黑闼不知道李去惑已在洺水县城起兵?也不可能,洺水县距离刘黑闼主力不远,且位于运粮通道上,洺水县消息不通,刘黑闼怎么可能会等到十多天以后才知道?

据此,合理的解释就是,刘黑闼的主力被李世民的主力牵制住了,敌前移动兵力可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方钻了空子,所以,刘黑闼不敢贸然率主力围攻洺水县,只能逐渐的、稳步的转移兵力。

这就为洺水县城的守军争取到了十几天的准备时间。这个时间非常重要,洺水县城的守军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加固城墙、城门,并准备防御器材。从后来的守城情况看,洺水县城主要的防御器材就是木头和石头,而这些东西,不管是出城砍树搬石头也好,就近在城内拆毁房屋也罢,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宝贵的准备时间,洺水县城后来才能在刘黑闼的围攻下坚持半个多月之久。否则,参看武德四年(621)被刘黑闼席卷的河北州县,洺水县城被刘黑闼快速破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尽管刘黑闼已经非常小心谨慎,他还是在把主力转移到洺水县城的过程中露出了破绽,在行军途中被李世民打了一个伏击,是为列人之战。

五、武德五年(622)二月列人之战

武德五年(622)二月癸亥(十一日),刘黑闼率军行至故列人城西时(汉朝设置有列人县,至隋朝废除,故城在肥乡县东北),遭到了唐军秦叔宝等人所率5000骑兵的突然袭击,“(刘黑闼)行至故列人城西,秦叔宝等以五千骑击之”(《革命记》)。

秦叔宝

面对唐军骑兵的进攻,刘黑闼处变不惊,率部应战。按照《革命记》的说法,刘黑闼还居然一度击败了秦叔宝等人,“叔宝等为闼所败”。但是,从后面的交战情况看,秦叔宝等人在这里的所谓败退,极有可能是佯败,是诱敌之计,秦叔宝等且战且退,把刘黑闼吸引到预定的伏击战场,此时,唐军伏兵突然杀出,从侧翼拦腰横击刘黑闼,“又以伏兵从河下起,横击黑闼”(《革命记》)。

查列人城的位置,其西侧就是漳水,据此看,《革命记》所说的河,指的就是漳水。

列人之战

在唐军伏兵的横击下,刘黑闼终于坚持不住,被打得大败,唐军一直杀到天黑,方才收军。

列人之战,是自武德四年(621)七月刘黑闼起兵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唐军在与刘黑闼主力的作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对于提振唐军士气、增强唐军信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里多说一句,分析一下列人之战唐军的直接指挥者到底是谁。据《高祖实录》记载,此战的指挥者是李世民,“秦王击刘黑闼于列人,大破之”。

但是,《资治通鉴》的编者,仅仅根据《太宗实录》中没有记载列人战事,就否定《高祖实录》的记载,认为此战的直接指挥者是秦叔宝,李世民仅仅是代为上报战果,“太宗实录亦无列人战事。盖叔宝破贼,秦王奏之耳”。

但是,从《革命记》记载的交战过程来看,唐军参战的骑兵就有5000人,此外还有在漳水埋伏的伏兵,可见列人之战的交战规模很大。

而秦叔宝,只是参战的多位骑兵将领之一。《革命记》在记录列人之战时,指出率领5000唐军骑兵的是“秦叔宝”,可见,除秦叔宝之外,还有其他骑兵将领,他们指挥的骑兵合计是5000人。

