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如何更好地阅读上古材料-评《古“语”文体述论》

□罗慧(知识产权出版社副编审、古代文学博士)

上古留下来的文献,在一般人的眼中,艰深难懂,生涩拗口,所以,虽然有很多人想读《易经》《尚书》《左传》《论语》之类,但总觉难以入门,更别说“登堂入室”了。作为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在将上古材料变得更好读、更易懂方面,是负有文化责任的,学术不应固守在“象牙塔”中,而应当让愿意入其门者有梯可上、有舟可渡。

如果想寻这把梯子、这条小舟,《古“语”文体述论》不妨拿来试试。作者夏德靠教授专注于古代文学研究已很多年,对上古文献的研究深有心得,新近出版的《古“语”文体述论》更是关注上古文献生成的经历,将古人们如何说、如何记录、为什么说的问题,分析得条理清楚,颇有引人入胜的趣味。

一、理解古人“如何说”

上古时代,拥有知识的人,除了君主、皇亲国戚,其余的大多被称为“士”,是占少数的群体,所以孔子开私教之门,“有教无类”,只要行有余力,“自行束脩以上”,提块肉来就可以当孔子的弟子。这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虽然如此,但知识尤其是那些记载文字的简书、帛书,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普通人之间的知识传递主要靠口耳相传。口耳相传的方式,是不太可能将一件事情记录得十分详细,往往是摘要式地记录,这导致了上古时代有大量的格言式材料。如《老子》《论语》一书,都是短小简洁但意味深长的句子。《老子》整书都是格言式的句子,孔子与他的弟子或许说了不少话,但是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只是孔子意思中最为重要、或者是弟子理解最为深刻的那一部分。以此观点读《老子》,就能明白老子的哲理片断化;以此观点来读《论语》,能理解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言说片断感。

格言的积累是有意义的,古人在言说时常引格言,尤其是劝诫对方时更爱援引格言,甚至连传唱的《诗》也拿来作为格言,如《左传》里常有赋诗言志的事情。所以,《古语文体述论》说,先秦时期存在收集格言的风气,并且出现了辑录格言的文献,这完全是可以想象的,毕竟“不学《诗》,无以言”。以此观点读《左传》,则能明白古人说话为何频繁地引经据典。

但是,上古文献里有部分关于君臣的言说相当详细,虽然句子较短,却篇幅较长,这固然与君臣话语的过程有关。最为典型的文献是《尚书》,常以“典”“诰”“誓”“训”等方式,突出了君主说话的严肃性。另《国语》也有大段的言说,但臣僚的说话方式与《尚书》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显得更加文气,修辞更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臣子向君主的进谏逐渐成为长篇专论,出现了用书面语言代替口头言说,《古“语”文体述论》指出,这一变化大体在秦始皇之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书面奏疏代替了口头言谏。故《国语》其谏言散见于事功之中,秦后文献其谏言书面化更为充分。

二、理解古人“如何记录”

上古时代的书写工具相对简单,刀笔刻画,至秦时方有毛笔,记录工具会极大地影响文献的记录。即使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刀笔与竹帛决定了史官也只能极其简单地记录史实,所以《春秋》一书比一般的大事记还要简单。如晋灵公胡作非为,想杀死赵盾,赵盾外逃,在他外逃的路上,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返回都城,晋太史董狐将此事记载下来,仅有“赵盾弑其君”五个字。另外崔杼杀齐庄公,齐太史也仅记载“崔杼弑其君”。所以,在春秋之时就有左氏(或说左丘明)为《春秋》作传,至汉代更有公羊高、谷梁赤诸人进行解说,让人明其大体内容意旨。《古“语”文体述论》还指出春秋时期大夫身边也有史官负责载录之事,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倘若大夫身边没有负责载录之人,《左传》里的很多情节是无法解释的,尤其是大夫的私下行事。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记录就更不易了。《论语》里有一则“子张书诸绅”的故事。子张问如何才能通行天下,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将这段话写在衣带上。孔子的弟子尚且只能记在衣带上,可见简帛刀笔之不易得。

《古“语”文体述论》指出,上古的人对言语特别重视,对事情记载比较简略,后期才慢慢地将事与言混合。这一点对于想进入上古文献阅读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因为记言叙事并立更接近现代的阅读习惯,入古文献者可以从言事并立的文献开始。

三、理解古人“为何说”

研究古代文学讲求“知人论世”,读上古文献,知其人、了解其时代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古“语”文体述论》就古人“为何说”而作了详细的解释。

一方面,上古时代对有智慧的人很是尊敬,重视尊老之礼,君主要向有德行的老人“乞言”,并让惇史将这些老人的话记录下来。平时天子听政也是听取众人之言,比如召公劝诫周厉王时说,天子听政,是公卿、士、瞽、史、太师、瞍、朦、百工谏、庶人、近臣、亲戚等人向其进言,之后天子自斟酌而行。同时,古人在男子成年之际,会向长辈或者有德行的人求得警诫之言,相当于请长辈寄语。最为典型的故事是《国语》里记载赵文子在加冠礼之后拜见了栾武子、中行宣子、范文子,最后范文子向他说了一段要戒骄的话语。此外,古人在辞行之际也有赠言的习惯。《说苑·杂言》里记载了一段子路向孔子辞行的故事,孔子问子路是要车还是要言,子路说:“请以言。”在子路的心里,一句话语所含的智慧远超过一辆车。重言的传统既影响了人们的言说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言语的记录方式,这一文化传统,塑造了上古文献的文本形态。

另一方面,聚徒讲学、百家争鸣与上古材料的形成也有很大关系。聚徒讲学而形成的文本有《论语》等,师徒之间的对话较为平和,亲易。百家争鸣时代,各家力求抽取出个性鲜明的观点,成为自家学派的主张,于是此时形成的文献区别于其他时代,虽大部分文本已经消失在岁月长河里,但《孟子》里常能读到的是孟子与他人的论辩,故有人说孟子“好辩”。

诸如此类,《古“语”文体述论》里提出的许多观点,可以为阅读上古材料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视角。元好问说“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古代文学研究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度人以金针,让人有梯可上、有舟可渡。所以知其如何说、如何记、为何说,是进入上古文献阅读的“金针”,有寻门者可以持之以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上古   文体   孟子   刀笔   论语   孔子   左传   金针   君主   格言   古人   文献   古代文学   观点   材料   时代   金针度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