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非遗”催生什么化学反应?来看看这场奇妙课堂

“非遗文化里应用了化学知识,那不是化里有‘化’?”小学生们边打磨漆艺吊坠边跟身旁的哥哥姐姐们感慨。近日,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联合汕头市金平区光华街道团工委在第十一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学院的研究生志愿者们将科学知识与非遗文化结合,通过带领小朋友们体验漆艺和扎染工艺,将化学知识搬进课堂,催生奇妙“化学反应”。

“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还蕴藏了先人的智慧与生活的文化美学,文化艺术作品也因化学有了更好的展现与创造。”课堂上,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高金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小学生们讲解漆艺的繁复工艺及制作过程,漆器的制备需要通过应用化学技术使瓷器的釉面呈现出一种由内而发的温润鲜嫩、如脂如玉的光泽,小朋友们纷纷感慨其中的科学奥秘。

沉浸式体验漆艺的制作工艺,制作属于自己的漆艺吊坠,更是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在志愿者的细心引导下,小朋友们戴好一次性手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应用化学技术还能防止蛀虫,对漆艺吊坠起到保护作用!”学生志愿者们一边指导小朋友动手操作,一边科普。最后,小朋友们满怀欣喜地和同伴们分享自己的漆艺和扎染作品,一起感受文化之美,体会科学带来的乐趣。

学生志愿者们也被小朋友们的好奇和热情所感染。来自2022级的研究生郑益晶说:“既让小朋友们了解漆艺和扎染等传统非遗文化,又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探究背后的科学智慧,是我们设计活动的初衷。当小朋友们追问这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有这个效果时,我想我们的活动已经催生了‘化学反应’,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探索化学的种子!”

汕头市第十一学校副校长袁奕全表示,本次科普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创新的思维、探究的热情,活动中小朋友们踊跃与大学生志愿者们互动、积极问答,孩子们在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又能培育科学思维,非常有意义。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方奕文表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学院党委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教育形式,鼓励学院学生学以致用,深入汕头市中小学开展科普实践,帮助少年儿童从非遗文化的体验中感受科学智慧,从科学的视角学习非遗文化,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大学生也通过服务学习的形式教学相长,提升了自身的素养。接下来,学院党委将继续丰富“科学知识+非遗文化”的教育形式,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和科普公益工作向纵深发展。

【南方+记者】余丹

【通讯员】陈逸雯 陈璋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化学反应   汕头大学   遗文   汕头市   科学   科普活动   素养   志愿者   奇妙   课堂   形式   研究生   智慧   化学   知识   学院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