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理性看待大熊猫饲养工作”,要从专业人士做起

4月2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长文。熊猫中心表示,我们理解大家对大熊猫深沉的爱,但我们必须清楚且清醒地认识到:大熊猫是野生动物,是猛兽,是经过800万年残酷竞争生存下来的“活化石”。大熊猫饲养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且专业的工作,哪怕是专业人士也无法仅凭“网络看诊”就能判断一只大熊猫健康与否,公众过度拟人化和过度共情会影响正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官方组织,自然不方便把话说得太明白。将这番官方声明转译过来,用大白话来讲,想说的意思就再明白不过——大熊猫是猛兽,不要把它当成像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来看待,大熊猫不需要“妈妈粉”。特别是不要觉得自己有养过宠物的经历,看了几个自媒体视频,就把自己当成了大熊猫饲养专家,在网上看到几个有关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立马急眼跳脚。

此次熊猫中心的声明有点儿不客气,在以往的官方声明里并不常见。但这也并不是没有来由,连日来,一直有网民追问国内或旅外大熊猫的近况,有的人说话还十分难听。想必熊猫中心也是被逼急了,才会有此发言。

但是,熊猫中心想凭借着这波辟谣结束争议看起来却不太容易。从舆论反馈来看,即便熊猫中心发了图片,多数网友仍不买账,他们要求熊猫中心放出视频,开启直播,以此证明自己所关心的熊猫的健康状况。

所以,平息网民的质疑,呼吁不要对熊猫过度拟人化还真不是一纸辟谣声明就能够解决的。从熊猫中心过往的博文看,其一方面在有意对熊猫进行拟人化宣传,向外界萌化熊猫,建立熊猫与网民的情感联结,此时忽然宣称熊猫是猛兽,不要跟熊猫过度共情,难免遭遇前后口径不一致;另一方面,就是一些网民指出的,要想杜绝谣言,自己也应该经常性公布信息,让关心熊猫的人知情。

总之,种种因素下,熊猫中心陷入了一场信任危机。有人质疑熊猫中心是熊猫贩子,有人质疑熊猫中心的繁育方式,有人质疑熊猫中心的资质。这些问题里,有的他们能解决,有的难解决。摆在其面前的困境在于,熊猫中心即便想与熊猫圈的“妈妈粉”切割,恐怕也来不及了。

无论愿不愿意承认,一群狂热的“妈妈粉”群体已经形成,即便熊猫中心想避,甚至搬出了“请大家为他们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这样带有行政语态的表述,舆论也不会轻易翻篇。此时,他们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在微博反网暴的净化机制下守住自己的舆论阵地,等待风雨过去。

谁能想到,有一天饲养熊猫的居然需要为熊猫争取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可惜,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要不来的,只有靠自己日常的科普和公开活动,培养了更多客观理性、具有一定知识的受众,才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为自己发声。如果对外整天是“谁惊扰了我的美梦”“红嘴蓝鹊也喜欢大熊猫的窝窝头呢”,“请大家科学理性看待大熊猫饲养管理工作”又从何谈起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大熊猫   理性   熊猫   猛兽   舆论   网民   管理工作   研究中心   声明   人士   妈妈   环境   官方   工作   专业   视频   中心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