从秦叔宝归唐后的作战经历来看,秦叔宝一直是作为先锋将领使用,从未独立指挥过大规模战役。

据此,秦叔宝只是作为唐军骑兵将领参加了列人之战,不可能是列人之战的指挥者。当时进行这种规模的交战,其指挥者只能是李世民自己。

六、武德五年(622)二月洺水县城争夺战

列人之战后,刘黑闼虽然被击败,但主力尚存,他于列人之战当天夜里就赶到并包围了洺水县城。

当时的洺水县城,城防本身并不强大,按照《革命记》的记载,它只有2个城门——南门和北门,但是,它周边的地形非常适合防守,洺水县城的四面都有河流,把整个县城给围了起来,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河面宽50步以上,水深达三四尺,“洺州(洺水)城四面有水,阔五十步已上,深皆三四尺”。这种宽度和深度,刘黑闼所部想直接趟过去或者搭个梯子过去都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种情况,刘黑闼决定先围困,然后做甬道攻城。刘黑闼于列人之战当夜三更赶到洺水县城后,在城东扎营,“其夜三更,贼兵总至洺州(洺水)城东营”(《革命记》)。为什么要在城东扎营呢?很简单,从地图上看,刘黑闼自西南方向的列人赶到洺水县,李世民必然也会从这个方向尾随追击,如果刘黑闼在城西扎营,那就出现了两个作战正面,东面进攻洺水县城,西面抵挡李世民进攻,这种态势对刘黑闼不利。改在城东扎营,就只有一个作战正面。

然后,刘黑闼就开始在洺水城的南北两门掘壕沟、竖栅栏,防止王君廓突围,“即于城两门掘壕竖栅,防王君廓之走”(《革命记》)。这里有个小问题,前面不是说洺水城四面都有水吗?那为何还要在南北门专门掘壕竖栅?史书没有记载,我推测,既然是天然水障,不可能严丝合缝,可能在城南北有缺口,因此洺水城才在对应位置修建城门。

围困布置妥当后,刘黑闼开始攻城,他命人在洺水城东北角的两个地方,用木柴和沙土填河,做成甬道,准备将甬道直接修到洺水城下,然后用撞车攻城。

这里还有个小问题,如果上面的推测成立,洺水城的南北门一带既然原本有路可通,以至于刘黑闼需要掘壕竖栅阻断道路,那么,刘黑闼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南北门的道路,而另外修筑甬道呢?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所以还是只能推测,可能原本的道路由于崎岖、泥泞、狭窄等原因,并不方便大量使用撞车这种工程器械。

撞车

这边刘黑闼开始攻城,另一边,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也随后赶到,开始进攻刘黑闼,向洺水城靠拢。刘黑闼也派出部队置阵防守,阻挡唐军靠近,同时加紧攻城,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李世民多次领兵进攻刘黑闼军阵,均未能实现突破。“太宗三度将兵击之,贼置阵拒官军,攻城愈急”(《革命记》),“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资治通鉴》)。

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经过多日的战斗,唐军仍未能突破刘黑闼防线,但是,唐军已经进到了距离洺水城比较近的地方,唐军在城外的制高点上已经可以与城内守军取得联系。

而经过多日的苦战,到了大约二月十八日前后的时候,王君廓守的已经比较勉强了,李世民担心王君廓无法继续坚守,就与诸将商议该怎么办。李世勣认为,如果刘黑闼的甬道修到洺水城下,则洺水城肯定会被攻破。此时,行军总管、郯国公罗士信(很多人认为他是隋唐演义中罗成的主要原型之一)提出愿意代替王君廓死守洺水城。

罗士信

为了争取这一战略要地,李世民决定试一试,他登上位于洺水城南的一处地势比较高的陵墓(《革命记》记载为“段王墓”),用旗帜向洺水城发信号,让王君廓突围。王君廓先率部向南门突围,但杀不出去,于是转而向北门突围,北门外敌兵被杀的稍向后退却,王君廓趁机杀出重围。与此同时,罗士信率200人也趁机进入洺水城,接替王君廓继续死守。

此后,对洺水城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由于李世民距离洺水城越来越近,刘黑闼开始不分昼夜的猛攻洺水城,“黑闼昼夜急攻”(《资治通鉴》)。而李世民也在奋力向刘黑闼进攻,但是,由于天公不作美,降下大雪,导致唐军援军进攻受阻。

这里我想重点分析一下当时洺水城的天时地利情况。首先说洺水县城整体的地理环境,之前已经分析过,它东临漳水,西接洺水,而洺水城本身也是被河流环绕四周,这就可以看出,在当时,洺水县城周边河流较多,本就不适合大兵团展开作战。其次,当时的天气情况使得洺水县城的作战条件进一步恶化,天降大雪,这是一种什么雪呢?两唐书忠义传都记载的很清楚,“遇雨雪”,可见是雨夹雪,当时已是农历二月中下旬,按公历来说,大约就是3月中下旬,天气已经不是很寒冷,此时降下雨雪,合情合理。天降雨夹雪,再考虑到洺水县城周围河流纵横的情况,必然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的泥泞。而这种天气和地理条件,是完全不利于进攻的。

