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故事刚开始”:2023上海车展一线观察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文/姚玉洁 周蕊 王辰阳 王鹤)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国际A类车展4月18日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10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首发首秀车型近百款。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一度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的这场行业盛会,成为观察全球供应链韧性、技术迭代、消费升级的最佳窗口。

全球车企竞技中国秀场

在2023上海车展期间,专程前来参展的跨国车企高管们纷纷表示,“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我们不会与中国脱钩”……他们更是言行一致,各自拿出压箱底的“尖货”,首发首秀数量创下新高。梅赛德斯-奔驰携全品牌27款车型登陆车展,包括1款全球首秀和5款中国首秀。大众汽车集团带来2款全球首发车型和20款电动化车型,还在车展期间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1欧元约合7.6元人民币)在中国成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

率团参展的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令人兴奋。到2030年,大众集团预计将在中国发布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他说:“凭借强大的创新活力,中国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重要的引领者。”

背靠长三角这一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上海车展无疑是观察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的最佳窗口。过去10年,长三角地区汽车产量约占中国汽车产量的近四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看到上海车展人潮涌动,我非常惊喜,活力四射的中国市场又回来了!”法雷奥集团企业传播与投资者关系高级副总裁马法龙在担任中国区总裁多年后,2022年下半年回到法国集团总部任职。时隔半年重回“娘家”,马法龙很感慨:“我离开时,法雷奥在中国有3000多名工程师,而现在有4000名。”

“在汽车世界里有两场变革,一场是电动化,另一场是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在这两个方向,中国都走在前列。”马法龙说,汽车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行业,中国工程师的研发结果服务于中国市场,也服务于全球其他国家市场。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引领全球市场的新能源及智能出行发展。对博世集团而言,中国汽车市场十分重要,我们在这里提供和应用最领先的技术。”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介绍说,博世在本届车展亮相的相当一部分展品是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由本土团队开发的,“我们的研发人员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也将技术和经验分享给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

“看到了一场新技术盛宴”

“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天世界之方向。”宝马在上海车展发布会上的这句话,并非全是恭维之辞。本届车展热度最高、人气最火的展馆就是集聚了蔚来、理想、问界、小鹏、极氪等国产新能源车品牌的6.1场馆。不管是设计感、产品力,还是科技含量,国产品牌都展现出远超外资品牌的吸睛度和话题度。

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是本届车展的“人气王”,一度需要排队半小时才能参观。外资品牌从业者和外国媒体蜂拥而至,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豪车品牌的高管纷纷来展台参观。

赛道转换,强大的产品竞争力让中国品牌开始手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权”和“定价权”。一系列数据显示,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国自主品牌完成了三个指标的向上突破。

首先是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2.2%,电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22年已超过80%。在全球市场,中国汽车2022年出口311.1万辆,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延续,出口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70.6%,预计全年出口有望接近400万辆,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其次是价格。蔚来汽车47.5万元的均价已经和奔驰相当;理想汽车均价37.8万元,超过奥迪,和宝马接近;比亚迪均价17.6万元,比本田的17.5万元略高,接近丰田的18.5万元。

最后是技术。从整车到三电技术,从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到智能驾驶,中国正在引领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潮流。本届车展上,比亚迪仰望U8能够实现横向移动、原地掉头等炫酷功能,即使一侧车轮高速爆胎仍能平稳减速行驶至安全地带。

“我们在车展上看到了一场新技术盛宴。”罗兰贝格研究报告称,从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和新一代传感器,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和基础软件平台等,国内的产业玩家们展开新一轮以技术驱动的创新竞赛,传感器、软件、芯片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正在加快步伐,最终与全球巨头共创全新技术格局和未来出行生态。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首席执行官(CEO)安聪慧感叹说,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一直是汽车产业现代化的追赶者;在新能源浪潮中,中国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规模化、体系化、代际化的换道先发优势。

据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专利申请占全球总量的41.2%。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真正站在舞台中央,站上全面超越外资品牌的起点。“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了百年,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说。

全球合作成为基本共识

在本届车展的8.2展馆,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比邻而居。两家全球头部企业做邻居并不是偶然,双方已经在电池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成为中美在汽车产业链上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

“在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中,汽车行业的新发展让全球供应链正在进行大规模重塑,中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福特中国总裁兼CEO吴胜波说。

面对充满想象、潜力无穷的未来汽车,中外企业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变革、共创未来。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说,越来越多来自欧洲、东盟、中东、美洲区域的企业注意到和中国车企合作的巨大契机,它们在车展现场了解中国品牌的技术、产品,同时对接自己的本地化资源。

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技术和生产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和43.4%。技术优势是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的底气。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宁德时代不断在材料、结构、极限制造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利用清洁高效的电力系统替代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固定和移动能源系统,相继创造了钠离子电池、M3P电池、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等技术。

蔚来总裁秦力洪认为,汽车工业已经深度全球化,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德国、日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造出一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全球合作、全球布局是今天汽车工业的基本规律和认识。

越来越多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企业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在中国研发新的解决方案。跨国汽配企业安波福公司在车展上推出由中国本土团队领衔开发的行泊一体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实现领航辅助、自动泊车、记忆泊车和泊车紧急制动等功能。

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说:“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生产模式,汽车产业的变革重塑了产业链,现在已经不再是整车厂提供工程标准、零部件企业负责生产的时代了。汽车需要软件,需要操作系统,大家可以在产业链中做各自擅长的事情。这一点在中国市场表现得非常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宁德   德国   中国市场   新能源   产业链   中国   车展   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   电池   品牌   故事   时代   全球   汽车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