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起家史


民国初年,大大小小的各路军阀,谁最有机会一统全国?不管答案有多少,奉系肯定要占其中一票,毕竟巅峰时期,奉系最远都打到上海了,几乎全控中国东境。但奉系相对于其他军阀又很特殊,它既不像直系、皖系那样脱胎于北洋河心,也不像滇系、鄂系那样来自于清末新军,他更不像湘军、淮军那样拥有特别强的乡土宗族观念,毕竟闯关东前,东北地区的人也不多嘛。可以说,奉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张作霖个人。所以讲奉系,一定要先讲张作霖,聊聊奉系的核心张作霖。张作霖这个人很复杂,他当过土匪,按理说反心应该比谁都大,但清末时他却在替朝廷打革命党。他并不是袁世凯的嫡系,但确实在袁世凯称帝时为数不多公开支持他的人。他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和日本人的关系暧昧,但最后他却是死于日本人之手。那张作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张作霖他家本来姓李,这不是我说的啊,是张学良自己说的,说他们家本来姓李,后来娶了个张姓女子,由于张家没后,所以就过继了一个儿子去姓张,而这个人就是张作霖的某代先人了。张作霖的出身和发家其实都和闯关东有关。张作霖家祖籍河北廊坊的大城县,后来迁到了辽宁鞍山的海城市,所以他们家也是闯关东来的,只不过来的时候还比较早,那时候东北还没全面接近,但管的也没那么严了,尤其是像辽宁西南部这种柳条边以内的地区,从乾隆末年开始,由于内地的饥荒就吸纳了不少人。1875年,张作霖就出生在辽宁海城,他出生这年光绪刚刚继位,慈禧、慈安垂帘听政,在他出生的15年前,大清和沙俄签订了安徽条约外,东北被沙俄强占,为了避免沙俄进一步通过移民的方式蚕食东北,大清就决定局部开放移民。而张作霖。出生的时候,柳条边也被拆没了,所以这时候的东北人口开始逐渐增多。作为大时代下的天选之子,张作霖的少年时期过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挺惨的。张作霖的父亲兄弟多数都是横死的,强横如张作霖,每回忆几次也会落泪。张作霖他爹叫张有才,在张作霖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在赌场替别人说了句话,就被人报复给打死。张作霖的大哥叫张作泰,因为和人偷情被人找上了门。张作霖他爹那时候还活着,一生气就给打了一顿,后来因为这个落下病根,早早也死了。张作霖的二哥叫张作福,在得知杀父仇人是谁之后,就拉上张作霖去报仇,不过没找到正主,却误杀了他人。张作福就和孔融他哥孔包一样,决定把这个杀头的罪过自己扛下来,最后被判了死刑,不过不同的是,他们家后来使了钱,改判了蹲大牢,然后还找人替自己蹲了牢。不过大难不死的张作福也没迎来后福,在张作霖刚发家的时候,死于一次剿匪行动。张作霖他爹死后,让本来就不咋富裕的张家雪上加霜,于是张母领着几个子女离乡讨生活,后来自己也改了嫁,而年纪轻轻的张作霖也只能四处打杂讨生活。上学就别想这样的少年经历赋予张作霖的性格就是武德充沛,很讲义气,且非常独立,但这个讲义气的范围是有限的。和他爹不一样,张作霖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张学良回忆曾说,张作霖一想起他的大伯就会哭,尽管他们都不是一个爹,但兄弟感情仍然很好。但每次想起这段往事时,张作霖还不忘抱怨一句当年张作泰偷情的那个苦主说,你当王八是自己活该都没管住老婆怎么还有脸上门来告状呢?正是在少年时期形成了这样的三观,所以他后来很多看起来很矛盾的行为、心理原因就能找到解释了。张作霖第一次被卷入到历史的大潮中是在1894年。中日局势十分紧张,甲午战争一触即发。这时驻扎在辽宁环渤海区域的清军叫义军,由于局势紧张,开始加紧征兵,张作霖就这么来到了毅军中投军。这个毅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他们的长官叫宋庆最初的班底是一支从捻军那儿招安来的部队,最开始叫骑胜营啊,大家可以理解为投名状里李连杰的那个山字营。后来赶上了淮军裁军,淮军的三个营就这么也跟了宋庆,宋庆也就这样打上了淮军的烙印。又因为宋庆有个封号叫毅勇巴图鲁,所以这支部队也就叫了毅军。此后,宋庆陆续参与了剿灭太平军和剿灭捻军的作战,又跟着左宗棠去陕甘平过乱,可谓战功赫赫。1875年,也就是张作霖出生的年,毅军调来了辽宁,驻扎在锦州和营口,后来又一方去了旅顺,张作霖来投的就是这么一支部队,而这次经历也为他日后的人生指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宋庆并不是李鸿章的嫡系,但却一直。只算是淮军的核心部队,后来的张作霖也同样不是袁世凯的嫡系,但也同样处在北洋系的核心,所以张作霖这次投军不只是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这么艰难,也是从这时起与北洋系扯上了关系。而老长官作为非嫡系出身的人,还能爬到核心圈子的处事风格也影响着张作霖。