在此情况下,唐军援兵无法及时增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只能说是非常的遗憾和可惜了。

就这样,罗士信率部死守了8天,至二月丁丑(二十五日),洺水县城中“木石俱尽”(《革命记》),终于陷落。这里可以看出,洺水城的防御正如李世勣所说,关键就是不能让刘黑闼修成甬道。而破坏甬道的办法,就是用远程武器,包括弓矢、木石,阻止刘黑闼把甬道修到城下。一旦木石用尽,也就无法阻止刘黑闼修筑甬道,甬道一旦修抵洺水城下,洺水城也就万劫不复了。部分洺水当地土人见已毫无希望,军前反水,引刘黑闼登上洺水县城,“土人引贼上城”(《册府元龟》卷389)。

城破之后,罗士信被身边部下抓住交给了刘黑闼,刘黑闼也听说了罗士信的勇武,想饶罗士信一命,但罗士信词色不屈,最终被杀害,年仅二十岁。对此,李世民非常伤心,“太宗闻而伤惜”(《旧唐书》忠义传),收复洺水县城后,李世民专门花钱派人找到了罗士信的遗体,妥善安葬,谥号为“勇”。《资治通鉴》在记载罗士信主动请缨守卫洺水县城时,称罗士信为郯勇公,就是提前使用了罗士信的谥号。

最初主导洺水县城起兵的三位,李去惑和李潘买率领数十人突围而出,投奔李世民,李去惑后来官至奏州都督(《革命记》记载恐误,疑应为“秦州都督”),李潘买官至檀州刺史。只有李开弼未能突出重围,壮烈战死,追赠上柱国,以公礼安葬。

七、李世民攻克洺水县城

现在网上不少人在介绍武德五年(622)二月洺水县城之战的时候,写到上面就结束了,以此刻意突出洺水县城之战对李世民而言是一场败仗,唐军损兵折将。

实际上,洺水县城只是暂时陷落,由于当时唐军援军已经杀到了距离洺水县城很近的地方,因此,战斗并未因此而停止,而是在继续进行。

其实,从刘黑闼昼夜不断攻城就能看出,刘黑闼也是很着急的,否则不至于在晚上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冒险攻城。当时,对于刘黑闼而言,最有利的情况是,在防御李世民的防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攻克洺水县城。而对于李世民而言,最有利的情况则是,在洺水县城陷落之前,攻破刘黑闼的防线。

从后来的作战结果看,双方都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意图。李世民固不待言,由于天气原因,援兵受阻,洺水城暂时陷落。但请大家注意,刘黑闼同样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意图,他虽然暂时攻陷了洺水县城,但是,李世民距离洺水县城已经近在咫尺,刘黑闼的防线已然被打的动摇了。

可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双方耐力的比拼了。如果李世民此时灰心丧气,放弃进攻,则其战略意图就将完全落空,此前十多天的血战,包括列人之战的战果,都将化为乌有,这场仗将以刘黑闼的完胜而告结束。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放弃!

李世民

他仍然组织唐军继续向刘黑闼进攻。果然,表面暂时风光的刘黑闼,实际上也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在唐军持续进攻下,武德五年(622)二月辛巳(二十九日),在洺水县城暂时陷落仅仅4天之后,还没来得及享受陷城喜悦的刘黑闼就被迫放弃洺水县城,李世民最终成功的夺取了这一战略重地,“(二月)辛巳,秦王世民拔洺水”!

这才是洺水县城之战的最终结局。李世民率领的唐军,经过殊死战斗,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包括牺牲了猛将罗士信,但是,最终拿下了洺水县城,在刘黑闼位于洺州的主力与其后方之间成功的打进了一根钉子,刘黑闼的粮道开始受到严重威胁。洺水县城之战,最终以李世民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为后来的洺水决战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共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秦王   水城   县城   指挥者   武德   甬道   作战   资治通鉴   战局   河北   始末   血战   骑兵   唐朝   主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