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之后,如果你还在为生活发愁,多半是这几种情况

01

作家贾平凹在五十岁的时候,如此感慨:“我今年五十岁,到了五十,人便是大人,寿便是大寿,可以当众说些大话了。”

按照常理,人过五十,就有了一定的积蓄了。保持好心情,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不羡慕别人的财富,不担心自己的生活。

有个老窝,守住老伴,握好老本,严管老身,日子优哉游哉。

可是,很多人到了五十岁,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人生还得从零开始。甚至有人,过成了负债累累的样子。何时才能翻身,真的不敢往后想。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都是靠自己的。你过得不好,并不是社会不好,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从现实来分析,如果你还在为生活发愁,多半是以下几种情况。

02

第一,耗费半生精力和财富,在城里买房,然后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这样想:“等六十岁了,就回农村老家,慢慢变老。”

不管怎样,农村还有一亩三分地。只要你人不懒,就能够自给自足。

眼看,城里的房价慢慢上涨,自己也不着急。反正以后回农村,干嘛非得在城里买房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进城安家了。一些年纪偏大的人,也跟随儿女在城里住。

逢年过节,你回到老家,发现村庄空空荡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与此同时,村里的学校停办了,集市也不热闹了,自己所在的村、乡被其他的村、乡合并了。

一系列的变化,让你措手不及。才想起买房的大事。

当你五十岁或者四十多岁买了房子,前些年的收获,一次性花光了。也许还承担了房贷。

手里没有了钱,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虽然自己不再年轻了,但是必须有年轻人的勇气,要敢于和年轻人一起竞争。否则,你到六十岁,都难以翻身。

03

第二,把健康的身体弄丢了,一人生病,全家受到了连累。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管是谁家,只要有一个长期有病的人,日子就不会太好过。

在2016年7月,湖北通山县一名92岁高龄的老人孟阿香过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她有三个智力有问题的儿子,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照顾儿子,孟阿香一生疾苦,到临终前,还想办法准备了一千斤稻谷,修缮了房子。

当我们为母爱感慨的时候,更应该感受到病痛带来的困难。

家庭里,老人生病了,中年的儿女就要想办法照顾,因此耽误工作,减少收入;如果中年人生病,就更糟糕了,可谓是家庭的顶梁柱垮下来了。

因病变穷的人,到了五十岁之后,仍旧为生活发愁,就不奇怪了。

04

第三,学历太低,无一技之长,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大概后半生也不会退休。

曾经写过一篇《三十年前的中专生,曾经的尖子生,现在多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章。在文末留言的读者很多。

读者“看海”说:“我,83年高考,差九分上大学,不得已上了个中专,商业学校。分配到厂里,现在下岗,蹬三轮。”

读者“青涩明月”说:“那时候,全县成绩排前一百名的人,才能上中专,我是三十六名。中专毕业后进入乡镇企业,上班五年零八个月,后来下岗,去了省城打工。现在,也算在省城安家了,不是很好,但是家庭温暖,工作稳定。”

读者“丹丹”说:“2000年中专毕业,后来自学医药学,又升了本科,拿到了执业药师证,卫生资格主管药师证,现在月薪七八千,算好了吧。”

三个读者的经历,说明了三种情况——原地踏步、外出闯荡、自我提升。

趁着年轻,提升自己,肯定是来得及的。如果五十岁之前,守着“老本”,总是老样子,结局注定不会太好。

很多人,到了五十岁时,发现自己没有社保,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存款也没有,才开始着急,余生怎么办?为了一日三餐,什么活法,都要适应,越活越无奈。

05

第四,家里有啃老的孩子,溺爱之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也有一些家庭,中老年人在努力干活,年轻人在吃吃喝喝。甚至有些年轻人不学好,而是学会了赌钱、飙车,到处招惹是非。

当我们五十岁的时候,儿女多半长大了,能够独立生活了。可是,儿女出现了败家的情况,立马就会变穷。

看着不争气的儿女,心中很不是滋味。可是被败掉的钱财,怎么也找不回来了。只能想办法,重新开始。如果不能够逼着儿女重新做人,恐怕整个家庭,也没有未来了。

06

古人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从五十岁开始改变命运,虽然晚了一点,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亡羊补牢的做法,仍旧值得点赞。

其一,学点技术,提升自己的认知。人生的后半场,仅仅靠体力活赚钱,是有难度的。如果有技术,就容易很多。你很难拿到研究生文凭,很难考大学,但是你可以学吹糖人、做手工、雕刻等技术。

其二,家庭和睦,一起改变现状。几代人一起分工协作,办法就多了几倍。有人打工,有人做小生意,有人管家,要不了几年,就可以打一个翻身仗。有机会的话,还能建立手工作坊,做糍粑、豆腐等。

其三,放大格局,谋划人生的出路。买房、定居、择业、婚姻等,都要心中有数,而不是被时代逼着走。年度计划,五年计划,都要建立。跟着时代的发展,拥有趋势判断力,你就不会出现“落后挨打”的局面了。

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上半生往上走,下半生往下走。

上坡容易,下坡难。最难是没钱。

最后,请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加油吧,未来可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通山县   老窝   情况   老本   省城   儿女   中专   城里   年轻人   读者   农村   办法   年轻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