1895年,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毅军也要移往关内,张作霖就在这个时候离开了部队。随后他与张学良的母亲赵春桂成婚,也由此开启了他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成婚后的张作霖先是开了个兽医馆,手艺还是跟他继父学的,可能是因为总给马看病的原因,再加上还当过兵,所以慢慢的就和当地的土匪搭上了关系,还曾短暂加入过某伙绺子(土匪),不过没多久就退出了。在那时候的东北山贼还真能算是一个蛮有前途的职业,不过张作霖却志不在此,离开土匪窝的张作霖来到了岳父家通过岳父的关系,在当地招募人手,成立了一支私人武装号保险军,给当地的富户充当保安,防着其他土匪。好家伙,我甚至怀疑他之前去土匪那儿是做市场调研去卧底了。其实这个保险队和曾国藩、李鸿章们搞的团练性质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曾理他们的武装是有官方性质的,属于公司合营,而张作霖这种是纯纯的私人保安公司了。在当时东北类似的武装还有很多,除了团练和保险队外,还有叫什么乡团、大团、联装会的,很多甚至就是土匪直接换了个名,就连送教人都曾经给东北的土匪写过信,想要争取一支东北的武装力量骑兵反清。总之,张作霖从这时开始有了自己的部队,尽管人数顶多也就几百人,但这时的张作霖也就20出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清首都再次沦陷,而八国联军中的沙俄除了在京津地区攻城略地外,还派了大军挺进东北。比如1900年7月,他们在黑龙江制造了海蓝炮惨案和江东64屯惨案,史称庚子俄难。随后,他们又在辽宁大肆攻略,当年10月1日还攻陷了沈阳。该说不说,最了解大清官员德行的还得是人沙俄吓唬加忽悠,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都敢签。前有爱新觉罗奕山,被人家对天放了两炮,就吓得赶紧签了瑷珲条约,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送人。这回是伊拉里增祺被人家一忽悠,就签了份奉天交地暂且章程,沈阳、营口等地沦为了殖民地。经过日本和沙俄都轮番劫难后,清廷在东北地区的行政机制几乎瓦解。面对这种局面,大清的应对策略是招安和太平天国时期的局面不同,那时的地方团练多少都带点官方性质,部队长官也都是归乡的朝廷官员,而这时东北的团练全都是私人武装,很多甚至就是土匪。不过就像他们。开放禁令,允许汉人去东北垦荒,一样,无力处理东北局面的清廷也只能寄希望于招安这些土匪和地方武装了。1901年初,朝廷开始对东北地区的大小土匪及团练性质的武装团体进行大规模的招抚。几乎同时,张作霖的保险队被另一个更有实力的地方武装偷袭,从锦州逃去了鞍山。在这里,他结识了另一个保险队的头目张景惠,两人一见如故,张景惠甚至还让出了老大的位置给张作霖。这情节如果放在小说里,大家都会喊假,但张作霖的个人魅力就是这么强,后来奉系的重要将领汤玉麟和张作相也都是在这一时期与张作霖相识呢。他们同样都是保险队的头目,也同样和张作霖做了义兄弟。再次有了家底的张作霖又一次搭上了时代的大潮。1902年,张作霖和张景惠部被新民知府招安,张作霖再次成了大清的正派官兵。被招安后的张作霖表现十分积极,几个月内就连续击溃了多股土匪。得到了上官的嘉奖,在此后的几年中,立功升官更是成了常态。而之所以有这种亮眼的表现,除了其本人能力很强外,也要得益于他的格局很大。早在被招抚前,官兵和张作霖就有过一次合作,有次官兵找上他去,一起剿灭一伙土匪,这次合作,官军只找了他一家,而面对官军的这次合作邀请,他没有藏私。官军才出了400多人,他就出了100人,占总人数的1/5。战斗时他也毫不留利,不但亲手击毙了匪首,还负了伤。这种表现为他争取到的实际好处是,其他武装被招抚后,要么被安排个上司节制,要么对原有部队的人数进行裁剪,而张作霖部队的人数比其他人要多很多,还是独立指挥,这就相当于玩游戏时,你出新手村是新手装备,只能去杀杀鸡,砍砍大树,人家出新手村直接拿着高级装备,后台跟着俩小弟打怪,升级能不比你快吗?另外,在收编时一般。都会和朝廷讨价还价,而张作霖不但不去多要钱,反而把多出来的自购枪支无偿的捐给官府。他这个行为对公可以当做日后褒奖他的理由,对私则是给上级留足了利益空间。所以当时就算有人和他一样能打,也能立一样的功。但张作霖升官的速度还是会更快。不过再怎么折腾,他也只是一个没有出身的泥腿子,照这么折腾下去,虽说荣华富贵是不愁的,但也顶多是个地方志容会提嘴的人物,没有机会进庙堂不说,更没机会青史留名。但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命运之神再一次对他抛出了橄榄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作霖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沙俄   北洋   东北地区   家史   团练   官军   嫡系   辽宁   土匪   朝廷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