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逝世23年后,中央接到一封神秘来信:请求恢复林彪的荣誉

文:知识分子李一

编辑:知识分子李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春天,89岁高龄的陈云同志像往常一样坐在院子里喝着茶,看着报纸,享受着悠闲又平静的老年生活。

这时,秘书急匆匆地递来了一封信,彻底打破了这份恬静,将陈老代入到了历史的沉思中去,更带我们重温了解放战争前后的艰苦岁月和英雄人物。

林彪,不只是反革命集团的组织者

陈老拆开信封,看到署名的那一刻,为之大惊,“林晓霖”,她是林彪和第一任妻子张梅的女儿。

林彪在女儿出生没多久,就与张梅的感情发生了破裂,将妻女留在了苏联。

林晓霖与林彪只是有着血缘关系的父女,二人生活上并无太大的交集,因此,陈老对于林晓霖的来信和用意更为好奇。

这封信不长,只有三页纸,但是陈老读得格外的认真,半个小时内,他像是在读信,又更像是在思考和做决定。

信中,林晓霖用极为恳切的话语请求陈老恢复自己的父亲林彪和四野部队的荣誉,为四野部队编写四野战史。

她知道陈老年事已高,但她更知道陈老为人客观公正,定能不让四野部队的战士寒心。

陈老早就有意如此,但是因为林彪后期的错误行径,让党和中央难以记录这段光荣岁月。在深思熟虑之后,陈老承诺会帮四野恢复声誉,再争取为其撰写史书。

既然要编写四野部队,就不得不重新提起林彪,而且要将林彪的功过是非全部都客观地呈现出来。

林彪毕业于黄埔军校,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红军反围剿斗争,年仅28岁就凭借着卓越的军功,成为了红军的军长。

就连蒋介石对他也是赞不绝口,一心想让他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同时还让自己的部下一定要小心林彪。

我们熟知的平型关大捷便是林彪的代表性成就,在这场战斗中,由林彪带领的八路军充分发挥敌后战场的作用,以伏击战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日本有着“钢军”称谓的旅团再加上辎重车队都被我军拿下,取得胜利。

这是八路军作为敌后战场与日军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这次作战也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提供了巨大帮助,使日军进攻的战略进攻受到较大冲击,彻底打乱日军迂回华北的计划。

1945年8月24日,林彪从延安出发,来到山东军区担任指挥工作,在这期间,中央军委致信林彪,说是东北地区的战争吃紧,我方处于不利形势。

于是,林彪在华北地区发动战争,想要为东北地区分散火力,林彪指挥有方,解放军骁勇善战,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歼灭敌军8万余人,为东北战区提供了喘息的时间。

接着,林彪从山东转移到了沈阳,准备和蒋介石进行正面对抗。

10月25日,山海关战役正式打响,林彪带着一万余名解放军与杜聿明所带领的七万余人奋死抵抗,整整坚持了22天,顺利完成上级任务。

也正是这一战,彻底打乱了蒋介石争夺东北的计划,毛主席趁热打铁,让其他部队也都进军东北,后来,林彪带领大部队向国民党发起猛攻,一路过关斩将,杀到锦州外围,也就是东北的咽喉所在。

作为核心地区,蒋介石早已让部下在这里设下各种埋伏,等待我军进攻。

林彪对此也有办法应付,他让解放军在城外挖坑,又架起了上千个火炮,硬是把铜墙铁壁的锦州城墙打出了一个缺口。

万般无奈之下,国军只好撤出阵地,蒋介石的大势已去,再无翻身的机会。

林彪作为一名军事奇才,带领部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但因身穿日本军大衣,被友军误伤,得了植物神经紊乱症。

从那时起,他开始怕光、怕风,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因军功显赫,在国务院和军委都担任着重要职位,可谓是风光无限。

可能是感受到了权力的力量,又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病而多赋闲在家的缘故,他开始追求无限的政治权力。

毛主席对林彪一向很看重,在1969年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上,将林彪以毛主席接班人的身份写入了党章。

但是林彪并未珍视毛主席的好意和良苦用心,反而走了错误的路,企图得到国家统治权。

1970年,林彪指示手下对主席的列车展开爆炸行动,想要试图暗杀主席,好在毛主席有所防备,提早返回到了北京,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奸计被识破后,1971年9月13日深夜,林彪为了逃命,乘飞机飞向了中蒙边界。

尽管林彪极大地辜负了毛主席的信任,但毛主席还是放他离开了。

可是,命运似乎并不准备放过林彪,飞机在飞出国境线不久,便在蒙古国温都尔汗肯特省坠毁。

他在战场上有着极强的战略部署能力,却在和平年代犯下大错。

随着飞机的坠毁,一代军事奇才就此落下帷幕,结束了这复杂又多彩的一生。

四野部队,战绩显赫,屡立大功

随着林彪的离开,四野部队的功绩再难被人们所提起,但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都充满了四野部队的身影。

他们在这些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永远不能被遗忘。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想的不是国家统一,反而将目标盯上了东北三省,想要将其占为己有。

我党发现了他的计划,陆续调了大量兵力,前往东北,并且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后又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任命林彪为司令员。

1948年9月12日,林彪同罗荣桓一起带领东北解放军向国民党所在地进攻,没用几日便攻下了多地。

国民党军被围困在锦州、山海关等地区,蒋介石连派11师都未能解锦州之围。

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决定对国民党所在的锦州市发起攻击,我军气势如虹,仅用一日时间就将其攻克,歼获敌军10万余人。

26日,东北野战军包围并歼灭国民党第九兵团近10万人,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廖耀湘等也尽数被俘。

11月2日我军又顺利解放了沈阳和营口,再歼敌近15万人,总共歼灭国民党47.2万人。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了解放军,总兵力达到300万,并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结束后,我军士气大涨,趁热打铁跨过山海关,目标为华北京津地区,“平津战役”就此打响。

我军根据国民党的兵力部署,京津地区的地理形势,采用了不同的围剿方式,先后攻破了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

到了北平地区,党中央考虑到北平作为多年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于是想要和平解放北平。

为此和傅作义展开了几番谈判,最终在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北平,“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3月11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改名为第四野战军。

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四野入朝作战,四野的38军113师,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恪尽职守,坚决执行上级的任务和命令。

一夜之间行军140里,可谓是用双脚与敌军的四轮进行比赛,最终成功占领三里所,堵住了美军的退路。

这一路上,头顶的敌军飞机从未停过,勘察的敌兵更是难以躲避,他们见招拆招,既然无处躲,不妨就大大方方地走。

他们佯装为联合国的友军,大摇大摆地从他们眼皮子底下经过,仅用14个小时,就狂奔140华里,创造了世界步兵攻击史的奇迹。

在随后的与美作战中,113师面对美国满空的飞机毫不畏惧。美军为了突围集中100多架飞机疯狂轰炸龙源里,22分钟发射了3200发炮弹,四野凭借顽强的意志力钉在龙源里阵地上。

炮火猛轰了一天过后,美军投降,38军仅用10天,就将战线往后推移了三百多公里。38军也凭借这场战役,一战成名,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

志愿军的奋死抵抗,打破了联合国企图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朝鲜的北部几乎全部得到了解放。

美国与朝鲜的战争地点也被推移至三八线附近,联合国从当初的势不可挡变成了被动防御。这场战争对于朝鲜和世界局势,都有着非凡意义。

尊重历史,敬爱英雄,辩证看待

陈老在1979年因直肠癌做了手术,也因此留下病根,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想要完成史书编撰是一项巨大挑战。

于是他找来了自己的老战友洪学智,想要寻求他的帮助。

洪学智是新四军第三师的参谋长,还参加过解放战争,对四野的战事了如指掌,可谓是最佳人选。

但是战友在听到他的诉求后,显然不太愿意接手这烫手的山芋。

陈云同志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知道林彪是党内不愿意提起的,但不能因为林彪的错误就淹没了那些奋血浴战的四野战士们的功劳。

况且事情已经过去了23年,如果党中央还不为这些英雄正名,他们的光辉岁月将会在时间长河中慢慢被人们遗忘。

洪学智看着陈老疲惫又坚毅的神情,也逐渐明白了陈老的良苦用心,他向陈云做出郑重承诺,无论外人如何议论,他一定会和军委认真讨论,让四野恢复名誉。

军委小组对于这件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家投票表决,大多数人都认为为四野正名是应该的,还有同志提出要为四野部队修建纪念馆。

于是修馆和写史就同时开展了起来,纪念馆的选址也体现了中央的用心。

一般来说,纪念馆多建在北京,但四野最为著名的战役为平津战役,所以他们特意将纪念馆修建在了天津,取名为平津战役纪念馆。

历时三年,纪念馆顺利完工,地点位于红桥区平津道8号,总占地面积为4.7万平方米,馆中陈列文物2000多件,历史照片四百多幅,英雄雕像随处可见。

这个纪念馆也成为了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永远铭记那段伟大的历史,认识到战争的残酷,致敬在平津战役中为国牺牲的39000多名烈士。

四野战史的编撰更是让人费心劳神,由于四野部队的功绩显赫,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要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就要广泛搜集素材,向参加过三大战役的四野士兵求证。

2007年,《第四野战军战史》正式出版,编写小组以时间为线索,编写了第四野战军的发展历程,认认真真地全方位真实展示了那段充满鲜血和力量的历史。

陈老曾说,想要做四野史书的第一个读者,可惜因疾病离世,未能亲眼看到他心心念念的史书。

但是,正因为他的坚持,我们这些后辈才得以了解四野的光辉历史和赫赫战功,陈老的心愿也实现了。

结语

英雄不只是个人,他们代表了一段不可复制的光辉历史。

尽管因为政治错误,林彪成了不可轻易提及的人物,但是他背后的四野部队,部队里每一位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士兵们不可被遗忘。

四野部队的骁勇善战,士兵们将国家安危,民族大义置于心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他们心比金坚,有谋略,有智慧,更有毅力,他们凭借着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忱,完成了一桩桩一件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同时,他们的牺牲与战斗,也展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我们应以史为鉴,热爱和平,拥护中国共产党,奔向美好未来。

阅读完此文,您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呢?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平津   辽沈   山海关   北平   锦州   野战军   朝鲜   我军   纪念馆   蒋介石   国民党   战役   解放军   来信   部队   四野   年后   荣誉   神秘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